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考生作文占便宜了吗?
----从两道语文考试作文题说起
晨雾 / 文
高考考完了,成绩也下来了。每年如此,几家欢乐几家愁。昨天媒体公布了一些数据,说是海淀区这次考试成绩如何如何好。于是引起了一些讨论,其中许多人都提到了07高考的作文和作文评分。晨雾从另一个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晨雾找到了两道语文考试作文题,原文抄录如下:
作文题一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题二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这两道作文题在出题构思、题目结构、题目要求等多方面确实都有“雷同”之处。
假如我们把作文题二中的“细雨闲花”诗句换到作文题一上,作文题一几乎就变成了作文题二。
对于作文题二,我相信所有的北京考生和家长都熟悉,这就是本次备受争议的2007北京语文高考作文题。
对于作文题一,我相信除了海淀区的考生和家长之外,其他区的考生可能只有一部分人熟悉或者是隐约感到在哪见过这个题目,而家长们知道的就更不多了。因为作文题一就是2007海淀区高考语文二模的作文题,也就是说,海淀的考生几乎都做过作文题一。并且试卷早在海淀区二模后的第二天就公布在新浪考试频道等网站上了。
假如在高考的前一周,有哪位教师专门拿出作文题一,要求考生务必认真做一遍,并且用心给考生辅导讲评,这位教师很可能会涉嫌提前获知高考题。至少人们会说他押题水平比较高。
但是这道题出现在海淀区二模考题里,海淀区教育考试部门是否涉嫌提前泄密呢?我看这个结论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道作文题,晨雾的看法:高考作文题比海淀二模作文题要容易。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相比之下,两句唐诗原文比哲人名言原文更容易理解一些。
2.高考题目对唐诗给出了四种十分具体的理解;而海淀二模题目对哲人名言几乎没有给出理解。
3.高考题目给考生的想象空间和范围十分宽广,考生更容易发挥;而海淀二模题目给考生的想象空间单一,范围要小一些,考生如果判断失误更容易“跑题”。
什么东西有利就有弊。如果给出反面意见:那就是高考题目对唐诗给出的理解太多,让考生一时拿不准主意,可走的路很多,到底走哪一条?这也是许多考生考完下来搞不清出到底跑没跑题的原因。而海淀二模题目全靠考生自己理解,容不得考生犹豫,甭管理解得对不对,可走的路只有一条,思考片刻就应当动笔了。
假如作文题一没有出现在海淀模拟题里,而是出现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大家又怎样评价呢?我想一样的出现争议。
但是不管怎么说,认真做过海淀二模作文题的考生,当他在高考时遇到“细雨闲花”题的时候,不会感到题目类型十分陌生。二模考试后老师还会讲评,所以大多数考生应当知道这类题目怎么做。
所以如果说海淀区的考生在作文上占了便宜,这二模考试题应当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是,各区的的考生一般都会做一做其他区的一模二模考试题目的呀?特别是像海淀、西城的一模二模题,都是各区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其他区的考生也应当熟悉呀?据了解,对于其他各区的模拟考试题中的作文题,老师一般是不会要求学生做的。这就造成海淀区以外的区县对这种作文类型不十分熟悉。如果哪位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做海淀二模作文题并且认真进行了讲评,他的学生肯定会在本次高考中受益。
如果现在说由于这道二模考试作文题责怪海淀考试院在向本区考生做出某种暗示,似乎也是不能成立的。
晨雾部分原创高考分析文章:
07北京高考难度分析
海淀考生作文占便宜了吗?
两位大师对一道高考题理解有争议
为什么认为07年清北线与06年持平?
预测07北京高考理科分数线
从一位考生填报的志愿谈起
关于07高考命题难度的探讨
海淀二模考生的准确排名估算
西城理科一本志愿预报统计分析
一批次二志愿填报
一本招生计划人数与市排名
考生的准确排名估算
2007北京高招网上咨询统计分析
用好“西城高考估分选校系统”
解读《海淀区考生“一模”分数分布》
用好“高考个性化服务系统”
海淀一模考试一本线为什么是500?
港校招生与你无关吗?
从人生机遇谈到专业报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