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岩松呼吁固定每年六月首个周末为高考日

(2009-06-09 18:56:57)
标签:

教育

天气

高考

新闻11

白岩松

北京

分类: 争议话题

白岩松:高考定在周末可缓解社会各方面压力

 

晨雾 / 转贴
   
  白岩松呼吁固定每年六月首个周末为高考日 以缓解社会压力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星期天

  考生家长:

  我们这孩子可能还算有福气,中考的时候也赶的是周末,这次又赶上周末,挺幸运的。

 

  6月8日,高考第二天,星期一

  考生家长:

  很堵的,下雨嘛,我这个比昨天提前早来十分钟,早下楼十分钟都没打着车。

 

  解说:

 

  每年6月的7日、8日两天是国家法定举行高考的日子,今年这两天恰逢是周日和周一,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看到的两种不同景象,而经历了这两天的家长们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千万人参加的高考昨日结束,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而言,一生中只有这样的一次经历,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样的经历却一年都有一次,因此在每年结束高考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给来年提供借鉴。新浪教育和《北京晚报》曾经共同推出的一项名为“你赞成高考改到6月第一个周末吗?”的调查中显示,有63%的人选择赞同,而原因中,家长不用请假,公安、交通、医疗部门节省成本的选项都有超过半数的人投票支持。而和北京一样,一直有较大交通压力的广州和上海,今年在当地电视台周末播报关于高考的新闻当中,也都提到了双休日对于这次高考的影响。对此,白岩松在《新闻1+1》中呼吁将高考固定在周末,以缓解社会各方面压力。他说:“我们今天可不可以明确地提出一个建议,建议每年的高考就设定在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周末来进行,这样社会的压力是不是会少很多。”

 

  白岩松:高考定在周末可缓解社会各方面压力

 

  董倩:我虽然不参加高考,但是我今天早上起来一睁眼,看下那么大雨,真替他们着急,别忘了今天是星期一,再加上这么大雨,然后高考的时间又是固定的,万一要有考生赶不上可怎么办?

 

  白岩松:没错,刚才在来做这个节目的时候,门口碰见咱们新闻中心的一位主任,他就在谈,他说,呦,我今天早上一看,坏了,这家伙得堵多长时间,他说走了将近40分钟,他自己的孩子是去年参加高考,他以一个爹的状态来说,正好赶上周末,那种顺畅度。所以你看,下意识的,即使自己家没有孩子参加高考,也会为今天这个礼拜一,又赶上这么大雨,而替那些高考的孩子们感到担心。其实听了好多大家的建议之后,你会感觉这事好象不太难啊,我们有个最大的一次调动,我们这一代参加高考的时候是在7月份参加高考。

 

  董倩: 7、8、9月份。

 

  白岩松:一下挪一个月,那你说带来的相关影响有多大,但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全国各地这个时候凉爽,等等,多好啊,一下又改过来了,改几天,而且是机动的,会有什么障碍吗?比如刚才我看到两个反对的意见,挺有意思,当然有好几条,其中头两条是“打乱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或者等等,我说有关部门如果能够使孩子和家长和全社会的压力变得更小或者更顺利的话,乱一点没关系。

 

  董倩:再有一个有关部门的所谓工作计划你要能打乱的话,无非就是打乱一次,如果能确定在6月第一周的话,如果你不改在每6月第一周的话,不是每年都要排一遍吗?

 

  白岩松:其实我觉得是一样的事,比如今年假如说8、9月份,如果有关部门下决心定了,以后咱们的高考就是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恨不得未来二十年大家都知道哪年高考是哪号,刚才有第二个意见,我觉得更可笑,怕粗心的考生记错日期,您觉得这世界上、社会上会有这么粗心的考生吗?旁边还有老师、家长等等全社会的关注、之前媒体的预热,我觉得不会的。

 

  北京大雨给高考带来诸多意外

 

  从高考第一天结束的晚上开始,北京降下了进入6月份汛期以来的最大一场雨,由于降雨一直持续,再加上周一早高峰的到来,当天的交通状况让人感到担忧。在交管局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红色路段峰值最高时达到80多条,这意味着很多的快速路都在堵车,周一的早高峰加上一直持续的中雨,让高考的路况陷入紧张状态。

 

  接线员: 您好,这里是122交通事故报警台,我能帮助您吗?

