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晨雾
晨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908
  • 关注人气:80,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8北京高考作文题 – 似曾相识?

(2008-06-07 15:15:32)
标签:

高考

高招

沙子

杯子

作文题

石头

石块

教育

分类: 晨雾原创

08北京高考作文题 – 似曾相识?

 

晨雾 / 文

 

    一位叫“王子逃逸”的网友在今天上午结束高考语文之后的12:24发出一篇文章《重大发现》,全文抄录如下:

 

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

 

200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说明政治:P78 12

    有一个大桶,桶旁边放了些大石块,小石块,水和沙子,怎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把这些都放进桶里?

    正确的顺序是先放大石块,次放小石块,再放沙子,最后放水.如果按照相反的顺序,这个桶就装不下那么多东西了.

 

    晨雾没有查到“200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说明政治:P78 12”。但是晨雾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上查到了《北京2007会考说明题型示例主观题》,其中第12题的原题如下:

 

12.有一个大桶,桶旁边放了些大石块、小石块、水和沙子,怎样做能最大限度的把这些都放进桶里?正确的顺序是先放大石块,次放小石块,再放沙子,最后注水。如果按照相反的顺序,这个桶就装不下这么多的东西了。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
2)上述事例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何启示?

 

    晨雾推断,“王子逃逸”所引用的“200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考试说明政治:P78 12”应当是有实据的,因为会考的考试说明只是为了向学生表述题出题方式和类型,08年的很可能与07年的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这里“P78 12”很可能表述的是第78页第12题。而这道题在《北京2007会考说明题型示例主观题》中刚好也是第12题。

 

    如果是这样,北京08考生应当都在政治课会考复习中见过这道题。但是由于许多高三学生对会考并不是十分重视,只求能过就行。对于政治课更是如此(理科生更甚),因此很可能印象不深了。只要曾经见过并认真思考过这道政治题的考生,或者说对这道题目所阐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有比较好的理解,在今天碰到这个作文题的时候,肯定不陌生,至少在理解题意方面应当比别人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