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高招留学教育录取分数线考生香港高校 |
分类: 高校-专业-志愿-就业 |
选港校要因人而异
晨雾 / 转贴
高考越来越近了,考生和家长在密切关注招考信息,其中不少考生和家长把目光锁定在近年热俏的港校上。笔者认为,选港校也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
晨雾 / 转贴
高考越来越近了,考生和家长在密切关注招考信息,其中不少考生和家长把目光锁定在近年热俏的港校上。笔者认为,选港校也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
本报曾做过“上大学,报北大清华还是选香港高校”的调查,吸引3100多人参与投票。调查数据显示,2052人认为港校要好于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占投票总人数的65.48%。近年港校以高额奖学金、全英文授课、国际化视野等优势吸引内地考生和家长的眼球,也确实有不少成功先行者,但大家往往看到了好的一面,没有考虑不适应之处。
港校门槛高,不是每个考生都能达到要求。据报道,去年参加统一招生的两所港校录取分数线普遍上涨,两校的文理科在京录取分数线都在630分以上,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文科录取分数线超过北大和清华。香港城市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比清华理科调档线高出8分。考生就别非挤着往港校钻,内地大学同样有特色和优势。
去港校读书,经济实力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虽然港校多设有优厚的奖学金,但名额有限,多数学生不能如愿以偿。港校一年学费加生活费,少说也得10万元,倘若家底不殷实,上港校后,经济压力会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港校学习并不是有些考生和家长想象的那样轻松,没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心理素质,将会“水土不服”。课堂上用英文教学,考生如果英语基础不是很强,一时也很难适应。走出课堂,听到的更多是粤语,对大多数内地生来说,语言交流也会有障碍。2007年9月,来自内地的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尹日强,由于不适应学习节奏,两门课程为D,最后离校出走。事例虽极端,但反映的却是个现实问题。
香港高校有其自身优势,如果考生自身适宜港校深造,到那里后会如鱼得水,否则还是慎重考虑再说。
(任卫军)
(任卫军)
信息来源:2008-03-26《北京考试报》
http://bjksb.bjeea.cn/221814376275902464/20080326/29022.shtml
前一篇:澳门5高校招生4月网报
后一篇:别轻易称网游会让孩子“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