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解读

(2009-02-27 15:35:41)
标签:

高考

高招

教育

考试说明

考试范围

下册

高二

北京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2009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解读
 
晨雾 / 转贴
 
  
  语文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语文》的编写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大纲》为指导,本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稳中求进”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严谨、成熟、规范,以促进命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考试与课程改革、考试与中学教学的良性互动。

 

  一、稳定不变的部分

 

  和2008年相比,2009年高考语文在四个方面没有变化。

  1.考试内容主体部分不变。仍由“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四部分组成。

  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不变。“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8题,约32分;“古代诗文阅读”,7题,约30分;“现代文阅读”,7题,约28分;写作,1题,60分。

  3.背诵与默写篇目不变。诗词曲仍为30篇,古文仍为10篇。

  4.网上评卷的方式不变。2009年,高考语文仍然实行网上评卷。

 

  二、变化的部分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1.“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写作”部分,将第5条的“材料新颖”调整为“选材新颖”。

  2.“参考样题”部分,共删去11道样题,加进了2007年北京高考的11道样题,涉及字形、成语运用、文学常识、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文言停顿、诗歌鉴赏、实用类文章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作文等方面。

  3.“附录2”的“参考样卷”替换为2008年北京高考试卷,不再附“答题卡”样卡。

 

  数学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数学》与去年相比在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上没有变化,力求保持稳定。本着“局部微调、稳中求进”的原则,对“IV.参考样题”进行了调整。具体说明如下:

 

  文、理科《考试说明》的“IV.参考样题”增加了2008年高考北京卷的部分试题作为样题,替换了部分往年试题,保持了样题的总量不变,仍为40道题,其中选择题16道,填空题12道,解答题12道。调整后的样题也都附有答案、说明和当年高考的实测难度值。

 

  一、对理科《考试说明》“IV.参考样题”调整的说明

 

  理科《考试说明》“IV.参考样题”中的[试题6]换成2008年高考北京卷理工类第8题;[试题18]换成2008年高考北京卷理工类第12题;[试题36]换成2008年高考北京卷理工类第19题;[试题37]换成2008年高考北京卷理工类第18题。

 

  二、对文科《考试说明》“IV.参考样题”调整的说明

 

  文科《考试说明》“IV.参考样题”中的[试题18]换成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史类第13题;[试题34]换成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史类第17题;[试题37]换成2008年高考北京卷文史类第19题。

  《考试说明》的参考样题将“考核目标与要求”用往年的高考试题来说明,增强了《考试说明》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认真研读参考样题有助于考生对高考试卷的考查要求和试题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第一,参考样题可以帮助考生理解当年高考的考试范围与要求层次。参考样题的说明以往年高考试题为例,表述了试题的考查内容以及能力要求,认真体会可以帮助考生理解今年高考考试范围与层次要求。

  第二,参考样题可以帮助考生认识试题难度。每道参考样题上附有的实测难度值可以帮助考生对高考试题的难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使考生对试卷的难度结构有所了解。

  第三,参考样题可以帮助考生规范解题过程。参考样题的答案是用规范、简洁的学科术语有层次、有逻辑地进行阐述的,认真阅读这些答案,可以帮助考生规范自己的答题过程,提高把正确的思维过程用准确的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表达的能力,从而减少在高考中,由于解答过程叙述不完整,表达不准确引起的失分现象。

  第四,参考样题与今年高考试卷的结构形式、测试内容、题目排序、题量和难度等均没有对应关系。参考样题是为了使考生对高考试题有一个总体的、直观的认识而给出的,它与今年的高考试题没有对应关系,这需要引起参加高考的考生注意。总之,考试说明的调整力求体现“三基为本、能力立意、有利选拔、注重导向”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研读考试说明、复习备考时千万不要陷入题海,避免强调特殊技巧,要牢记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英语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英语》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一、删除有关考务方面的文字

 

  为了使全书结构统一,删除了《考试说明》中有关考务方面的要求与文字,同时书中不再附答题卡样卡。相关信息请考生关注高招办发布的《考生必读》。

 

  二、词汇量继续稳步增加

 

  今年新增加了101个词,在词汇表中这些词前有“★”标志。这些词均为Longman Advanced American Dictionary、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中标出的高频率词汇。

  101个词全部被收入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其中,58个在现行高中教材中出现过,14个为《会考说明》中出现的初中词汇。

 

  英语新增词汇

  *注:本表中教材均为本届高三学生所用中学教材,其中初中教材因版本较多不注明出处。

 

