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综试卷创新鲜明
今年高考试卷6处涉及奥运
晨雾 / 转贴
今年北京试卷有三大特色,这三大特色构筑了北京文综试卷历史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
秉承传统
首先是内容分布和分数分布上,包括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内容的覆盖面尽量宽广。考试的分数分布力求合理:考察五本教材中基础知识内容有一个分布以及分数分布,非常吻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按比例非常均匀进行分配。中国古代史选择题4道,主观性试题占8分,古代史的分数占24分,而考纲当中规定古代史占25%,历史满分是100分,这是相当吻合了。中国近现代史,近代史占了16分,现代史占了24分,正好是40分,在考纲当中要求就是中国近现代史占40%;世界史的内容也是如此。
内容考察的方向继续坚持以往试题的多样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特点,作为试卷载体的试卷题材中表现图表、图片、文字各种各样,角度也比较多,贴近生活所以更加生活化、人文化;当然取材内容坚持典型性的基本方向;从方法上来讲也仍然以传统的题型为主,传统题型唱主角,考察的方式仍然是以相关的专题内容,用论证关系来展开。
关注热点
北京题不回避热点,在热点关注上将历史与热点结合得比较紧密、自然。今年在历史学科当中热点体现最明显的也是唱主角的是——民生问题,如选择题的14、15题提到了民生问题,37题实际上更是以民生为框架所构建的一个紧密结合时代的历史学科内的综合考察,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如关于保障民生的问题,考察了改革开放后,民生发展的主要表现,特别是现代史关于罗斯福新政内容中对于如何增加就业,增收,工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内容。分数比重也达到了40多分。关注热点的问题还有直击抗灾救灾,提供了历史上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借鉴,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立意高,非常好地体现了学科功能。
创新精神
2008年的题型对比2007年高考来说题型稳定,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难度、梯度上有非常好的把握,特别是梯度的设计很重视按逻辑深度一步步设计,重视梯度、重视创新;同时试题还渗透新的课程理念——重视考查“过程与方法”(在客观性试题中出现历史研究法问题),试题取材的角度、内容对新课标教学与考核具有指导性;18、19题考察“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文化与现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文化生活观。题材所取图片、图表、照片关注了生活、体现人文色彩,也体现了历史和社会的进步,具有独特的创新性,也使学生有话可说。(历史特级教师韩校)
文综试题
40.(30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略),回答下列问题。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1)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2分)
奥运火炬完成了在广东、福建的传递之后进入江西。在这段路线上,也不断地发生另一种“传递”:许多企业从广东和福建迁移到江西。
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2)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10分)
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图(略) 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
图(略)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地理
重视双基考查
难度指数:3
创新指数:4
2008年地理试题总的特点可以说是“活而不难”。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说明,相应的答案也是“师出有名”,基本上可以从课本中得到出处,有的甚至就是课本语言的再版。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份试卷考查的知识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活”,就是把对知识的考查放在对能力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课改标准的要求:即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情感与价值观的结合,而且数个题目明确表达了对学生的两项能力的考查:即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选择题1看似考月球的能源,实则参与了生命的条件,3、4、5题直接就考查了对原理图的掌握,都是日常数学中特别强调的原理图,但是要求学生必须真正理解图中体现的原理才能完美地完成几道题目。6题初看似乎考查具体作物,学生可能容易被吓住,但仔细看题会发现,图中信息结合相关原理和基本概念还是能够找到正确选项的。
另外答好这份试卷还需要学生具备另外一个基本能力或者说素养,就是严谨,细致的作风,比如2题,收视率的时间变化其实是个常识并不难,这个题难在有些同学没注意到横坐标的时间是世界时,或者注意到了却不知道世界时的概念以致无法与北京时间换算。(精华学校张习志)
物理
重视双基考查
难度指数:4
创新指数:3
今年北京市物理高考试题以稳定为主。
试卷结构和试题难易比例没有发生变化:单项选择题、实验题、论述计算题的数量和所占分值没有变化;试题难度按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3比5比2,也没有发生变化。
今年物理试题仍体现了以考查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为主的精神。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各有一个选择题,其余都是力学和电磁学的内容。同时又强调考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第20题侧重考查方法、第21题侧重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第23题紧密联系实际、第24题通过创设新颖的情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的物理试题在难度上力求保持稳定,避免大起大落。8个选择题中,只有第20题属于较难的题。第15题与去年第16题相比,计算量较大但思维难度差不多;第20题比去年的第16题提高了很多,但与去年第20题相比,阅读量和理解能力要求更高,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要求则较低,因此总体难度相当。
今年的实验题与去年相比,考查角度不同,能力要求也不同,但难度和解答所需时间都基本持平。(新东方铭师堂学校洪安生)
化学
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
创新系数:4
难度系数:4
化学部分在试题基本模式上继续保持稳定。试题较好地体现高考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今年化学试题难度与去年大体持平,可能略有提高。
