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宗禹:高三学期总复习规划与方法指导

标签:
高考高招高考专家教育频道尹宗禹北京教育 |
分类: 高考心理和方法 |
尹宗禹:高三学期总复习规划与方法指导
晨雾 / 转贴汇集
人民网教育频道2月18日电(记者李栋)从2月16日开始的两个半月的时间里,10万名北京高三考生及数十万的家长,将继续通过空中电波,倾听来自110余所高校招办负责人以及高考专家、名师为北京考生及家长解读今年的高招政策。
2009年北京高招详细日程安排
在17日的节目中,原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老师做客演播室与听众所关心的高考问题进行互动问答。尹宗禹老师详细叙述了高三学期几个大的日程。
体检
北京市公布的统一时间是3月1号到3月20号,各区、校具体的时间都是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完成。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就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上学期我们都是用六张试卷进行的,而高考是四张试卷,除了语数外以外,文综理综是一张试卷,应届的考生始终没有做过放在一张试卷上的练习,因为这种题型,还有整个试卷的编排和单科是有很大不同的,应该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我们管这个叫做综合性练习。综合性练习一般北京市各区县都放在3月中旬或下旬。比如,海淀和西城,据我了解,他们初步定在了3月20号。这是两个重要日程。
一模二模
各区县一模时间安排不一样,大致上都在4月上旬。比如,海淀区,初步定在8号、9号,西城区初步定在9号、10号。当然东城和宣武、崇文基本上定在了4月上旬,我希望学校把这个公布给学生。二模的时间原则上北京市各区县都安排在5月上旬,比如西城和海淀,原则上安排在5月的5、6号这两天。这是一模、二模的时间安排。
志愿填报
北京市规定5月12号到5月17号。正好是二模考完了,成绩也出来了,统计也出来了,所以一模、二模为依据填报我们的志愿。然后,就是高考,6月7号、8号。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8216/146328/146750/8826147.html
真正考生分数差距的是基础知识
在谈及高考复习规划的问题时,尹宗禹老师强调有几个薄弱环节一定要抓住。第一,基础知识。尹老师有一句名言,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基础知识。优秀的考生如此,中等和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也是如此,或者叫做更是如此。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么多年我研究高考,我认为好学生就好在基础知识上比较扎实,而差往往就差在基础知识不扎实。我在精华复读班里接触了很多优秀的考生,那是要考清华、北大的,今年有一个班最低分数是600分,都是600分以上的,你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承认基础知识还是有漏洞。所以我觉得,考生家长问我,我这个孩子差在哪?一看就看得出来,基础知识薄弱。所以,这是一个薄弱环节,而且这个环节是带有共性的。高考说明里面明确表示要考查基础知识,所以叫做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万变不离其宗。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8826411.html
高考复习绝对不是越难越好
尹宗禹老师在节目中强调说,抓复习的时候,绝不是越难越好。高考试题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全国有几个考750分呢?没有,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讲不可能。为什么?因为有些题很难。去年的理科数学题最后一道题,那个难度值是0.07,14分的题,平均得分很低,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做。我认为无论是好学生,无论是中等学生,都应该抓住中低档试题。前不久,我们开了一次质量分析会,就我这个高分班的质量分析会,一个重点学校的非常著名的数学老师在会上跟我讲,就是好学生也得首先抓中低档试题,因为它是一个梯子。750分占八成,它占600分。150分的卷面它占120分。如果一般的学生,难题不做了,舍弃了,不要了,600分够不够?很多同学回答我,富余了。所以抓住中低档试题是非常重要的,尹老师有一句名言叫做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中低档试题。北京调档分数线这么多年,没有一次超过600分,就意味着一本调档分数线都是在500多分上拉开了。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8826435.html
高考复习要抓两样
紧抓《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3月份下发,是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的全称叫做“全国教育考试大纲的说明”,是说明大纲的。所以这个《说明》是体现了国家对人才需求的一个规格,特别重要。
紧抓教科书
去年北京市的数学命题专家就公开地在书里面向考生表示,有50%的试题都是课本里题的原型。当然要变型了。另外,命题专家还特别强调,教科书是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很多人忽视考试说明,忽视教科书。应该是一手抓考试说明,一手抓教科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考试说明就说了三件事: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考试说明》是由命题人员编的,他们对两种人有约束,一个是出题的,一个是应试的,当然对老师也有约束力,按《考试说明》复习,所以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8826733.html
考前复习单独时间"专攻一科"不可取
在回答一考生“是否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专攻一科”时,尹宗禹老师做出了否定回答。他强调说,高考是分两大部分,一个是人文学科,一个是自然学科,对于人的大脑来说,左大脑和右大脑是分开的,所以应该岔开分析,就像平时排课表一样,必须把文科和理科课程兼顾起来,这样学生听起来才能消化和理解,符合学生的年龄以及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认知规律。所以千万不能一天就抱着这一门,这样效率低、效益也很低,应该一天把你的六个学科都要进入你的视线和大脑,每天安排好。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79457/8827878.html
专题复习要跟上综合练习不宜早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79457/8827934.html
高考复习教科书务必仔细看
将来《考试说明》下来以后,考点都在《考试说明》里面,《考试说明》里面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考什么,所以知识点都在《考试说明》里面,一个是《考试说明》要认真读,一个是教科书认真读,高考复习绝不是高考做题。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79457/8828016.html
动笔才是思维的真正开始
“动笔”很重要
他说:“考生的一个误区就是不肯动笔。这是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所以我嘱咐孩子们一定要动笔。理科的动笔好象比较容易,数、理、化、生,文科的史、地、政不愿意动笔,可是什么是高考?高考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写字。字就是你和阅卷老师之间的桥梁。所以你不写怎么行呢?只有写,才能把问题暴露出来,才能把你脑子里想的变成字传达给阅卷老师。所以,“写”太重要了。尹老师有一句名言,叫做动笔才是思维的真正开始。我说的真正开始是什么?是把你思维的结果落实在笔头上。落实在思维的结果上面,交给阅卷老师,所以动笔太重要了。很多同学懒于动笔,这是绝对不行的。”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79457/8828098.html
考生需要走出题海重视反思
信息来源:2009-02-18
人民网/教育频道/独家专稿
http://edu.people.com.cn/GB/79457/882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