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教授上不上课  应由学生说了算

(2010-08-19 09:26:02)
标签:

教育

就业

本科生

大学教授

郝平

杭州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大学教授上不上课  应由学生说了算

 

晨雾 / 转贴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日前在浙江杭州《教育规划纲要》宣讲会上表示,当前大学教授没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使得本科生失去了大量接受优秀教育的机会。(8月17日《新快报》)

 

  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曾发文规定,高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1999年1月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教授、副教授……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而在现实中,一些高校聘请海外归国人才、企业研究人员做教授,根本就不曾要求其 “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而仅仅看重其具有的研究能力。也因此,在高校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不是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而是他们不会或者不敢上课。

 

  既有政府部门的规定,又有国家法律法规,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这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以笔者之见,问题正在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治理思路,也在于没有建立制约大学必须重视教育教学的机制。

 

  在上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是评价的指标之一。但为了达标,很多高校想尽办法,包括假聘教授、编制假课表、积极推动教授挂羊皮卖狗肉,最终,教学评估顺利通过。这其实是行政管理的结果——要应付从上而下的文件还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此有何态度?他们的态度学校在不在乎?近年来,对于上课质量,大学生多有抱怨。但他们在学校迎接评估期间,却往往不敢向评审专家说真话,倒是常常要被学校要求积极配合,营造出学校重视教学、学生素质高、教育教学满意度高的“胜景”。毕竟,毕业、就业等一系列利益攸关的事掌握在学校手中。

 

  说到底,学生没有评价教育、选择教育的权利,才是造成学校漠视教育质量的根本原因。任何一个学校领导,面对这种情况,都会选择不重视教育教学,而只关注能够为自己政绩增添色彩的科学研究。就是在美国高校,一些学校的校领导也有这种办学倾向——毕竟无论如何,论文和学术成果会让学校获得更高的国际声誉,得以在各类排行榜上表现优异——可是,校长们最终却往往不敢这么做,因为,他们必须面对的更大难题是,学生们可以随时选择转学,一旦学校不重视教学,学生们马上就会给学校脸色看——高比例的转学既让学校的学费收入锐减,更让学校的声誉一落千丈。所以,在这些大学,哪怕是最大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必须把教学作为第一职责。在这样的大学里,不用你告诉大学校长,人才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校长自然会把这作为学校最核心的功能。

 

  而在我们的大学里,课上得再烂,学生也只有忍受到大学毕业。不愿意忍受者,最可行的选择就是退学,如果再想上大学,就得重新参加高考——大学有着十足的“底气”,想把学生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再严厉的行政规定恐怕都无济于事,何况行政规定本身,还涉嫌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对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进行宣讲,是普及教育改革理念和宣传教育改革的过程。然而,比宣讲更重要的是,要赋予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教育权利,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改的主导力量,这才是推进教改、医治教育顽疾的最重要力量。

熊丙奇(上海 教授)

 

信息来源:2010-08-18《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68434689


相关链接: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倡导 大学教授给本科生上课

 

  新快报讯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日前在浙江杭州《教育规划纲要》宣讲会上表示,当前大学教授没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使得本科生失去了大量接受优秀教育的机会。郝平认为,无论是否是本科生的课程,教授们都有责任去上。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季羡林为北京大学新生看守行李几个小时,这个故事已成为教科书中的范文。郝平表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季羡林、朱光潜等一批大家、名家都曾教授过他。“他们都很朴实,对待学生也很谦和。”郝平说,这些大家的教育作风至今令他记忆犹新。

 

  当前,随着大学的普及,大学生数量日趋庞大。但是,高校教授的数量并不与学生数量成正比。郝平表示,如今大学的教授都很忙,更多时间用在了给硕士、博士等授课上,没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

 

  由于得不到水平更高的教授们的授课,如今的“天之娇子”们对大学教育也颇有微词。“现在我们读书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本科生带本科生带出来的不就成了专科生的水平。”在很多网络论坛上,类似的声音并不少见。

 

  “现在‘有学上’已经不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能‘上好学’才是关键。”郝平表示,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规模已经上升到了24.2%。“数量上提高了,质量上也要跟上。”郝平希望,高校能够将优质教学资源运用到本科生层面上来,教授们能够走进本科生的课堂,让本科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更好地提高自身素养。

 

信息来源:2010-08-17 《新快报》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548252

 

晨雾点评:

 

   大学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就像“交警指挥疏导交通”一样,难道不应当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可是在我们国家,竟然需要教育部长去倡导?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就像公安部长去倡导“交警指挥疏导交通”一样荒谬。

 

  “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这个问题,不仅普通高校存在,少数一流名校也存在。这是中国高教的一大特色,在高校,似乎职称越高,给本科生上课的机会就越少。教授的主要工作不是上课,而是去找各种关系拿科研项目,说白了,就是去弄钱。

 

    晨雾看法,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你还当什么教授?在高校,什么是第一位的?是培养人才,还是搞科研?不要搞错了!更可笑的是,居然有这样的教授,只具备研究能力,“他们不会或者不敢上课”。这样的人就不配当教授,只会科研,去当研究员好了!

 

    在中国,“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这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培养跨世纪杰出人才。教育部长要做的,不应当是倡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而是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