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招录取呈现“哑铃型”

(2007-08-03 19:05:16)
标签:

教育杂谈

高招

录取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高招录取呈现“哑铃型” 
名校和差校完成计划较好
中间层次学校“不招待见” 
 

晨雾 / 转贴
 
  本报讯(记者李莉)高招本科录取已经结束,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招录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考生寻求优质学校的意愿比以往更强烈,录取线附近考生则出现了“上线就走”的趋势,而高不成低不就的考生却纷纷放弃录取参加复读。

 

  高招录取两极分化

 

  从目前的录取情况看,考生对学校的选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本科一批录取呈现“哑铃型”,即同一批次中好的学校和“垫底”的学校招生计划完成较好,而中间层次的学校招生情况不尽如人意。业内人士分析,这反映了考生的两种心态:高分考生“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录取线附近考生“上线就走”。两极分化体现了学生的非理性心态:即凭自己的印象决定是否选择该学校,实际上院校间的差距并不像考生想象得那么大。

 

  专业选择与就业需求不符

 

  从录取的专业状况看,财经、外语、法律仍是报考热点,理工类专业受冷落。专业选择反映了考生的就业心理——更多的人愿意当白领,而不愿与“工人”沾边;但这样的选择实际与就业需求不相符。

 

  另一方面,很多考生们看来对未来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他们并没把大学作为终点,而是从入学开始就为下一步读研做着准备。以对外经贸大学为例,该校往年录取都是国际贸易专业录取线最高,而今年,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成为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据介绍,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性质,考研是这一专业的首选道路。

 

  高考高峰预计将错后

 

  今年本科二批录取进行了两次补报,仍然减招600人。而高招本科三批第一次补录有1800多名额,符合补报资格的学生有4600多人,实际却只有六七百人参加了补报。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状况的出现说明考生“寻求优质学校”的意愿更强烈,而考生心目中的理想院校只有两类:北京高校和外地名校。补报院校绝大多数都是京外高校,而减招的学校都是偏远地区、艰苦行业及师范类院校。

 

  因为考生的这种心理,预计今年复读的考生数量会有所增加,还将有一部分考生被录取却不报到。这将使明年本该减少的高考人数继续维持在高点,专家预测:预期中的高考高峰拐点可能错后到2010年。J063

  

信息来源:2007-08-03《北京晚报》
http://epaper.bjd.com.cn/wb/20070803/200708/t20070803_326803.htm

 

晨雾点评:

 

    晨雾认为,文章最后一个小标题“高考高峰预计将错后”表达上有误。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高考高峰拐点预计将错后”。根据后面文字的理解,意思应当是说,由于未来几年高三毕业生人数有减少的趋势,高考人数也应当从有下降趋势,会出现一个从高峰下降的“拐点”。但是由于大量复读生的出现和增加,会使未来几年高考人数居高不下,高峰延续,从高峰下降的“拐点”也随之错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