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界热议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2010-11-02 16:35:41)
标签:

教育

高考

校长实名推荐

田琳

北京

中学

名额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媒体综合报道:

教育界热议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晨雾 / 转贴

 

北京晨报:

北大推荐生排除“应试机器”
否定“成绩优先论” 关注特长与品质各校名额减少是因总量控制

    

  昨天北大新鲜出炉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大名单引发京城教育界热议,作为9所新增中学名校的“黑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成为大家关注的看点。该校近年来的成绩和北大对民族学校的感情成为决定因素。

 

  部分“新晋”中学负责人透露,成绩优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他们将在特长优先的前提下兼顾成绩优秀,但不推成绩最拔尖的学生。

 

  北大表示,资格推荐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应试机器。

 

  入围名单

  黑马民大附中一路狂奔

 

  在北京一位“新晋”名单的中学校长看来,对中学而言,入围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行列,所带来的荣誉感大于实际意义,“社会也很关注这个推荐名单。”

 

  部分中学校长坦言,北大的这份名单基本上依据历年来学校考入北大人数、中学办学实力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因此本市入围的中学几乎清一色都是响当当的中学名校。

 

  不过,在不少京城家长眼中,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的亮相具有“黑马”意味。

 

  海淀区一位示范高中资深校长透露,五年前,曾在湖南省重点中学张家界市一中干过八年校长的特级教师田琳,通过全国公选成为民大附中校长。在田琳带领下,民大附中取得突飞猛进的变化。

 

  据悉,今年高考中,全校600分以上的学生为133人,其中文科38人。14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另有14名学生被人民大学录取,还有4名为复旦大学录取。

 

  田琳校长昨天表示,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可,从中还体会到北大对民族学校的感情。

 

  同时,在推荐资质中学的确定上,北大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和北大的精神文化更为相近的中学。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思维非常活跃,视野非常宽广,基础非常扎实,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应试机器。

 

  荐才标准

  着眼特长品质不唯成绩论

 

  今年,首批被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名单一公布,众多“第一名”让大家对推荐标准产生质疑:实名推荐还是成绩说了算?

 

  晨报记者发现,实名推荐多以特长而不是唯成绩优先。

 

  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表示,在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将推荐某些学科特别突出、而整体上学科成绩并不十分平衡的学生。

 

  “推荐学生应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师大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表示,推荐学生关注三个标准:人品好、有特长、有发展后劲。“不会刻意考虑学生的年级排名。”

 

  据了解,师大实验中学受荐学生综合排名比较靠前,但主要根据学生特长优先排名。该校校长今年推荐的第一候选人成绩综合排名未进年级前十,但理科特长极其突出,在高一便拿下数学和信息技术学科全国竞赛北京赛区的一等奖。

 

  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认为,如何推荐学生需要摸索,受推荐学生应整体上适应北大学习,同时学有专长。民大附中校长田琳说,学校将推荐成绩拔尖、品学兼优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而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

 

  北京十二中校长李有毅表示,中学将认真慎重地推荐品学兼优、发展有潜能的学生。

 

  推荐名额

  各校分配名额已被摊薄

 

  去年部分中学名校最多获得5个推荐名额,但今年降为最多可以推荐3个名额。其中包括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

 

  “部分中学的推荐名额最大值下降是因为总名额的限制。”北大招办负责人解释。

 

  据介绍, 2011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数量也由39所增加到161所,扩充了122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这使得推荐名额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另外,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些新增的中学消化了部分推荐名额增量。

 

  这位负责人表示,推荐名额数量主要是根据中学办学实际情况并考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这项措施仍然处在试验阶段,目前仍需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稳步推进,不可能无限制扩张。

 

  因此,2011年度新增的中学推荐名额均只有1人。获得较多名额的中学也可以不用完名额。

 

  ■新闻延伸

  申请校数量降低

  北京大学不回应

 

  2010年,北大只在13个省份试点,却有400多所中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2011年度,北大要在全国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却只有近200所中学申请。缩水一半,是不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认同?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已经得到认同,大家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的比较。申请中学数量的下降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对此不做猜测和评价。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和大学不能割裂,必须形成有机联系与对接。”这位负责人说。

 

