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对于孩子,有着巨大的暗示力量

(2009-04-09 18:47:34)
标签:

高考

高招

教育

高三家长

恐高症

分类: 高考心理和方法

90%的高三家长患“恐高症”
专家提醒:家长对于孩子,有着巨大的暗示力量
 
晨雾 / 转贴 
 
  2009年高考临近,即将奔赴考场的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状况如何?近日本刊联合学大个性化教育研究院针对高三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随着一模考试临近,高三学生和家长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八成学生表示如果一模成绩不理想肯定会影响心情和学习动力,而九成的家长则患有高考“恐惧症”。为此,专家建议,家长的当务之急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宽松、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认为如果第一次模拟考试不理想,会影响心情和学习的动力;仅有25%的学生认为模拟考试只是检验学习状况的手段,有助于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对考试结果能有效应对。究其原因:40%的学生称因无法忍受家长唠叨而影响到情绪的稳定性,出现了挫败感、自我否认、自我怀疑,甚至退缩,想放弃高考等心理反应;而希望老师和家长不再总围绕学习成绩唠叨的学生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75%。

 

  然而,从家长问卷得到的反馈却是:80%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备考状态,有些学生一点都不着急,有些还在谈恋爱,有些干脆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而家长对此毫无办法。家长最为担忧的是孩子的情绪变化无常,这个比例占到了45%;20%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不得不采取盯着写作业的方法;另有10%的家长注意到孩子缺乏自信心但不知如何是好;25%的家长担心孩子成绩退步而无法解决和面对。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有多达45%的家长说孩子参加高考自己很紧张;25%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自己无法接受;20%的家长因担心孩子的学习而心烦意乱;10%的人不知如何处理孩子高考与自己工作之间的关系。记者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有90%以上的高三家长都或多或少患有“恐高症”。

 

  对此,学大个性化教育研究院资深心理咨询师周婷丽分析,在应对高考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策略,一旦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和自己的预测有出入,就出现紧张、焦虑、自我否认等情况,甚至到了最后一个月放弃高考者也大有人在。而这些紧张源归根结底大都来自老师和家长的施压。大部分家长表现出比孩子更多的焦虑,他们不仅每天接送、保障后勤,更有甚者每天和授课老师联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搞得孩子心情很不好,严重者还出现了孩子和父母的争吵现象。她建议,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正确看待高考本身,一般来说,家长对于孩子,有着巨大的暗示力量,父母积极的心态必定会使孩子产生良好心态,为他们的高考加分,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她还建议家长应从四个方面调整:一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宽松、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二是做好孩子的后勤;三是及时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四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J144

 

信息来源:2009-04-07《北京晚报》
http://newepaper.bjd.com.cn/bjwb/html/2009-04/07/content_133614.htm

 

相关文章:

晨雾:也谈高三妈妈的“唠叨”

晨雾:家长和孩子的心态

 

晨雾点评:

 

    “希望老师和家长不再总围绕学习成绩唠叨的学生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75%”。

 

     我们前一段时间更多地讨论高考志愿的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高考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取得好的成绩。而取得好的成绩除了在学习方面的努力之外,良好的家庭氛围、考生和家长良好的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晨雾提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那种平等亲切的关系,最好让人看上去像“哥们儿”。减压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在行动上潜移默化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