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愿平行与否的“马后炮”

(2008-11-25 13:38:53)
标签:

教育

平行志愿

马后炮

考生

第一志愿

上海

高考

高招

晨雾

分类: 争议话题

晨雾 / 转贴

 

教育时评:

志愿平行与否的“马后炮”
 
本报教育专家顾问团专家 王晋堂
 
 

  2008年高考烟云已散。今年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平行志愿”。

 

  今年年初,教育部确定的《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进一步提高考生和高校满意度。”

 

  这是最高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次在填报志愿方式和投档模式方式的改革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北京晚报迅速呼应,几乎在第一时间为这一变革叫好。今年年初,我写了一篇《这个“双黄蛋”下得好》在晚报上为此助阵。

 

  原以为事情很简单。偏偏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冒出个“平行”的大小问题来,争论了一整年。

 

  争论尽管争论,决策却不能延误。2008年,北京市选择了“不完全平行志愿”也叫“小平行”,这是一种不彻底的平行志愿。其特点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而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

 

  与此同时,一些省市选择的是“完全平行志愿”也叫“大平行”,这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平行志愿。目前实施的省市有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特点是每个批次都有平行志愿,每个批次中的每个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其重点是第一个志愿是平行志愿。

 

  大小平行志愿效果差异巨大

 

  “考得好,不如志愿填报得好。”多年来考生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在过去“志愿优先”的报名规则下,高考填报志愿中博弈的风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一名考生在一个批次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志愿,但第一志愿最关键、最重要。变“志愿优先”为“分数优先”的“平行志愿”,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

 

  从媒体披诸的安徽、上海和本市资料对比分析,伯仲并不难分。实行“不完全平行志愿”没能完全解决高分落榜的问题。而实行 “完全平行志愿”的安徽、上海却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年,在报道北京考生二志愿满足率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时,上海的“一本”、“二本”理科一志愿的录取率提高幅度都达到10%以上;而安徽的“一本”录取中90%的考生被顺利投到所报院校、“二本”考生第一志愿满足率达91.6%。大小平行在效果上存在着巨大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上海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在征求志愿时,文科在“一本”线上40分及以上未被录取的考生仅1人;理科在“一本”线上50分及以上未被录取考生也仅为3人。在录取过程中,全部撤销志愿的考生不足100人,比去年下降了40.6%。北京的数字呢?未见公布。但是公众不得而知,不等于有关部门没有统计。一件事情的说服力在于事实、在于数字。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比较有鉴别才能发展。或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大学的差异不是平行志愿造成

 

  或许,读者智慧,亦可参考?最近,北京晚报和搜狐教育频道联合组织的调查显示,82.47%的读者支持北京实行完全平行志愿。对于赞成“大平行”理由,读者做了充分阐明,这里不再赘述。对于不赞成“大平行”理由,在讨论中也有了充分的回答。比如,“大学将逐渐被分级,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其实,无论大小平行,与“大学是否分级”无涉,大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级”分低了的大学,同样可以办得有特色,培养出优秀人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现在把一些名牌大学推崇得无以复加,倒是一种时尚的社会精神弊病。把一些学校“神圣化”的同时把另一些学校“妖魔化”,似乎也是目前社会浮躁风气的通病。

 

  又比如,有人担忧,“大平行”加大了一考定终身的可能,中上等考生失去进名校的机会。其实,“大平行”减少了低分考生进入“好”学校的侥幸,也缩小了一些“稍逊一筹”的大学录取到高分考生的空间,这个结果对于绝大多数考生和绝大多数学校似乎更公平一些。

 

  至于有人说“大平行对于基础教育有副作用,与素质教育方向相悖”,更是有点夸大其词闪烁其词甚至让人觉得上纲上线有点强词夺理了!“高考指挥棒”对于基础教育的副作用岂是“大平行”负得起的责任?“与素质教育方向相悖”难道“小平行”就解决了?

 

  有关部门应给公众个阳光回答

 

  如果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这场争论做结论,似乎简单了点。但是,群众是否满意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评价因素,特别是关系到广大考生、家长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任何一种制度的设计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要看利弊得失。两弊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大小平行志愿实施了一年,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分,虽然是“马后炮”,但是对于以利再战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一年的实践与比较,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做出总结应该说是必要的。给公众一个阳光的回答是一个方面;更要紧的是,2009年的高考以及再往后的高考在填报志愿方式和投档模式方式上,还等着有关方面做出抉择呢!J063
 

信息来源:2008-11-25《北京晚报》
http://newepaper.bjd.com.cn/bjwb/html/2008-11/25/content_91717.htm

 

晚报读者留言  
 
  136××257101 孩子高分落榜一志愿后,我们全家都陷入水深火热中,本已学会的知识,孩子还要浪费一年时间。北京该为考生和家长着想实行完全平行志愿了,完全平行志愿才是以人为本,才不会出现高分复读的怪胎,北京该跟上海学习。

 

  139××758509 完全平行志愿有利于人才培养。支持!人性!

 

  132××923086 应该实行完全平行志愿,这样不会浪费人材,也让报考风险减少,让家长省心,可是有些学校不支持啊。

 

  139××261892 实行完全平行志愿,考生不浪费分数,减小报考风险,学校也不会浪费招生名额;仅二志愿平行作用不够大。

 

  136××151758 特别热盼考后出分填报完全平行志愿,这样更踏实。感谢北京晚报代表了广大考生的心声!

 

  132××826445 应该实行平行志愿!这样保证了高分考生都能凭水平进到自己理想的学校!让教育资源得到最好分配,为学生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J063
 
信息来源:2008-11-25《北京晚报》
http://newepaper.bjd.com.cn/bjwb/html/2008-11/25/content_91718.htm
 

相关链接:

08北京部分平行志愿方案出台大事记

北京2009年将实行怎样的平行志愿?

超过8成读者支持北京实行完全平行志愿

志愿平行与否的“马后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