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评卷英语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答卷在密闭状态下评阅
与传统评卷不同,现场全然不见近11万份试卷的踪迹。高招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考后次日,专用读卡机就完成了对考生答题卡的高速扫描,主观题以图片形式被分题存储进两台服务器,其中一台作为备份使用。
我们看到,教师评卷时,考生答卷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已被隐去。技术人员说,网上评卷中,考生个人信息始终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系统按密号随机将只能见到答题区的答卷发给教师。
高招办相关人员介绍,为保证评卷网络安全,评卷网络与外网实行了物理隔断。技术人员对所有终端设备进行了杀毒和模拟试验,所有电脑均进行了USB封口处理。评卷教师每日登录评卷电脑,都要输入个人密码,方能进入评阅系统。评卷现场由专人24小时值守。
首次进入网上评阅系统时,教师们都签订了承诺书,承诺“严格执行评分细则”。按规定,教师个人物品不能带入评卷场地,评卷所用的评分标准及记录用纸也不得带出。在评卷教室门外架子上,放满了老师们的水杯。原来,这是为了防止水杯倒下溅湿键盘和电脑。老师们喝水都要到走廊去。
高考评卷从纸质到网络,不仅在技术上有了新突破,也在形式上实现了评卷方式的革命。
全程实时监控评卷质量
借助网络形式,通过优化程序设计,强化过程管理,每位教师的评卷质量得到了实时监控,这也是网上评卷最大的特色。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介绍,英语科网上评卷体系包括评卷员、小组长、题组长和科组长及监察员五级,为加强质量控制,评卷中实行了四级监控。
“小组长田老师的眼神瞄向谁,谁就会心跳加速,担心被‘提审’。”在英语情景组第八组参加评卷的年轻女教师陈老师笑着说,她的说法马上得到了小组其他成员的认同。
根据评卷程序设计,教师们每评完一份卷子,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在图表和七彩曲线上记录下其工作量、平均分和标准差等数据,对原有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小组长、特级教师田老师据此对小组14名教师进行实时跟踪、监控。
在田老师的电脑屏幕上,有一组标题栏。点击“抽查试卷”栏,她可以随时随机调阅评卷情况;点击“组员状态”栏,她可以实时掌握每位教师对每份试卷的评阅时间,提醒教师加快或放慢速度;打开“组员对比”栏,分别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颜色标示的教师评卷平均分、标准差,清晰地以统计曲线图表示出来。发现哪位教师评分标准有问题,她就要请教师暂停,当面和他一起分析,并要求其及时修正。
为保证评卷过程中教师把握标准前后一致,对全体考生公平,除了小组长田老师这一关,评卷结果还得经过科组长、题组长的两道检查、复查和修正关。分工上各司其职:小组长负责监控本组教师的评卷质量,题组长监控各组评卷质量,科组长负责监控各题组评卷质量。
“网上评卷压力更大,感觉时时处于被监控中。”一位教师说。
全样本采样细化评分标准
今年的英语作文满分35分,分20分情景作文和15分开放作文两篇,把握评分标准,去除主观影响,是保证评卷公正的关键。
特级教师程老师说,正式评阅前,6月10日、11日,命题专家、英语科组长、题组长和小组长一起,花了整整两天时间,从答卷中全样本选出样卷和培训卷,设置评分误差,制定评卷标准。根据文章内容、细节、要点和语言质量,确定文章档次,反复研究并制订出具体的评卷细则。两道作文题分别划分了档次,不同档位间设置了不同的分值差距。6月12日所有评卷教师按此标准逐一接受了培训和考核,过关的教师上机评卷,未过关教师要再次接受培训,直到考核合格。
记者看到,网上评卷系统操作简单,在显示器屏幕下方,有各分数档及分值,评卷教师可直接点击提交,下一份试卷自动弹出。页面上还有查看样卷、评分标准、评卷历史等功能。遇到难以裁定的试卷,教师可通过“查看样卷”,查阅专家评出的参考卷,还可参考评分标准。每位教师都可以通过“评卷历史”查看自己的评卷记录。一位评卷教师告诉记者,为了对考生负责,有时会为了1分斟酌很长时间,反复看上三四遍。
评阅中,系统随机将评过的试卷发给另一位教师,两人打分小于规定误差,系统取平均分自动生成卷面得分;超过规定误差,系统随机提交第三人,与原两评两两比对,如果仍大于规定误差,系统就将题目分发给评卷组长,如果仍不能确定,组长可点击电脑上的“仲裁”键,提交科目组长仲裁。
专家组对整体评卷进行抽查,重点看高分卷,含仲裁卷,检查0分及缺考卷,教师发现的异常卷、雷同卷也会及时提交小组长、题组长,集体裁定。
评卷教师承诺让社会放心
在高考试卷顺利完成评阅的背后,有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攻关,凝聚着250名评卷教师的心血和汗水。
大学英语教师张老师说:“这些天,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做快速阅读,盯屏幕盯到眼肿。评卷关系到每个家庭,社会关注度高,我们只能高度绷紧神经,不敢有一丝懈怠。一篇文章经常要仔细回评三四遍。”
为缓解教师们的眼睛疲劳,评卷现场特地备了眼药水,有的教师已滴完一瓶。18位离家较远的教师,这些天来就住在了评卷点。很多高三老师放弃了学校在学生高考后组织的旅游和休假。
东城一位女教师说,一想到高考是对学生10年学习成果的检验,责任感就油然而生,感觉每张卷子都是自己学生的试卷,得对他们负责。评卷时经常会想:这张卷给9分,刚才给7分、8分的卷子是否合适?拿不准的就找小组长商量,或调阅参考样卷。
头上已有些许白发的特级教师田老师说:“我们可以向社会承诺:我们问心无愧,可以告诉学生和家长们,我们认真负责,社会尽可以放心。
”
另据了解,网上评卷虽有效率高、利于监控评卷过程等突出优势,但是投资巨大,对教师要求也更高。条件成熟后,该模式有望逐步向北京高考的其他科目推广。
信息来源:2007-06-20《北京考试报》
http://bjksb.bjeea.cn/221818774322413568/20070620/22923.shtml
另一篇:
北京高考英语作文阅卷结束
部分考生失分在情景作文
原载:2007年06月20日《新京报》
信息来源:2007-06-20 新华网/教育频道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6/20/content_6265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