试题更加突出体现了北京自主命题的特色,具有“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鲜明特点。题目已经打破了化学学科各知识板块间的界限,突出了学科内综合,加大了对知识间的整合,从而更深入、更综合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题目设计进行了适当的创新,情景新颖、设计巧妙,有利于优秀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为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化学试题保持了既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又注重考查学科能力的特点。在考查知识的选择上始终围绕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展开,试题注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重视实验现象、操作等表达准确性和规范性的考察,加强了化学计算能力的测试。选择题重点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简答题则通过层层递进式的设问,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东城区中学教研室主任
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 郑克强)
生物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难度系数在0.55~0.60
创新指数:3
2008年北京理综试卷中的生物试题仍然保持了往年的结构特点,并且试题排布由易到难,考生容易适应,利于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加注重对核心概念的考查;试题素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试题特别注重对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其中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表现出倾向于实验操作性技能考查的特点,可能使试题难度有所增加。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生物试题文字叙述较为简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的阅读时间;对知识的考查中,概念性知识考查的比例加大,注重所学知识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的应用,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但考查的知识落点依然是基础的概念性知识;非选择题的难度有所增加。
与2007年相比,选择题难度变化不大,非选择题难度有所增加,如果不考虑评卷因素。(07年难度系数0.61)(新东方铭师堂学校特聘专家李晓辉)
信息来源:2008-06-10《北京晚报》
http://newepaper.bjd.com.cn:81/bjwb/html/2008-06/10/content_30936.htm
数学
小题不小大题不繁
难度指数:3
创新指数:4
2008年高考数学文理两份试卷相对平稳,难易适当。与2007年相比,尽管文科第20题难度略有提高,但试卷的整体难度有所降低。这种变化有利于中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
试题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全面检测基本数学能力:文理科试卷20道题重点考查了函数与导数、三角、数列、概率、直线与平面、圆锥曲线等。尤其是解答题,每题涉及的都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同时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试题重视应用意识和学习潜能的考查:文科第18题,理科第17题通过与奥运有关的情景设置,重点考查了应用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满了时代气息。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又一特点是小题不小,大题不繁,选择题、填空题大多是由多个知识点构成的,解答题则重在考查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上,给考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空间,体现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在知识整体高度上立意的命题原则。(八十中学特级教师毛彬湖)
政治
能力要求全方位
难度指数:3
创新指数:4
考查重心结构性偏移。本卷哲学试题尤其突出,主观试题均从认识论角度命制。对比2007年试卷可看出命题人均衡把握考查角度的意图。以“理解性知识”取代“记忆性知识”的考查。考生应力求对知识点内涵透彻理解,避免“死记硬背”。遇到试题中“混珠之鱼目”,亦能辨其真伪。试题30题(A)(B)、31题②④均对应此特点。
重视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考查。考生应避免对知识点的孤立处理,力求以学科思维为主线,准确把握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而综合论证问题。24题“GDP、消费价格与宏观经济运行好坏的关系”、38题(3)“结合图10分析图11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均对应此特点。
除文字信息外,试题较多采用图像表格信息,其中的数字、折线、柱状图等要素的变化,均含丰富信息,加大了对考生“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的考查力度。
考生应建立“整体框架意识”,多角度调动运用知识组织答案。如38题(5)涉及我国国体、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等不同主体的监督权等知识点。(北师大学实验中学任维兵)
英语
稳定性·创新性·生活化
难度系数:4(考生随机调查)
创新系数:3
纵观2008年北京高考英语试卷,其命题思路鲜明,考查重点突出,题型难度适中平缓,既重视对基础和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同时体现了生活性、实用性、教育性、创造性特点。
单项选择题体现了“重内容、轻形式”高考英语出题思路,避免了单纯考查语法。考点覆盖面较广,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题干信息的理解。
完形填空选材贴近学生学习生活。25道题中有23道题考查根据上下文进行实词(尤其是动词)辨析,是一个新的亮点。
阅读理解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生活”和“文化”两个词,从选材看,五篇阅读材料分别反映了关爱他人、人与动物、公司生活、交友和饮料等五个方面的不同生活和文化。考查重点与往年保持一致,难度平缓,没有大起大落的篇幅。
写作分为情景作文和开放式作文。情景作文需要考生写一篇有关春游的记叙文,记叙文相对于比较格式化的议论文、图表说明文和应用文,更能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今年的开放式作文显得更开放,通过理解漫画“铅笔和圆规比能量”。今年开放式作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考生既不易跑题,又需要相当的思维能力和文笔才能写出精品。体现了高考公平性和选拔性的一致。(新东方铭师堂学校特聘专家实验中学郝智勇)
信息来源:2008-06-10《北京晚报》
http://newepaper.bjd.com.cn:81/bjwb/html/2008-06/10/content_30935.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