  首席记者 罗德宏 记者 施剑松
 
信息来源:2010-11-02《北京晨报》
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html/2010-11/02/content_57316.htm


京华时报:

“校长推荐上北大”追踪
北大全国推行“推荐”申请中学反减半数多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张灵)前天夜晚,北大公布了明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获得资格的学校名单和名额。虽然2010年度只在13个省份试点,却有400多所中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2011年度要在全国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却只有近200所中学申请。北大昨天表示不做猜测和评价。

 

    高门槛吓走部分学校

 

    申请学校数量大减,一些舆论认为可能是“校长推荐”的制度在中学并没有得到认同。昨天,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结论。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申请中学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北大对此不做猜测和评价。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和大学不能割裂,必须形成有机联系与对接。

 

    据业内人士分析,2010年是实行“校长推荐”的第一年,开始没有一个标准和杠杆,所以很多中学都愿意尝试。而第一年只在39所中学实行,这些中学的门槛比较高,所以在第二年的申报过程中,各个中学都更加理性选择。

 

    与之相对,去年一些中学,比如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有5个名额,今年降到最多可以推荐3个名额。北大招办负责人解释,之所以部分中学的推荐名额下降是因为总名额限制。2011年“校长推荐”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增加122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另一方面,在2011年度评议过程中,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些新增的中学“稀释”了原有中学的推荐名额。

 

    北京出现非示范高中

 

    相比去年,北京新增了9所中学,其中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惟一一所非示范高中,知名度也远不及其他几所响亮,它的入选可谓是半路杀出的一匹“黑马”。

 

    “并不意外,我们有这个实力。”校长田琳非常自信,他表示并不是因为是少数民族学校就给予特别的照顾或降低标准,此次入选首先是学校实力所致。今年的高考中,民大附中600分以上学生有133名,超600分人数在全北京排名第13位,在今年文科平均分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该校文科超600分就有38人。

 

    田琳表示,目前学校入选资格正在公示中,一旦确定正式获得推荐资格,学校将制定严格的推荐程序,推荐人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是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学生。

 

信息来源:2010-11-02《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0-11/02/content_599204.htm

 

北京日报:
北大:不选择培养“应试机器”学校
 
  
  本报讯(记者刘昊)“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与北大的精神文化更为相近的中学。”昨天,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首次解释中学校长推荐制授权学校的选择标准。但北大却拒绝评论今年申请校数量大幅减少的现象。

 

  2010年校长推荐制首度推出时,虽然只在13个省份试点,但吸引了全国400多所中学申请,而今年在全国推开,申请学校却少了一半。北大拒绝对申请学校数量减少进行解释,招办负责人表示,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比较而得出结论。

 

  虽然本市授权校比去年增加9所,但人大附中和四中的推荐名额却从5人减到3人。北大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并非是因为这些学校生源未得到北大认可,而是因为今年授权学校增多,推荐名额更为分散。2011年,全国授权学校从今年的39所增加到161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这使得推荐名额分布相对分散。另外,今年北大格外关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学生,新增的农村中学消化了部分推荐名额增量。

 

  对于授权中学的选拔标准,北大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校长推荐制是在积极探索高校多元选拔录取的新途径,尝试用过程性评价替代一次性评价,逐步扭转“唯高考分数”的应试教育模式。因此北大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和北大精神文化更为相近的中学,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应试机器”的学校。能够得到北大授权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思维非常活跃,视野非常宽广,基础非常扎实,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应试机器”。

 

  北大根据中学办学实际情况并考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分配推荐名额,2011年新增中学推荐名额均只有1人。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校长推荐制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将稳步推进,不会无限制扩张。RJ063
 

信息来源:2010-11-02《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0-11/02/content_333571.htm

 

新京报:

北大不会无限扩大校长推荐规模
该校表示,一些中学推荐名额下降是因为总名额的限制 
  
 ■ “161所中学校长可推荐学生上北大”追踪

 

 本报讯北京共有13所中学获得了2011年度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共有13至21个推荐名额。该校昨日表示,北大不会无限扩大校长推荐规模。

 

 新增中学名额均只有1人

 

 该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获得推荐名额的数量主要是根据中学办学实际情况并考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这项措施仍处在试验阶段,目前仍需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稳步推进,不可能无限制扩张,因此新增的中学推荐名额均只有1人。