 

  根据统计,从早上8点半到9点的仅仅半个小时时间里,交管局122热线电话就总共接警143起,超过历年高考求助数量,而在一天前,全天的接警数量总共才有62起,还是以咨询交通措施为主。很显然,当100万的北京考生涌向138个考点(晨雾注:实际应当是10万北京考生,这里是中央台的错误),当星期一的交通高峰又遭遇雨天,如何将险情降到最低,不仅是交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邵杰(北京市交管局指挥调度中心主任)表示:执勤队的巡逻车全都派出去了,包括两轮摩托车都派出去了。又是早高峰,又是高考,又是下雨,这几种因素都集中在这一天。

 

  除了时间和天气上的变化让交警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制订详尽的交通保障方案,保障交通顺畅外,今年,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出现也让急救部门费劲了心力。以北京为例,今年中国红十字会总共投入了80辆急救车,用来备战高考,120急救车也投入30辆,免费为考生服务。这些停放在校门口的救护车,里面都储备了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同时,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口罩也首次参与了高考护航。

 

  对此,白岩松在节目中表示:我觉得首先第一点,如果我们有关部门下定决心就把高考定在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这种情况即使遇到了很糟糕的像今天这样的恶劣天气,而且不止北京,我今天专门听了中国之声,结果听到全国说天气预报的时候,今天的全国天气预报就一个关键字,叫“雨”,极少几个城市不下雨,剩下全国的大部分城市几乎都在下雨,那就能想像,今天的高考考生所面临的情况不止在北京,在全国各地都有,如果赶上周末,交通流量的减少,早高峰的推后等等,都会使他们相对有一颗松驰的心。另外一点,当然你提到了,如果有大雨的服务,我觉得当每年面对高考的时候,天气预报可以更早,而且当然我们这话该说不该说,更细,更准,甚至分时段,比如我们的有关部门现在其实可以做到精细化了,大家透过一个奥运会开幕式就能知道我们的天气预报精准到什么地步,那好了,如果社会愿意多做一些工作,更何况天气预报分解度是很高的,它不是全国哪一个部门单独承受,可能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自治区都可以为自己区域内的考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一,更早的发布和高考这两天有关的天气状况,第二,临近高考的时候,分时段,把大家最需要的那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做得更精细,大家其实更关心的不是回家的路,而是去高考考场的路,那么好了,首先要做的是上午这段时间天气预报,接下来把中午离开学校和有可能再返回考点的天气预报再做足,这样有助于家长去采取相关的各种各样措施,另外调动出租车,我觉得当你想得到的时候就能做得到,问题是有很多事可能没想到。

 

  中科院专家提出反对 称周末家长接送更多

 

  针对白岩松提出的呼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在接受《新闻1+1》现场采访时表示反对。他说:“因为我觉得改在周末、周日,家长送孩子机会就多了,他有方便条件了,而且我的观察研究,家长送孩子到考场正是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考场周围聚集相当多的人、车,它本身就造成交通影响。

 

  董倩:您是觉得如果是改在周末的话,可能会更便于家长送孩子。但是您看今年这个高考正好做出一个强烈的对比,家长都送孩子,即便是周末他也送孩子,周一他也送孩子,这不就对比出来了吗?

 

  王极盛:相对来讲,他周一还得请假,有的人感觉请假不方便,他就不送了。而周日和星期六来讲,他感觉很方便,我自己支配时间,他不受约束,心态就不一样。而且我认为解决交通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星期天、星期六或者星期一星期二,而在于怎么很好安排。我建议第一,考生在30分钟以内徒步能到达的徒步来走,这样来讲就减少了交通的压力,而且他有一个安全感,我肯定半个小时就能到。再有一个,他通过走路放松心情,消除紧张,对高考发挥很有好处。30分钟到一小时能到达的,改为骑自行车也很放松,一小时以上的坐公共汽车,少用私家车。我在现场观察,交通拥挤十几年我一直观察,主要是私家车占了很多位置,到处都占满了,影响交通。

 

  支持方代表声音

 

  白岩松(《新闻1+1》新闻观察员)

 