  新增词汇 教材出处 

  aboard  高二下册第12课

  absolute  /

  accent  高一下册第20课

  acquire  高三第8课

  activity  /

  adjust  高二下册第17课

  adolescent  高三第15课

  alike  初中词汇

  ambulance  高二上册第8课

  appeal  高三第5课

  appetite  高三第4课

  appropriate  高三第8课

  arise  高三第2课

  artificial  /

  assess  高三第16课

  assist  高二下册第17课

  authority  /

  automatic  /

  barrier  高三第3课

  basement  /

  brochure  初中词汇

  campaign  高三第5课

  catalogue  /

  cautious  高三第1课

  chopsticks  初中词汇

  circumstance  高三第6课

  civilization  /

  classify  高三第4课

  click  初中词汇

  colleague  高三第11课

  command  高三第2课

  comprehension  高三第8课

  concept  高三第3课

  conclude  高三第1课

  conservation  高一下册第22课

  considerate  高三第13课

  consult  高三第9课

  contrary  高二上册第7课

  data  高三第8课

  decade  高三第1课

  dentist  /

  dessert  高一上册第6课

  dinosaur  初中词汇

  dismiss  /

  distribute  高三第12课

  divorce  /

  dustbin  初中词汇

  enterprise  高三第4课

  enthusiastic  高三第1课

  evolution  高二下册第11课

  expose  /

  flexible  高三第16课

  grateful  初中词汇

  guarantee  高二下册第15课

  jewellery  高一下册第15课

  jog  /

  mature  高三第15课

  minus  初中词汇

  mud  高二上册第10课

  negotiate  /

  network  第二上册第7课

  optional  /

  output  高三第4课

  overlook  /

  panda  初中词汇

  permanent  高二下册第12课

  plus  初中词汇

  postpone  /

  preserve  /

  previous  高二下册第18课

  psychology  高三第14课

  qualification  高三第16课

  rare  高三第10课

  receipt  /

  representative  高二上册第9课

  ridiculous  高二下册第14课

  robot  /

  routine  /

  scenery  初中词汇

  seal  初中词汇

  security  /

  severe  /

  shark  初中词汇

  ski  初中词汇

  skip  高一上册第9课

  souvenir  高一下册第22课

  superior  /

  surgeon  高二下册第19课

  suspect  高三第11课

  sweat  /

  thorough  /

  undertake  高二上册第1课

  urge  高二上册第10课

  valid  /

  visual  高二下册第17课

  vivid  /

  vocabulary  高三第3课

  wallet  /

  wander  高三第2课

  whale  高二下册第12课

  wisdom  高一下册第19课


  文科综合

 

  2009年是按照教学大纲高考的最后一年,同时又是北京市新课程高考的前一年,为处理好稳定与改革的关系,文科综合的说明既有稳定不变的部分,又有调整变化的部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不变的部分

 

  考试性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以及地理和历史学科的考试范围均不变。

 

  二、变化的部分

 

  一是政治学科依据教材变化,对考试范围进行了相应调整。如政治常识“我国的政党和政治制度”部分,采用了教材的新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是参考样题略有变化,适当更新了部分题目。

  地理学科:选择题更新了5道,分别是:试题1,由2008年第2题替换了2006年第1题;试题2-4,由2008年3-5题替换了2005年春第1-3题;试题14、15,由2008年第7、8题替换了2007年第6、7题。非选择题更新了第46题,由2008年第36题替换了2005年第36题。

  历史学科:更新了选择题第21和22题,由2008年高考试题的第18和19题替换了2004年第17题以及2005年春第15题。

  政治学科:更新了选择题第45题,由2008年第25题替换了2007年第33题。

 

  理科综合

 

  一、总体修订情况

 

  1.结构保持稳定,仍为四部分:Ⅰ.考试性质;Ⅱ.考试内容及要求(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和要求);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Ⅳ.参考样题。变换了部分参考样题。

  2.考试内容及要求继续坚持分学科排列的方式,并且三科的考试范围仍然以知识内容表格的形式呈现,使能力要求、考试范围更加符合三个学科命题的实际。这样做,有利于考生对考试范围及要求更加清晰、明确,便于知识的梳理与整合。

  3.继续以表格的形式给出试卷结构,使考生对理综试卷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题型、题量、分值和排序更加清晰、明确。 

  4.从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中选择了部分试题当作参考样题,共77道,使考生对理综试卷能力考查要求、试题特点和难度等方面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参考样题与2009年高考试卷的结构形式、测试内容、题目排序、题量和难度等均没有对应关系。

 

  二、各学科修订情况

 

  本次修订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各项规定,是在总结五年以来北京市高考理综自主命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学实际进行的修订。

  (一)物理

  与2008年相比,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和要求均没有做任何修订,只是修订了部分参考样题。物理样题共34题,其中选择题为21题(替换3题,增加3题);非选择题为13题(替换1题,增加3题)。所有样题均选自近五年的北京市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每一题后有该题的答案,并附有试题特点、所考查能力的说明及该题当年高考全样本分析的难度系数。

  (二)化学

  与2008年相比,化学学科《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和要求均没有做任何修订,只是依据“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结合五年来北京市高考化学“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及融入新课程理念的命题趋势,对“参考样题”进行部分调整。化学样题共31题,其中选择题为18题(更换3题),非选择题为13题(更换1题、增加2题),所有样题均选自近五年的北京市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每一题后有该题的答案,并附有试题特点、所考查能力的说明及该题当年高考全样本分析的难度系数。

  (三)生物

  与2008年相比,2009年《考试说明》中生物学科部分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和要求”、试卷“题型、题量”均无变化,仅对“参考样题”有所增删,顺序进行适当调整。生物样题共12题,其中选择题为6题(删掉1题),非选择题为6题(更换1题、增加1题),所有样题均选自近五年的北京市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每一题后有该题的答案,并附有试题特点、所考查能力的说明及该题当年高考全样本分析的难度系数。本版文字J063 J225
 
信息来源:2009-02-24《北京晚报》
http://newepaper.bjd.com.cn/bjwb/html/2009-02/24/content_120975.htm
 
晨雾点评:

 

   《考试说明》是由命题人员编的,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对命题人员的约束。《考试说明》就阐述了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学校会把它融会到复习过程中,按《考试说明》复习。学校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要研究一下。因为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把这些东西全部看懂也不是十分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