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北京教育规划纲要之四
高考报名社会化的路有多长
晨雾 /
转贴
编者按
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至2020年)》正式颁布,北京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即将于10月出台,纲要将对未来10年北京教育的各方面工作作出部署。而对于目前北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刊将逐个剖析当前社会关注度高、市民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问题,也欢迎读者登录“北京晚报教育周刊微博”,谈谈你所期待的北京版《规划纲要》。北京晚报教育周刊微博网址:http://wanbaojiaoyu.t.sohu.com;短信联系方式:106666661688822(联通),10657500012516317(移动)。
早在2007年,本报就曾经发出呼吁——能不能像就近入学一样,通过社会化报名,让考生们就近高考?也就是说,高考前,由考试部门向全社会公布考点设置情况,考生在规定时间到就近的考点报名,考试部门再根据各考点的报名情况具体调配、落实考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缩短考生赶考的路,从根本上杜绝每年有大量考生甚至穿越半个北京城赶考的情况,让考生不再因为交通拥堵而误了考试,也降低全社会的组考成本;二是通过社会化报名和发放成绩,让考生们的高考成绩与就读学校脱钩,从根本上避免学校间以录取率为标杆的恶性竞争,真正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据有关人士透露,“北京版”教改纲要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了“在城区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进程试点”,高考社会化报名这一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现象一
长途奔考多有不便
去年高考,海淀考试中心的老师们遇到一个难题。一位考生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不会骑车,坐车晕车,可是考场给她安排到了人大附中,离家太远了,走路得将近1小时,她要求调换到八一中学。但对这样的情况,考务部门无法满足家长要求。
因为路途问题,每年高考不少考生都不得不提前准备。有的家离考场较远,必须起大早;而因为下午的考试3点才开始,一些考生为了中午休息好,不得不在考场周边专门预订高考客房。考场周边的宾馆早在考前一周就“一房难求”了。据了解,考生“长途奔考”的现象不在少数,西城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的高考考场分配方式是把全区考生在全区所有考场内随机分配。西城区近50%的考生来自示范校,而示范校多是可跨区招生的,因此实际在西城各考点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自各个区县,不少孩子都需要跨区考试。
现象二
师生难负升学率重压
每年高考之后,统计学校升学率和重点大学录取率就成了各教育部门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中学为了提高录取率不惜作假。例如提前做工作分流成绩较差的考生,或者让部分成绩不太好的考生在街道报名,不占用学校的正式报考名额。
而为了拼升学率、重点率,老师们不断给学生加码。繁重的学业导致学生难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体育活动时间。有调查显示,58.6%的考生在高考之前曾经焦虑或失眠,而70.8%的考生家长在孩子高考时感到焦虑。
原因
集体报名造成攀比
高考社会化报名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由于多种原因,全国尚未有真正高考报名社会化的实验。大多地方仅在往届生或社会青年及在职职工高考报名时,实行社会化报名,而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还是以学校为单位集体报名。
集体报名虽然方便考务管理,但无意间为学校攀比升学率打开方便之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籍为单位的集体报名,也不能满足考生在居住地附近就近高考的需要。每年高考期间,不少考生跨区高考,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社会成本也大大增加。
一些校长表示,现在是教育行政部门逼学校、逼校长,校长逼老师。学校把升学的比例、分数和老师的奖金、工资甚至去留挂钩,老师很难有一个教育者的坦荡、宽松、包容的胸襟,而这些压力最终必然传导到学生身上。
专家建议
高考报名社会化应尽早实行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认为,现在升学率几乎成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惟一指标,他建议高考报考社会化,升学率不再按校统计,使学校摆脱压力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刘长铭建议高考与中学脱钩。中学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完成全部课程,会考后准予学生毕业或肄业。下半学期学生留在原来学校复习,5月份考生到所属的社区报名处或有关中介机构报名,高考成绩由社区报名处或中介机构寄送给考生本人,学校或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分数统计。
据了解,高考报名社会化在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因为目前高考报名和录取都是在网上进行,学生完全可以脱离学校作为一个自由考生报名高考。而目前的成考和自考都已近实行了报名社会化,考生可以自选考点。
本报记者丁肇文J144
链接
市民建言
吴昊 杂志编辑
平衡生源 刹住择校风
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疯狂择校,原因是什么?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太大,使学生不得不择校。长此以往,越好的学校生源越旺,收费越高,师资力量越强,办学条件越好;越差的学校生源越少,师资力量越薄弱,办学条件越差。而这种两极分化的巨大差距又会进一步加大学生和家长的择校心态。
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下大力气,坚决遏制择校风,绝对不允许任何变相的择校方式的存在,如果发现,一律严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不仅要通过校长交流、教师轮岗这样的措施来化解,还要注意平衡生源。J205
徐女士 网络编辑
希望幼儿园收费透明化
说起我儿子上幼儿园的事情,真是有太多话要说了。我不知道公立幼儿园情况怎样,就我儿子上的这家私立幼儿园有太多“毛病”了。前不久他们幼儿园发生了手足口病,但是还不足以封园,我为了规避风险,就让儿子那几天没去幼儿园,可是每天才给退7块钱的伙食费,要知道那个幼儿园每个月将近3000块,一天平均下来也得个100多块。说到收费问题,我还得说说这“占床费”,我儿子那家幼儿园暑假不放假,每天还得照去,考虑到我儿子身体不好,暑假就想让他休息两个月。可是园方说了,可以不来,但是要交“占床费”,每个月500块。不交也可以,那就要重新申请入园,这样就得重新体检、重新排班,而且说不定还进不去。J180
李先生 投资公司中层干部
多开办超常儿童培养基地
每年八中少儿班考试都吸引媒体关注,几千名报名的孩子只招几十人,其实许多没被录取的孩子也很聪明,只是受录取名额限制去不了超常班。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调查,超常儿童在同龄孩子中占的比例是3%,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按部就班接受普通教育,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泯然众人矣”。现在全北京只有陶然亭地区有一所民办幼儿园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办有一个超常幼儿班,孩子只有几十人;小学的超常儿童教育基地北京有两个,一个是育才学校,一个是育民学校,后者两年才招一届,录取名额同样少得可怜。
建议教育部门与科研机构合作多开办一些超常儿童培养基地,多招收一些天资聪慧的孩子,按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培养,早日把他们造就成创新型人才。J177
信息来源:2010-08-25《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0-08/24/content_309691.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