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家长们也需要这样的政府网站

(2010-08-09 16:35:40)
标签:

教育

高考

数据

公布

晨雾

政府网站

通知书

海淀

分类: 晨雾原创

幽默而认真  有问必答
高考家长们也需要这样的政府网站

 

晨雾 / 文

 

    晨雾刚刚转贴了一篇新华网转载的文章《网友发现“最幽默但又最认真”政府网站 有问必答 》 ,确实觉得耳目一新。面对网友五花八门,甚至稀奇古怪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网站“留言咨询”栏目的管理员都没有置之不理,可以称得上有问必答,而且口吻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没有官腔,尽自己的能力去解决网友的困惑。

 

    晨雾回想一下跟踪研究高考四年的历程,觉得北京家长们(如果更确切地说,各地的家长们)也迫切地需要这样一个“幽默而认真  有问必答的政府网站”。

 

    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各个区县教育考试机构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但是您只要一个一个地仔细看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网站基本上都是是一个个的单方向的公告发布栏,缺少信息互动。

 

    但是对于每年一届又一届的新家长来说,他们对我们的高招政策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这些问题绝不是仅仅看看教育官方网站上的公告栏以及一本《考生必读》就能搞懂的。就晨雾所知,家长的问题从网上交报名费以及考试的时候能不能带饮用水这类小问题,到港校录取之后还能不能再被一批次高校录取这样稍复杂一些的问题,每年都有家长重复提出,他们到哪儿去问?根本找不到权威的解答。

 

    晨雾认为仅北京就有8万考生十几万家长,家长们大都是纳税人。他们有权利得到权威周到的高招知识咨询服务,这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看看政府的公告栏,而是一种随时的、公开的、有问必答贴心服务。每年这十几万家长的稳定对全市的和谐进步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的政府机构也有义务向他们提供这种贴心服务。

 

    上面晨雾从考生家长的需求角度说了政府教育部门设立官方的随时的、公开的、有问必答贴心服务的必要性。一件事情只有必要性,如果执行起来十分困难,或者说很难去做,那也是难以实现。晨雾下面想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件事情执行的可能性有多大?要做到什么程度?晨雾不想再讲什么大道理,只需要回顾一个例子就能给出结论。

 

    晨雾在博文中曾经多次提到并高度赞扬过海淀区高招办在每年4月前后开始会开通一个“考生问答”栏目。这个栏目的老师回答问题十分靠谱。简明扼要,恰中要害。每问必答,回答得了就回答,回答不了也不会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这个栏目06年和07年办得特别好,08年不如前两年,09年以后就更差了。晨雾在2007年曾经摘录过海淀高招办“考生问答”的部分咨询问题和老师的回答。这些文章的链接如下:

 

海淀高招办考生问答摘录(1)
海淀高招办考生问答摘录(2)
海淀高招办考生问答摘录(3)

海淀高招办考生问答摘录(4)

 

    家长们可以点击看一下。尽管这些问题是经过晨雾筛选的,但是仍然看得出问题很杂、很具体。但是海淀高招办老师虽然也未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但是真的做到了每问必答。让家长们感受的是一种来自政府的温馨。海淀区能做到的,我相信其他区县也应当能做到。北京市高招办更应当能做到。海淀区高招办能在2006、2007年做得很好,就有理由在今后也做得更好。至于做到什么程度?我认为不用要求太高,07年海淀区做的这个就可以是样板。但是希望能常年做下去。市高招办应当设专人负责常年开通。旺季(每年4月1日至8月10日)各个区县高招办开通。首先做到有问必答。

 

    高考的事情是很复杂的,每年无论做得多好,总是免不了家长抱怨。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高考录取率还达不到百分之百,或者说只要重点学校还达不到“按需录取”,就会有落榜生,就会有抱怨。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考试部门把家长的贴心式服务做得更好一些,把高招录取过程做得更加阳光一些,至少能够减少一些无端的猜疑和抱怨。

 

    比如说,高考成绩排名为什么不能及时公布?2009年7月份网上有人透露出《2009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后来证实与2010年大厚书公布的完全一样。天也没有塌下来。换句话说,以其这样通过非正常渠道传播,还不如光明正大地提前向社会公布。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第二年?

 

    又如,2008年以前,从每年7月18日开始,考试院都会公布《北京市20XX年高招线上完成计划院校统计数据(本科X批)》,公众可以看到各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录取人数等数据,多么及时。已经录取的考生都能看到,自己比分数线高多少分?落榜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有多大?而现在为什么就一定要到下一年才能看到?要想当年看到,只好眼巴巴地从每天的媒体文章中去找,而且常常各个媒体的数据还不一致,比如说到现在都还弄不清楚北外2010年的录取分数线到底是多少?晨雾不得不弄了一个《2010北京高招提档大看台(随时更新)》 ,其实就是用了一个很笨的办法,从媒体上、从高校网站上发现一个提档线就登记上一个,供大家查询。到现在北京的一批次还没登全。可是就这样,还有4万多人次点击 – 说明有需求。家长们着急呀,没处去找呀!如果有官方数据,谁来来看这残缺不全的?

 

    这个提档线大看台还没搞完,又发现家长们为没有拿到通知书着急。也许有人会说:你都查到录取了,慢慢等着就是了,早晚不都能收到通知书吗?说这话的人肯定没当过家长:家长们都记着在查询到录取结果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查询结果仅供参考,请以录取通知书为准!录取通知书由录取院校发放!”,换句直白的话来说,是不是录取了还没准呢!另外,谁家孩子高考后都有个暑期计划,没有拿到通知书,谁敢动?想去旅游一趟都不敢走。因此查到录取结果的家长们就开始关注通知书什么时候到。但是每年都有一些高校,通知书是左等右等都不来。你工作多,十分辛苦,做得慢一些咱都能理解,你能不能在网上发个告示之类的?可就有这么气人:告示看不到,打电话没人接听,到学校找不到人。于是晨雾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大看台》今年也首次应运而生。还是家长懂得关心家长。拿到通知书的家长都愿意主动发个帖子喊一声,或者知道了哪所学校通知书最新消息的家长也通报给大家,晨雾及时把各校通知书的信息登记上供大家查询。

 

    晨雾不知道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我们的高校在看到这些作何感想?对你们来说举手之劳就能公布的事情,众多家长们做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且这些数据既然媒体都能公布(只是不完整),说明这已经不是什么保密的数据了,况且在2008年(含)以前都在7月18日前后就向全社会公布,为什么不能索性现在也提前向公众公布。

 

    晨雾不是说高考贴心式的问答服务做得好,信息阳光公布做得好,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但是这应当是最贴近百姓(家长)的。高考改革不仅仅是专家们的事,这项工作关系到千万个家庭,没有家长配合是实现不了的。而贴近家长则是顺利贯彻任何政策的一个基本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