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高考考试说明江苏 |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
江苏08高考考试说明和解读
晨雾 / 转贴
【考试说明】
江苏省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
■本报记者 陈瑞昌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日前公布。《考试说明》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修科目和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选修科目。这一说明是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编写的,将作为2008年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江苏省2008年高考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这一高考方案是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推出的,与传统模式相比,在考查、评价、选拔等方面的理念、方法上有较大发展,试卷的结构、题型和内容要求也有较大不同;在突出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8年江苏卷的高考命题,将在国家课程标准和江苏省颁布的教学要求的框架下,兼顾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教材版本和不同的教学水平,尽力做到对各学科主干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的覆盖。
语文 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和加试内容。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60分,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延时30分钟。试卷内容包括:甲、必考内容:现代文阅读4题20分,古代诗文阅读6题34分,语言文字运用5题18分,写作1题70分。乙、选考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4题18分或实用类文本阅读4题18分。加试内容包括文言文阅读2题10分、名著名篇阅读3题15分、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1题15分。
数学 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重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试卷由必做题和附加题两部分组成。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只需做必做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两部分都做。必做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附加题部分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必做题部分由填空题和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解答题6小题约占90分。附加题部分由解答题组成,共4小题。必做题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4∶4∶2,附加题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5∶4∶1。
外语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总计81题,以中等题为主。其中,听力20题20分,单项填空15题15分,完形填空20题20分,阅读理解15题30分,任务型阅读10题10分,书面表达1题25分。
历史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考试范围涉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其中,三个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80%为必做题,20%为选做题。必做题中选择题共20题60分,非选择题3至4题,约36分。选做题4题选2题,每题12分共24分。
地理 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内容比例为:自然地理约占40%至60%,人文地理约占40%至60%;必考内容约占85%,选考内容约占15%。试题包括:选择题26题60分;综合题60分,其中必做题40分,选做题20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3∶5∶2。
政治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试卷内容比例:经济生活约占25%,政治生活约占15%,文化生活约占15%,生活与哲学约占25%,时事政治约占10%,选考部分约占10%。题型由单项选择题33题66分、简析题3题共36分、探究题1题18分。
物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简答题用于考查实验和选考内容。必考模块约占80%,选考模块约占20%,实验约占15%左右。
化学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题型包括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必考部分约占90%,选考部分约占10%。必考部分内容比例为:化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约占32%,元素及其化合物约占20%,有机化学基础约占18%,化学实验约占18%,化学计算约占12%。
生物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20题40分,多项选择题5题15分,非选择题8至9题65分。内容比例为生物学理论约占75%,生物学实验约占25%。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5日第7版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7b/t20071205_129679.htm
【高考模式】
科目设置及考试日程
科目设置
江苏省2008年高考科目设置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为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其中普通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
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考试日程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在6月7日、8日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日程安排如下:
|
||||||||||||||||||||||||||||
考试时间
(1)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外语120分钟。(2)语文、数学附加题30分钟。(3)必修科目测试每科75分钟。(4)选修科目测试每科100分钟。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5日第7版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7b/t20071205_129682.htm
【录取办法】
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
■通讯员 汪国培 刘海宁 本报记者 陈瑞昌
近日,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办法正式出台。综观整个录取办法,与今年3月公布的方案相同,突出了公平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计划公布针对性强
招生高校仍然分专业公布招生计划,与以往的公布计划形式相比,明年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是高校分专业对考生的选修测试科目提出要求,其中一门必须是历史或物理(或两门均可),另一门原则上不作要求,但个别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可对另一门选测科目提出建议选科,供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
二是根据历史或物理的选测科目要求,高校的招生专业形成1至3个专业类,即以历史为选测科目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类、以物理为选测科目的自然科学专业类和历史或物理作为选测科目均可的兼招专业类。
三是高校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提出要求。有两种提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是高校不分科目,只在整体上对两门选测科目和四门必测科目提出等级要求。如某高校的等级要求是2A4B,则表示要求考生2门选测科目等级是A,4门必测科目等级是B。第二种是高校对历史或物理提出具体等级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余选测和必测科目提出整体上的等级要求。
如果高校不单独提出等级要求,则按照该省规定的最低等级要求执行(即本科要求选测等级2B、必测等级4C、技术科目合格;专科要求必测等级4C、技术科目合格)。
志愿填报以人为本经
过几年的实践,平行院校志愿因其降低志愿风险、增加录取机会、提高志愿满足率、减少高分落榜等优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008年江苏省将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模式。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分两个阶段填报志愿,第一阶段是填报提前批次、本一、本二批次的高校,第二阶段是填报民办本科和专科(高职)院校。在考生填报志愿的条件上,该省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必须合格;二是普通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必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三是普通类考生填报本科院校志愿时,两门选测科目必须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四是考生在填报有关高校志愿时,选测科目必须符合高校相关专业指定的科目要求,学业水平测试必须达到高校提出的等级要求。
划线投档更加科学
江苏省划定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总体原则是: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根据不同录取批次的招生计划总数,以一定的比例,按考生的特征分(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奖励分+政策性照顾分)从高到低排序,划定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奖励分是指在2008年高考方案中公布,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江苏省录取时投档的总体原则是:“依据选科,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录取时投档操作程序是:第一步,按照高校各专业对历史或物理的选科要求,根据计划数,按照一定的投档比例分别计算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类、自然科学专业类和兼招专业类应投档人数。第二步,对本批次分数线上全体考生按照投档分(即特征分+附加题分)从高到低排序,逐个检索每个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根据考生的选测科目(历史或物理),按照院校不同专业类的应投档人数和等级要求,向院校相应的专业类进行投档。
