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高考加分具体政策调整尚需时间

(2010-11-20 22:01:02)
标签:

奥赛

北京

政策调整

中等教育

高考

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北晚、法晚报道:

北京高考加分具体政策调整尚需时间

 

晨雾 / 转贴

 

北京晚报:

北京加分政策尚未出台
七成被调查者赞成“裸考” 
 
  
  昨天本报报道“高考加分项目重大调整”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昨天下午从北京市高招办了解到,北京高考加分具体政策的调整和制定还需要一段时间。昨天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表示,无论政策如何调整,公开、公正、透明都是基本原则。所有加分名单都会公示,所有测试也都将录像备案。往年也曾在公示期间收到个别举报的案例,有关部门都进行了妥善处理。

 

  据了解,加分项目每年由教育部划定,各省在划定范围内进行选择,决定权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所以除了教育部大政策外,各省市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政策。

 

  现状1

  一些区县加分考生近两成

 

  记者从本市部分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县获悉,每年获得各种政策加分的学生超过学生总数的10%,在一些区县加分考生甚至达到14%至18%。

 

  一位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已经进入大学了,但他高考时的加分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甚至让我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产生了怀疑。我儿子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高中,他是那年班上40多人中很少的几个‘裸考’生之一。”家长透露,“曾有人跟我说,可以通过一些途径给孩子认定一个奖项。我觉得这么做就是对自己职业的亵渎。我选择让孩子‘裸考’,但这让我觉得很对不起孩子,心里非常愧疚。”

 

  现状2

  为加分给爷爷改户口

 

  “少数民族加分本来是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倾斜,但这项加分现在却成为很多人钻空子的机会。”一位多年从事高招工作的业内人士介绍,因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获得10分加分,很多考生家长忙着在中学阶段改户口,“寻根问祖”,沾点边就说是少数民族,有的甚至从爷爷一辈的户口开始改。

 

  现状3

  加分舞弊案频发

 

  今年1月,在厦门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曝出群体作弊事件,排名前100名的选手中约30人被取消成绩和名次。据查,相当一部分作弊者是中学生,为的是通过比赛晋级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从而得到高考加分。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而此前几年,这类丑闻并不鲜见。2004年,西安曝光“批量制造”二级运动员证丑闻,当年西安全市616名申请二级运动员加分的考生中,只有196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二级运动员。

 

  2006年,湖南省曝出“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3000余名报名参加复审测试的考生1000余人缺考,大批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无法达标。

 

  2009年,浙江高考“三模三电”舞弊案曝光,考生只要缴纳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就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2009年,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

 

  呼声

  七成被调查者赞成“裸考”

 

  近两年各项针对取消高考加分的调查显示,70%的被调查者赞成取消加分,实行“裸考”。一份网上调查表明,大家认为最该取消的是“华侨子女”加分以及“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

 

  看到昨天教育部出台的新政策,原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认为,加分政策是多年积累形成的,不可能一刀剪掉。尹宗禹预计,北京会根据新政策的精神,进一步调整加分政策,营造更加纯净的考试空间。

 

  对于此次新政策未涉及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加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明确反对。他认为不应该把成为三好学生变成一个功利性的行为。在他看来,高考加分政策越来越背离初衷,已成为腐败的通道。他举例说,有的学生某项设计在全国比赛上拿了大奖,但事后发现,获奖作品和其家长的工作领域高度重合。

 

  本报记者李莉 J063

 

  对比北京高考加分政策

  新政策未涉及到的高考照顾对象范围

 

  一.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

  1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

  2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

  3高中会考及平时成绩优秀或相关科目成绩优秀的考生;

  4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5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

  6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二.可加10分的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应届毕业生;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

  *3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5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6烈士子女〔需经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证明〕。

  三.可加20分的

  1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北京市市级体育比赛获单项前五名或集体前三名主力队员的应届毕业生【比赛范围以市教委、市体育局和北京教育考试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北京市高中体育特长生办理体育竞赛成绩证明规定的通知》为准】;

  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四.对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人员,在录取时,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五.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在录取时,经有关中学推荐,市教委核准,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降低分数要求幅度不超过20分。

  六.对艺术特长生考生的录取,按照本市相关规定办理。

 

  ( 标注符号“*”的项目中的照顾对象适用在北京地区的高等学校。) J063
 

信息来源:2010-11-20《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0-11/20/content_339691.htm

 

法制晚报:

教育部等新规定 两大高考加分项目“瘦身” 奥赛获奖不再保送 体育特长测试限定8+2
高考加分北京下周研究细则 
  

    昨天,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根据新规,奥赛获奖不再具有保送资格,奥赛省一等奖没有加分资格。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今天上午表示,本市会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市教委将于下周就具体措施进行研究,然后向社会公开。

 

    ●政策发布

    两大高考加分项目“瘦身”

 

    本次规范和调整主要涉及中学生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个项目。

 

    经过调整,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不再具有保送资格,体育特长生加分审核更加严格,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须全程录像。

 

    对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

 

    据悉,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

 

    ●北京落点

    明年高考  体育特长测试首次全程录像

 

    上午记者致电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他表示,市教委将于下周研究高考加分调整细则。

 

    据了解,明年起,本市对应届高三毕业生中的体育竞赛优胜者及等级运动员将进行统一测试,并首次全程录像。

 

    测试项目包括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手球、棒球、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含散打)、跆拳道、健美操和定向越野15项。

 

    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接到通知,考虑到对学生的公平,即使出调整细则,应该也会从2014年高三应届生开始执行。

 

    文/记者朱治华实习记者 孟庆伟

 

    奥赛、科技类竞赛加分调整情况

 

   涉及学生

 

    政策调整  不再保送,最多加20分

   

    1.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

 

    2.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

 

    政策调整  不保送,不加分

 

    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

 

    体育特长生加分调整情况

 

    涉及范围

 

    政策调整  最多加20分

 

    1.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

    2.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

    3.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

   

    政策调整  测试项目 限定8+2

   

    测试项目限定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可根据当地情况增加一般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项目

 

北京高考加分具体政策调整尚需时间
     
信息来源:2010-11-20《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0-11/20/content_27545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