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科状元会落榜吗?-
续集
晨雾 / 转贴
2007年7月18日《工人日报》
新闻观察:
“状元”险些落榜折射“高招乱象”
一则名为“重庆文科状元黄文帝即将落榜,清华强势冲击高招秩序”的帖子近日在各大网站流传。帖子称,原本黄文帝报考北大,因清华登门招揽又没招生计划遭到重庆市招办拒绝,结果黄哪个学校也没报上,“面临没学上的尴尬处境”。7月17日的《新快报》报道,在北大增投招生计划后,黄文帝最终选择了北大并被录取。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尽管没有填报志愿而被录取是一个违反招生秩序的行为,但这一办法最终保证了黄文帝的权益。尽管“高考状元面临落榜事件”画上了句号,但从中反映出的高招乱象却不应不了了之。
纵观始末,考生黄文帝是无辜的。任何考生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大学的权利,面对北大、清华这两所超级名校,黄文帝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可以理解。选择奖学金诱人的清华,对于家境贫寒的黄文帝来说,也在情理之中。尽管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关各方提醒他这种选择有可能带来的后果,但他宁肯相信清华方面“一定想办法保证上清华”的承诺,也不是什么错———以清华之社会声誉与地位,做不到的事能够这样信誓旦旦吗?
而在整个事件过程中,重庆市招生部门的绝不通融,也毫不为过。根据规定,考生不能填报无招生计划的高校,而清华根本就没在重庆投放文史类招生计划,招办当然不能违反规定给清华投放黄文帝的学生档案,更不能允许清华为了黄文帝这个个案,而临时、随意地在重庆新增招收文史类学生的计划。显然,这些做法都是地方招办为了维护高招秩序的职责所在。
所以说,“状元面临落榜事件”的惟一过错方应该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没有在重庆安排文史类招生计划,是其根据当地生源情况的实际而做出的自主选择。但清华又对各地文史类高考状元兴趣极浓,铆着劲儿欲得之而后快,于是为了这特定的“一个人”,而想通过非正常的特殊程序和手段来搞定,这是无视高招秩序与纪律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招生计划的严肃性,也是对大学招生竞争公平性的冒犯。
尤为不该的是,清华事先大包大揽,信口承诺,使黄文帝放弃了填报其它大学志愿的权利和机会,由此带来了“状元面临落榜”这个曾令人不安的后果。这体现了清华方面对突破招生秩序的超强信心,也体现了清华方面对猎取高考状元的强烈愿望。
近年来,一流名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导致的非正常手段层出不穷,已经影响到高招秩序的严肃性。这一次,因为“状元面临落榜”使得这一问题凸现出来,因而具有标本意义。黄文帝最终被录入北大,显然是主管部门“特事特办”的结果。但事情不应该到此为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拿出魄力来,举一反三,认真解决诸如此类的“高招乱象”,以维护高招制度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信息来源:2007-07-18《工人日报》
http://www.grrb.com.cn/template/10002/file.jsp?cid=-1&aid=288199
2007年7月17日重庆晨报
重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取重庆状元
本报讯(记者戴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这四个城市的高校,仍是重庆重点批次考生报考的热点。昨晚,重点本科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北大清华分别录走了重庆的文理科状元。
理科最高703分、最低665分,清华大学在重点本科批次增投15个计划,在重庆共招收57名理科考生,其中包括最高分703分的何宇佳,以及700分的陈竞。
文科状元黄文帝实考654分(另外有5分加分),最后选择了北大,这是北大增投计划后录取的。北大本部在提前批和重本批增加计划12名,北大共录取了83名重庆考生。
由于生源质量好,市内外重点高校在重庆纷纷增投计划。已结束录取的高校数据显示,北大、清华、人大、南开、北航、天津大学、哈工大、同济、上海交大、浙大在重庆都增投计划,但最低录取分数线仍高出重点线不少。
但也有例外的冷门,复旦大学理科在重庆的最低录取线509分,仅仅高出重本线4分,这让不少家长和考生大跌眼镜。
重庆和成都的高校也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市招办公布的数据显示,重庆大学文科增加22名,理科增加243名计划,西南大学文科增加15个计划,重庆大学的理科最低录取线还是高出重点线44分。
招考专家表示,考生不愿意远行是成渝高校走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息来源:2007-07-17《重庆晚报》
http://cqcb.cqnews.net/new/gb/map/2007-07/17/content_1351658.htm
此事的前期报道请看相关链接:
重庆文科状元会落榜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