在同分考生的投档顺序上,江苏省作了详细说明:如考生投档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再次排序。如仍相同,则将这部分考生按志愿全部投档。为了让广大考生全面地了解各高校的投档线,江苏省将在投档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的投档等级和相应的投档分数线。
录取办法注重多元2008年高考方案为高校提供了多种评价指标,如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办学实际,多种选择、多样录取。高校原则上应按专业类对选考物理或历史的考生,依据其成绩和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
为了顺利地实施改革,江苏省专门为院校提供了多种录取方式:一种是等级优先。高校对进档考生,可以按照先等级、后分数的原则进行录取,即按选测科目等级将进档考生分成若干档次,在本档次内再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另一种是分数优先。高校可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排序,同时依据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专业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等情况,按照事先向社会公布的录取规则,综合考核,全面衡量,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5日第7版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7b/t20071205_129680.htm
【特别关注】
解读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
2008年高考方案报道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在不断深化。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2008年高考有哪些新的特点和要求?本刊今日特推出“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报道”。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其他省(市、区)公布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也将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解读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 朱卫国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实行三门学科统考与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分数与等第相结合,统一测试与选择性测试相结合,统一录取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综合考虑了课程改革的实际和高考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为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设置了较高平台,预留了拓展空间。
以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既保证了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又保证了考分等值,体现公平、公正。同时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使高考成为一个过程,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利于引导中学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并对考核内容和方法作了规定,同样能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把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作为改革方向,把中学组织教学、考试部门组织考试、高校组织招生三者有机结合,特别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高校的要求,提出了分层次、分类别、按批次组织招生录取的办法,满足不同层次院校对学生的需求,具有“高端多元、中端稳定、底端开放”的高校招生改革取向,探索高校招生改革的空间较大。
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科目,突出了基础学科的地位
把语文、数学、外语作为统考科目,一是突出了基础学科的地位。目前国家统一高考和各省(市、区)都把这三门作为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在高等教育和学生终身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同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语文、数学设计了附加题,这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修习的实际情况也相一致。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拔人才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发挥潜能提供了机会。
把语文、数学和外语作为统考科目,同时还体现了统一性和选择性相互结合的特点。语文、数学、外语考试与全国高考同步,安排在6月7日、8日进行。语文、数学每门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另外,语文、数学各设40分附加题,分别由选修历史和物理的考生参加测试。以440分为总分划定每个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线后再按考生报考的不同专业方向加上附加分投档。既考虑到报考志愿的不同倾向,又能够避免不同学科附加分简单进入总分而引起的学科分数不等值等问题。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面检测
根据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取消了原有的高中会考、高考综合考试,实行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分,分为4个等级,用A、B、C、D表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作为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与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二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从2008年开始,普通高校的招生章程中将明确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等级要求,高校在录取时也将依据考生志愿,按统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三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是考生参加自主录取的主要依据。经批准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可以依据统考科目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成绩,自主择优录取。从长远来看,部分专科院校经批准,也可以依据考生统考科目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一项或几项成绩,试行注册入学。
四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六门全优在高考中享有加分奖励政策。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可以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再参加高校录取,这对于提升综合文化素质比较全面的考生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具有重要作用。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合格加等级”的指标体系。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三方面的评定主要看是否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A、B、C、D四级。既有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真实情况,操作起来又比较明确、简便。
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江苏省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一是校长诚信承诺制度。各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所在区域校长签订诚信承诺责任状。校长必须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上签字。二是评价项目抽测制度。江苏省教育厅不定期组织对获得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和音乐、美术、体育等项目A等第的学生进行抽测。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评价程序操作的,一律取消其相应的等第,并将抽测学生和学校的有关情况记录在案。三是年度非诚信学校公示制度。对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存在非诚信现象的学校,江苏省教育厅采取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示。四是责任追究制度。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和校长的责任;对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涉嫌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其当年被高校录取的资格;已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建议取消该生学籍。
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发挥的作用定位比较准确,突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有用性”。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德”和“公民素养”合格,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规定,考生“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单项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均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均为D级的,高校可以不予录取。
综合素质评价既有对学生统一的综合素质要求,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归纳与总结,形成直观的表格,体现了评价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既为高校招生录取时提供参考,又为今后建立公民成长档案奠定了基础。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5日第7版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7b/t20071205_129678.htm
晨雾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