 

 北大赞赏“不用完名额”

 

 北大招办负责人称,获得较多名额的中学也可以不用完名额,“2010年度,河南郑州一中虽然最多可推荐3名考生,但最后只推荐了1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北大尝试用过程性评价替代一次性评价,逐步扭转乃至改变目前“唯高考分数”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宽广的视野。

 

 ■ 焦点

 申请中学数量缘何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申请中学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对此不做猜测和评价。”该负责人昨日通过邮件回应了2011年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中学数量明显下降的问题。

 

 2010年度只在13个省份试点,400多所中学申请。2011年度要在全国推行,却只有近200所中学申请。据了解,在北大招办公布了2010年度的方案后,有一些非试点省份的中学也递交了申请,最终只有39所中学获得了资质。

 

 该负责人表示,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结论。其援引媒体人士曹景行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北京大学率先实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开始的时候引起了不少争议,现在看来实际效果应该不错。上海的同济大学最近表示也将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可见这种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方式逐渐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中学最多推荐名额缘何减少?

 

 2010年度一些中学最多获得了5个名额,但2011年度有些中学的最多推荐名额降为3名,其中包括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该负责人解释,推荐名额最大值下降是因为总名额的限制。与2010年度相比,2011年度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数量也由39所增加到161所,扩充了122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这使得推荐名额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北大表示,该校也高度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2011年度评议过程中,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等的中学和学生给予了特别关注,“这些新增的中学消化了部分推荐名额增量。换句话说,原有中学的推荐名额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了。”

 

 该负责人不认可“这些学校是因为推荐的生源质量不高才被减少推荐名额”的说法。首批获得推荐的90名考生中,3人高考发挥欠佳未能达到北大当地录取线,2人选择了香港高校,另有20人因具有保送资格被提前保送,其余65人均被北大录取。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首批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候选人非常优秀。

 

 ■ 追访

 “校长推荐制”不看好书呆子

 

 这次北京新增9所中学。部分中学校长表示,在学习成绩不错的前提下,具有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是被推荐的首选,“书呆子”不在考虑范围内。

 

 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表示,推荐学生的首要标准还是综合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强、反应快、沟通能力强的我会首选,在人面前不敢说话、机械学习的书呆子、没礼貌没爱心的学生第一轮就会被淘汰掉。”

 

 今年新增的9所学校的推荐名额都是1名,去年就参加校长推荐的北京四中和人大附中的名额由5名减少为3名。对此,一名校长表示,由于北大给的总名额数量有限,在扩大学校数量的同时,就将一些学校的名额数相对减少一些,“目的是将选拔范围扩大。”

 

 民族大学附中可谓一匹黑马,无论是去年就开始进行推荐的四所中学、还是今年新晋的其他8所中学,在北京都是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民族大学附中相对来说比较陌生。据悉,北大之所以选择该校,主要是考虑可直接在这所学校选拔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学生,“省时省力”,一些校长说。

 

 ■ 分析

 校长推荐

 北大和中学实现“双赢”

 

 “校长推荐制”到底谁获利?一名中学校长表示,这个制度对学校的作用其实不大,优质生不用推荐也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校,但各个中学纷纷申报“校长推荐”,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荣誉价值,“被北大认可的学校必然是优质学校。”

 

 该校长表示,北大此举确实是招生上的一个改革,至少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但此举也给该校带来了好处,提前掌握了生源优势,“所推荐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好学校,学校推荐的学生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杜丁

 

信息来源:2010-11-02《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1/02/content_163961.htm?div=-1


北京青年报:

推荐上北大部分中学反应平淡

 

  本报讯(北京青年报  邓兴军陈凯一)2011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北京新增了9所中学。记者昨天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中学校长表示非常高兴,而有些则表示“我们不会特意为北大制定选拔政策,也没啥可激动的”。

 

  记者发现入选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13所中学中,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其中唯一一所非北京市示范高中校。而今年北京文科状元所在的北京五中,以及北京市传统名校清华附中却都榜上无名。另外,尽管今年北京中学校长获得总推荐名额增加了不少,但去年上榜的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两所全国知名的优质生源学校,今年获得的推荐名额比去年有所减少。北京新增的9所中学每校仅有一个名额。

