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特长生与艺术类考生有三不同

(2010-11-07 12:07:46)
标签:

教育

北京市

艺术特长生

控制分数线

北京考试报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报考专业  测试形式  录取政策

艺术特长生与艺术类考生有三不同

 

晨雾 / 转贴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郝 娜)  “报考艺术特长生将来就要从事艺术工作吗?”、“艺术特长生究竟与艺术类考生有什么区别?”一些高三家长近日致电本报询问有关艺术特长生的相关问题。相关人士介绍,艺术特长生在报考专业、专业测试形式、录取政策等方面都不同于艺术类考生。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艺术特长生和艺术类考生都具备艺术才能,但在高校招生中属于不同的招生形式。艺术特长生的招生目的是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入学后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学校艺术社团服务,所报考专业是非艺术专业。而艺术类考生是以艺术为职业,入学后学习内容是自己所报考的艺术类专业。

 

  据了解,考生要取得艺术特长生资格必须参加北京市艺术特长生统一测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它与艺术类考生的专业测试从考试形式、难易程度到评分尺度上都有所不同。艺术特长统一测试不是艺术类专业的测试,成绩不能作为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录取依据。

 

  在录取政策上,艺术特长生和艺术类考生也有所不同。市高招办对测试合格、经报考学校确认及教育部集中公示的艺术特长生可在学校调档线下20分以内(但不低于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向招生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按2010年的相关政策,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北京市确定的第二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艺术类高职(专科)、高职单考单招艺术类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不低于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信息来源:2010-11-06 《北京考试报》

http://bjksb.bjeea.cn/221804480671252480/20101108/53966.shtml 

 

原文截图(点击可放大)
艺术特长生与艺术类考生有三不同

信息来源:2010-11-06 《北京考试报》

http://bjksb.bjeea.cn/image20010518/12365.Pdf

 

晨雾点评:

 

    简单说,艺术特长生是“业余的艺术爱好者”,他们上大学后有自己的主业 -- 普通专业,业余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因此艺术测试要求没有专业水平那么高,但是入学文化课要求较高,仅给20分优惠。例如我们说,某学生是学生物的,他歌唱得不错,是作为艺术特长生考进来的,现在在学校的合唱团。

 

    而艺术类考生的目标则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他们上大学后所学专业就是艺术类。因此入学艺术测试要求回避较高,但是对文化课要求相对低一些,例如2010年北京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只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65%。例如我们说,某学生是学声乐,他从小就唱歌唱得好,中学时就受过专门训练,一门心思瞄准音乐学院的声乐专业作为艺术类考生终于获得专业深造机会。

 

--------------------------------------------------------

 

晨雾讲座通知

 

    2010年11月13日上午9:00-11:30,搜学网联合新浪教育,邀请全国著名高考专家王明祥、心理学专家姜辉丽和新浪高三家长博客著名博主晨雾三位老师从如何提高考生成绩,如何调节孩子心理,如何做好家长工作这些方面为广大家长带来丰富的知识分享。

    其中晨雾演讲内容:

  1、家长的辅助工作对孩子高考的重要性
  2、作为优秀的高三家长应该关注哪些信息
  3、优秀的高三家长该做好哪些工作
    4、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
    5、自主招生问题

讲座地点: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查看学校地图
预约热线:010-64802170(周一~周五),13911175485(周六~周日)
网上报名:点击
http://www.sooxue.com/zhuanti/gsjz/yuyue.asp  进行网上报名。
预约时限:2010年10月23日-11月11日
详情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0mun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