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卦世界杯32强与高考的密切联系

(2010-06-27 11:42:27)
标签:

八卦

世界杯

高考

新浪教育

晨雾

分类: 佳文共赏

八卦世界杯32强与高考的密切联系

 

晨雾 / 转帖


八卦世界杯32强与高考的密切联系

信息来源:2010-06-27 新浪教育微博
http://t.sina.com.cn/edublog

 

附:网上广为传播的文字版:

 

南非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高考考场设在你家,你都未必上一本线。

法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时家里万万不能后院起火。

意大利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你是高考状元,重读四年后再考一次都未必上一本线。

澳大利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与别人分数一样,你也未必上一本线(看你是哪的考生)。

阿根廷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家公认的差老师手下牛B的学生还是可以轻松上一本线。

希腊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考的市状元高考也可能上不了一本线,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

喀麦隆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送你块表,一定要考好”这种激励固然有效,但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朝鲜队的经历告诉我们,60分及格,不要以为你拿了59分就比58分的牛B。

西班牙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考的市状元,高考时单科也未必有总成绩不如你的考生分高。

德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监考会让你崩溃,有时也会给你甜头,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

葡萄牙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上线有时要靠擅长的科目来拿高分。

科特迪瓦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考试科目的先后顺序真的很重要。

斯洛伐克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是艰苦而又残酷的,一定要坚持,要答好每一道题目。

新西兰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些地区的教育水平确实不高,需要大家共同扶持。

韩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以前靠作弊考高分的人其实还是有上线实力的,但人们都会记住你的作弊。

日本队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舍掉过程直接写答案是个不错的办法。

美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坚持思考,说不定交卷之前的几分钟这道决定你能否上线的题你就会做了。

塞尔维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考试时犯各种马虎,就别想上一本线。

斯洛文尼亚队的经历告诉我们,高考要靠自己,指望别人考的差是不行的。

巴西队的经历告诉我们,考生复习时要按部就班,考试时也要善于抓住监考老师的漏洞(不提倡)。

尼日利亚的经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监考老师还是无法容忍破坏考场纪律的事发生。

中国队的经历告诉我们,不好好学习的人连高考的机会都没有!

 

北京日报:

高考PK世界杯 
 
 
  今年六月上旬,有两件大事牵系我的心:儿子的高考,南非的世界杯足球赛。这不,电视新闻刚刚播出南非队参加世界杯的第一批球员名单,没等我评论,旁边的儿子先叫了起来:“今天,我们吴老师也公布了本班有望冲击名牌大学的名单。”我笑着问:“你小子想用高考来叫板足球?”儿子努努嘴说:“高考本来就和足球有点类似嘛,都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比喻倒是挺恰当的,我也较真起来:“迎战世界杯的球队可都经历了四年精心的准备。”儿子张口就答:“参加高考的学生,都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整整十二年啊!”我快速地说:“人家球队还要进行热身赛。”儿子的语速也不慢:“我们考生也要进行‘模拟考’。”我说足球大赛都设有“种子球队”,儿子说他们班也有“种子选手”。我强调足球看台有球迷狂热的呐喊,儿子则陈述考场外有父母焦急的等待,他还歪着头问我:“哪一个更感人?”为了“击败”儿子,我得有耐心:“世界杯的每场比赛都至关重要,常常一场比赛的结果,甚至一个进球是否有效,都会直接决定一支或几支球队的命运。”儿子想了十几秒,也不紧不慢地说:“高考时的每门课都非常有分量,常常一门课的考分,甚至一道题目是否做对,都会直接决定一个甚至N个考生的结局。”我又说:“世界杯足球赛的奖金是很可观的,一支球队杀入世界杯或在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绩,每名球员就可能多拿几万或几十万的奖金。”儿子调皮地说:“老爸你对我的高考奖励也很可观呀:如果考上一本大学,就让我去杭州玩;如果考上名牌大学,则让我港台游一趟。”我正想着这话是否有讥讽的成份,儿子又追问一句:“假如我高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十名,该给我什么奖励?”我挥了挥手:“不可能的事就不要说。”儿子的成绩在班级都排不进前十名,怎么可能进入“全市前十”?儿子嬉笑着说:“我说的是万一。世界杯上也有冷门呀,朝鲜队就曾打进过世界杯八强,而2002年,韩国队还杀进世界杯‘前四’哩!”见儿子的“变客为主”,我也变得特别大方了:“小子哎,你若像朝鲜队、韩国队那样爆冷,高考进入‘全市前十’,我就是倾家荡产,今年也要带你去一趟南非,看一场真正的世界杯决赛!”儿子眼睛一亮,激动鼓掌——这小子其实也是个球迷。

霍雨佳

 

信息来源:2010-06-27 《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0-06/27/node_7.htm

 
 

晨雾点评:

 

    搞笑中充满哲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