 

  昨天,部分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推荐名额没有什么意义,学校本不想参加北大的推荐。

 

  校长们介绍,去年为能申请到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校都做了精心准备,但结果却都落选了。“今年,北大校方主动邀请我们,学校本不想参加,但考虑到这也是给学生创造的一个考入名校的机会,因此就没有放弃。”某校长说。

 

  相对于部分校长的平静,牛栏山一中副校长王培栋则表示很高兴,因为去年学校也曾经申报过但没有成功。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表示,他一直主张高校应该给中学校长一定的推荐权,可能比单一的分数更具价值。对于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钮小桦表示会非常重视这份责任和权利,具体的选拔方式目前尚未确定。

 

  获得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以说是提前被北大录取。有些校长表示,学校不会特意为北大制定选拔学生的政策,“首先,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获得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资格,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选拔机制。其次,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只有一个名额,不值得专门为此再制定特殊的政策。”

 

  “没有特意为此制定选拔政策,并不表明我们对此不重视。”校长们说,“为了确定这个名额,学校将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和高三年级领导小组对学生进行评议,最终确定的学生应当是全面发展加有一定特长。品行好、有发展潜质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名单一旦确定后会在校内公示一周。”

 

  相关新闻

  北大招办回应“申请中学锐减”

 

  本报讯(记者 关庆丰)北京大学公布了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入围中学名单,获推荐资质中学的数量由今年的39所增至161所,但申请中学的数量却由400多所减少到近200所。昨天,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结论。

 

  记者:有的学校最多可以推荐6个人,多数学校只能推荐1人,你们如何确定一所学校有几个推荐名额?

 

  招办负责人:至于推荐名额数量,主要根据中学办学实际情况并考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这项措施仍然处在试验阶段。因此,2011年度新增的中学,推荐名额均只有1人,获得较多名额的中学也可以不用完名额。

 

  记者: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名额减少,是不是对这些学校推荐的生源质量不认可?

 

  招办负责人:因为总名额的限制,这次部分中学的推荐名额最大值下降。2011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数量也由39所增加到161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这使得推荐名额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另一方面,我们也高度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新闻链接

  对入选中学有异议可向北大反映

 

  本报讯(记者 关庆丰)从昨天起,获得北京大学2011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的161所中学及其校长名单在北大招生网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如认为公示对象存在相关问题,可通过传真、来函等方式向北大招办反映。

 

  公示结束后,中学将根据各自的方式确定被推荐的人选,北大不干涉各学校确定名单的过程。根据实施方案,被推荐学生根据北大相关通知登录北大招生网填写报名表格,经中学校长实名签字盖章同意后提交相应申请材料。在此期间,中学对推荐名单进行公示。

 

  推荐名单在中学公示后,北大招办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学生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确定初审名单。这份名单将在北大招生网上公示。明年年初,初审合格考生直接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最终确定是否有资格获得加分优惠。

 

信息来源:2010-11-02《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1212007

 

法制晚报:

北大推荐生排除“应试机器”
逐步扭转“唯高考分数论” 北师大实验中学率先“圈定”推荐生 
  

    本报讯(记者韩旭)“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与北大的精神文化更为相近的中学,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应试机器’的学校。”

 

    昨天,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首次解释中学校长推荐制授权学校的选择标准。

 

    昨晚,北大招办负责人就公众关注的校长推荐制申请学校较去年减少一半给予回应。

 

    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已率先圈定两名理科生作为候选人。

 

    据透露,这两名学生是按照“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标准选出的好学生,“他们都是男生,分别在数学、化学两科学科竞赛中获得过北京市一等奖,潜质非常好。”

 

    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相比,北京二中、北京八中和北京十二中等学校校长显得颇为谨慎。

 

    北大招办回应申请中学减少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去年只在13个省份试点,有400多所中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2011年度要在全国推行,却只有近200所中学申请,是不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认同?

 

    北大招办负责人(以下简称北大):判断这一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申请中学的数量多少得出结论。尽管最开始可能引起一些争议,但是现在看来实际效果应该不错。

 

    FW:去年一些中学最多获得了5个名额,今年为什么降为最多可以推荐3个名额?

