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数段结构表?
晨雾 / 文
今天晨雾转贴了CRETE先生的一篇文章《CRETE: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10年在京提档线》 。
CRETE先生预测:
清华大学:文史类635以内、理工类659(抑或660)以内;
北京大学:文史类620以内、理工类661(抑或662)以内。
对于这个预测,立即掀起很大的波澜。大约有两种说法:
1. 认为这个预测太高了。清北的提档线怎么会有660分那么高呢?这不是捣乱吗?
2. 认为这个预测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说提档线在650-660分之间,早就有人说,还用得着他来说?
上述两种看法对CRETE的预测具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前者理解CRETE认为理科清北线至少在660分;后者理解CRETE认为理科清北线在660分以下,但不会低于650分。
晨雾注意到CRETE先生的文章中有一段文字:
25日分数段结构表拿到以后,到高招入闱以来,各校招生办均在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压力可想而知。
这里出现了一个词,分数段结构表。很显然,CRETE先生的预测是根据这个“分数段结构表”做出来的。那么,所谓的分数段结构表是个什么东西?晨雾虽然也没有见过“分数段结构表”,但是可以谈谈晨雾对分数段结构表的理解。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假设某高校的招生计划是100人,如果把所有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上线考生人数按照每10分一档排列,就会得到如下表格:
分数档 人数 累计
650-659
2 2
640-649
9 11
630-639
15 26
620-629
20 46
610-619
35 81
600-609 52 133
590-599
57 190
580-589
26 216
……
这就叫做“分数段结构表”。6月25日各高校招办主任们从高招办拿到的大致就是这样一张表。假设这所大学确定的提档比例为110%。那就是说可以提档110名。
如果你是这所大学的高招办主任,我问你:你的提档线是多少?
我相信你绝对不可能准确地回答出来是多少分。但是你会告诉我大约在600-609之间;或者换一句CRETE喜欢用的语言,那就是610分以内;或者在进一步加上你的分析,在604分左右……。
你为什么不能准确地回答具体的提档线的分数?我觉得有下面几个因素让你无法确定:
1.不知道600-609之间这52名考生的分数分布情况,具体说,就是不知道第110名考生(52名考生的前29名)在这个分数段具体是多少分?(当然你也许你可以估计是604分)
2.不知道600分以上的这些考生是否填报了港校或者提前批次,他们会被提前录走多少?
3.不知道600分以上的考生中是否有人专业填报不合理而且有不服从调剂,以及填报了身体缺陷不能填报的专业等等这些情况会被退档多少?
如果我们明白了“分数段结构表”结构表是怎么回事,我们就应当明白,我们不应当在乎CRETE给我们的预测是否准确,而是应当珍惜他给我们的数据和信息。他告诉了我们他看到的分数段结构表最下面一行大约在什么位置。根据这些数据,你可以有你自己的预测。这就是为什么晨雾在“晨雾点评”中这样说:“CRETE先生提供的东西可是实打实的。在准确性方面您基本上可以理解成为“官方的”。因为在正式提档进行之前,即使是高招办或者高校招办的工作人员,都不敢说自己估计的提档线一分不差。但是他们敢说掌握的数据是准确的。”
当然有人揣测这是有人盗用了CRETE先生的博客密码,假冒CRETE先生名义发的文章。如果是那样,我们要讨论的也不是这个预测准不准,而是这个数据无法相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