  “我们今天可不可以明确地提出一个建议,建议每年的高考就设定在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周末来进行,这样社会的压力是不是会少很多。”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我觉得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因为目前的高考放在6月7日和8日实际上跟放在每个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是一个概念,它并不会增加考务的难度,而只能降低考务的难度,而且为考生提供方便。实际上每个考生现在面临人生的大考,家长绝对会非常关注。实际上从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每年高考之前我们都有很多的专家告诉我们的家长,你们不要去送考,让孩子自己去上考,让他自己坐公交车,自己骑自行车,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我们现实可以看到,通过把双休日为高考日,这样可能会降低交通的拥挤,而且从去年我们可以看到,高考的时间正好是与双休日重叠,因此那是一个很好的实证。那一年我当时也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谈到把高考放在双休日,其实是有利于各方的。”

 

  反对方代表声音:

 

  王极盛(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因为我觉得改在周末、周日,家长送孩子机会就多了,他有方便条件了,而且我的观察研究,家长送孩子到考场正是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考场周围聚集相当多的人、车,它本身就造成交通影响。”

 

CCTV.com  2009年06月09日 13:5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新闻1+1》

 

信息来源:2009-06-09 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复兴评论
http://shiping.cctv.com/20090609/105167.shtml

 

新华时评:
顺应民意尽快推动落实“双休日高考”
 

    

    (新华网江苏频道  新华社记者郭奔胜、凌军辉)除江苏、上海等5省市外,让社会各界绷紧神经的高考8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结束。受周一上班高峰和大雨影响,全国很多城市考生赶考路上遇到交通拥堵,北京一位考生还因此遗憾缺考。交通堵、请假难、协调烦,越来越高的社会成本使得“把高考固定在6月首个周末”的呼声进一步加大。周末高考何时不再停留在有关部门的“口头”,何时经过科学论证尽快出台,这是每一个关注高考、关心考生的人们的热切期望。

 

    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备受各界关注,有关部门近年来也一直探索使高考更加人性化、合理和科学。从2003年起,为了让多数考生告别高温酷暑,相关部门在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并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把高考日期由每年的7月调整到6月。这一人性化的举措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组织高考是一件涉及面广、敏感性高的复杂事项,但无论坚持哪种制度,都必须以考生为本,方便考生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事实上,周末高考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成本,方便考生和家长。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的高考时间为2天,一旦固定在双休日进行,能避开工作日的上班交通高峰,有效减少因堵车而迟到、缺考的遗憾。对于陪考的家长来说,周末高考后,也不用请假而影响工作。高考在工作日举行,由于要占用各个考点学校的教室,其他年级学生不得不停课在家,不仅要调整课程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学生的学习。而双休日高考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2008年高考“巧遇”双休日已凸显这样的便利。因为赶上周末和端午假期,考生的赶考之路格外顺畅,往年那种“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警察送考生场面大大减少。很多家长由此少了几分担心,监考老师运送考卷则多了几分放心。   

 

    不可否认的是,高考涉及考试组织和阅卷录取等诸多环节,也与公安、卫生、交通、通讯、机要保密等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所以调整时间会给组织工作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但这些只是能克服的技术问题。综合利弊情况看,双休日高考既有尽快推行的必要性,也有推行的可行性,因此社会期待有关部门及时给予论证或拿出草案供社会讨论,社会也期待明年的学生赶考之路不再那么“堵”。(完)
 

信息来源:2009-06-09 新华网\新闻中心\新华社记者看江苏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09-06/09/content_16760097.htm

 

晨雾点评:

 

    晨雾赞成将高考固定在每年六月首个周末。不要考虑第二个周末,因为天气可能会更热了,而且对教育部门高招工作计划影响也大一些。这个问题每年这个时候家长们的反应都很多,但是过后就淡化了。因为高三家长是“一次性”的,开始有抱怨,过后就不那么强烈了。所以年年讲,年年都讲不成。

 

    上述反对方的意见是没有道理的。家长送孩子到考场是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因素,没错。但是你不在周末,家长就不去送吗?你看看,连副市长吉林都去送。就算家长不去送,他那天在单位能踏踏实实上班吗?

 

    今年的高考两天:一天周末、一天周一。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且不说周一早上的拥堵对考生和家长有多大的影响。能否统计一下,那一天与高考无关的上班族,有多少人迟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