 

    北大:部分中学的推荐名额最大值下降是因为总名额的限制。“校长推荐制”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数量也由39所增加到161所,扩充了122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这使得推荐名额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FW:北大选择这些中学的标准是什么?

 

    北大:校长推荐制的实质,是希望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高校多元选拔录取的新途径,逐步扭转“唯高考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模式。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和北大的精神文化更为相近的中学,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应试机器”的学校。

 

    能够得到北大授权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思维非常活跃,视野非常宽广,基础非常扎实,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应试机器”。
 
信息来源:2010-11-02《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0-11/02/content_271592.htm

 

北大招办:

北大招办解答“校长实名推荐制”热点问题

 

  新浪教育讯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近日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以下为具体内容:

 

  Q:2010年度只在13个省份试点,却有400多所中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2011年度要在全国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却只有近200所中学申请,是不是“中学校长实名”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认同?

 

  A: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结论。我们注意到曹景行的一个评论,他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开始的时候引起不少争议,但是现在看来实际效果应该不错。上海的同济大学最近表示他们也将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而且条件比北大更宽松。可见这种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方式逐渐得到了各方的认可。”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申请中学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作为大学,我们对此不做猜测和评价。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和大学不能割裂,必须形成有机联系与对接。我们非常感谢全国中学校长对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解与支持,也期待着和大家一起,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

 

  Q:去年一些中学最多获得了5个名额,今年为什么降为最多可以推荐3个名额。这其中包括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这是不是对这些学校推荐的生源质量不认可?

 

  A:2010年度,首批获得推荐的90名考生中,3人高考发挥欠佳未能达到北大当地录取线,2人选择香港高校,另有20人因具有保送资格被提前保送,其余65人均被北大录取。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首批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候选人非常优秀。他们普遍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对某一领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学科特长突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事业,在考核过程中展现了突出的个人素质和发展潜能,是北大非常欢迎的优秀学生群体。之所以部分中学的推荐名额最大值下降是因为总名额的限制。与2010年度方案相比,2011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数量也由39所增加到161所,扩充了122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这使得推荐名额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另一方面,我们也高度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2011年度评议过程中,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学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些新增的中学消化了部分推荐名额增量。换句话说,原有中学的推荐名额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了。

 

  Q:北大选择这些中学的标准是什么?怎么确定他们推荐名额的数量的?

 

  A:“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质,是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在维护高考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高校多元选拔录取的新途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尝试用过程性评价替代一次性评价,逐步扭转乃至改变目前“唯高考分数”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宽广的视野。毕竟,中学是一个教育阶段而不是培训阶段,学生上中学是受教育而不是作为考试机器存在的。所以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和北大的精神文化更为相近的中学。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思维非常活跃,视野非常宽广,基础非常扎实,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应试机器。至于推荐名额数量,主要根据中学办学实际情况并考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这项措施仍然处在试验阶段,目前仍需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稳步推进,不可能无限制扩张。因此,2011年度新增的中学推荐名额均只有1人。获得较多名额的中学也可以不用完名额。2010年度,河南郑州一中虽然最多可推荐3名考生,但最后只推荐了1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特别说明:学生获得实名推荐之后,只需要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不需要参加自主招生笔试。面试合格者将被认定为北大自主招生候选人。实名推荐制候选人均需参加高考,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正常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的优惠。

 

信息来源:2010-11-01 新浪教育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0-11-01/2019273182.shtml

 

--------------------------------------------------------

 

晨雾讲座通知

 

    2010年11月13日上午9:00-11:30,搜学网联合新浪教育,邀请全国著名高考专家王明祥、心理学专家姜辉丽和新浪高三家长博客著名博主晨雾三位老师从如何提高考生成绩,如何调节孩子心理,如何做好家长工作这些方面为广大家长带来丰富的知识分享。

    其中晨雾演讲内容:

  1、家长的辅助工作对孩子高考的重要性
  2、作为优秀的高三家长应该关注哪些信息
  3、优秀的高三家长该做好哪些工作
    4、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
    5、自主招生问题

讲座地点: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查看学校地图
预约热线:010-64802170(周一~周五),13911175485(周六~周日)
网上报名:点击
http://www.sooxue.com/zhuanti/gsjz/yuyue.asp  进行网上报名。
预约时限:2010年10月23日-11月11日
详情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0mun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