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高校-专业-志愿-就业 |
考生定位 --
2005年北大孙东东教授谈高考四步法则之三
晨雾 / 转贴
高考志愿知己知彼 如何做好自我定位?
LEARNING.SOHU.COM
2005年4月19日18:34
来源:[ 搜狐教育 ]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报考指南》节目,今天跟我一起主持人节目的依然是我们的老朋友,北京大学的孙东东教授,孙教授,你好!
LEARNING.SOHU.COM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报考指南》节目,今天跟我一起主持人节目的依然是我们的老朋友,北京大学的孙东东教授,孙教授,你好!
孙教授:你好,观众朋大家好!
主持人:观众朋友,在收看我们这个节目的过程当中,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和疑虑的话,欢迎您给我们发来手机短信,号码就打在我们屏幕的下方,这些短信会在我们节目之后,我们给大家做一个汇集和整理,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或者是《北京考试报》上为大家一一的作出解答。
孙教授,我知道咱们第一期节目的时候,就把报考分为了四步来进行,第一步就是入门篇了,第二步就是我们的政策解读,按照程序今天该是咱们的第三步了,也就是考生定位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考生定位是个什么意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己知彼了,如何理解这个“知己知彼”。
孙教授,我知道咱们第一期节目的时候,就把报考分为了四步来进行,第一步就是入门篇了,第二步就是我们的政策解读,按照程序今天该是咱们的第三步了,也就是考生定位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考生定位是个什么意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己知彼了,如何理解这个“知己知彼”。
孙教授:我们家庭作业又要拿出来了,第一次大家都看到这个题板了,第一“基础入门”,我们已经谈过了,第二“政策解读”我们前两期节目,把它做了一个详细的解读,那么今天谈第三,考生的准确定位。这个考生的准确定位,就是你对自己要定好位,和对你将要选择学校要定好位。
主持人:就是“知己知彼”
孙教授:简单的说概括起来“知己知彼”,这叫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报的好报的巧。
主持人:孙教授,刚才你也说了,在高考,知己知彼非常的重要,那咱们索性把它分开好了,今天重点讲“知己”,怎么才能“知己”,如何才能“知己”请给大家讲讲。
孙教授:其实知己者莫过于自己,那么“知己”要对自己有了解,了解什么呢?
主持人:了解哪些方面?
孙教授:对,了解哪些方面呢?我们又做了一个家庭作业板,现在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第一个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准确定位,年级大排行、还有区里的排行,要了解这个。第二个就是正确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志向,你大概能往哪方面发展。第三个呢就是结合着体检,来调整自己的志愿。第四个就是对于自己的照顾因素,要怎么考虑,怎么定位,就是去除加分因素,按实考分报,大概分这么四步。
主持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四大点中的四小点了,咱们再分别给大家解释一下,对个人的准确定位,其实这两天我们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呢,都有不少的考生和家长都在问:我这个孩子他在全市里面的排行是怎么排的,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
孙教授:是这样的,就是说准确定位,准确定位我们指的是,你要了解你一贯的中学的年级大排行。
主持人:其实还是结合自己平时的成绩。
孙教授:高中阶段,你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排什么位置,因为它决定了你能上什么学校,我记得在前几期我们都讲过,你知道你的排行位置了,你就可以问一下你的班主任,一般我这个位置的同学都上哪儿了,我就按照这个报,不会有大的出入,所以这个年级大排行是最重要信息,另外要参考一些一模、二模的成绩。
主持人:对,因为一模好象刚刚结束。
孙教授:二摸正在进行当中。
主持人:孙教授,关于区里排行的问题呢,我们还是来听一听区招办主任是怎么说的。
西城高招办范主任: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来说,现在没有全市的统一考试,也就是说没有全市的统一模拟考试,所以你想找到全市的位置,难度也比较大,或者说准确度也不高。实际上现在的模拟考试都是以“区”为单位的进行模拟考试,我们各个区通过长期的工作经验,你找到区里的位置,实际上你也可以找到北京市的位置了。因为比如说西城区,它一年考上北大多少人、清华多少人,甚至再往下说人大多少人、师大多少人?等等。都是规律性很强的,并不是说今年考100个明年考20个,不是这种情况。所以,找到区里的位置就找到北京市基本的位置了。还有呢,各个区的模拟题,没有可比性,比如说西城区我考500分,我海淀区考了520,我东城区考了480,家长就说了,我应该以哪个分数去衡量啊,我建议你是哪个区的学生,就以哪个区的模拟分数去衡量自己,到你这个区去找自己的位置。
主持人:孙教授,关于给个人准确定位,你是不是也给我们举几个例子,好让大家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这个问题。
孙教授:这个很重要,比如说我是北京四中的学生。
主持人:市重点中学。
孙教授:对,市重点中学。一般情况,北京四中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这样学校他一般在一百五六十个人,那么如果你是理科年级排在第100名,你问我有没有机会报北大清华,我可以告诉你,你可以报
主持人:为什么呢?
孙教授: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它以往的招生的人数,这个学校上北大清华的人数就决定了你在它这个人数圈里,所以为什么说这个排行最重要呢,它就决定你的定位。那么你说我上不了北大、清华,因为上北大清华毕竟是极少数的,对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这个排行很重要。比如说我是个普通中学的学生,我的排行,估计在海淀区3000名,理科,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家长问,我这个海淀区理科3000名,你说上什么地方的学校?我说不知道。
主持人:您都有点为难了。
孙教授:有点为难。那么这时候呢,你拿着这名次你去问一下招办的老师和你的中学老师,以往我这个年级的这个层次的同学,都报考了哪些学校,都被哪些学校录取了,你就照葫芦画瓢,你也报个这样的学校,很可能你就给录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区里的排行今年可能显得更重要一些,道理就在这儿了。
主持人:弄清楚自己的个人定位之后,其实第二点还是要考虑到兴趣和爱好了,那么有关兴趣爱好和能力问题,我想过来人是最有发言权的,接下来我们请大家先听一听曾经经历过高考的考生们都是怎么说的。
大学生:我觉得我报志愿的时候,并不是说自己感兴趣什么就去学什么,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要根据自己的水平给自己定位。
大学生:根据模拟考试的成绩,还有自己的感觉估分,定出一个我大概可以上的哪个学校,然后再在学校里面选一些不错的专业,然后再在这些专业里面一层层筛选,最后选出你觉得还可以的,我上的话觉得不错的一些专业就可以了,这样去选择,总比盲目的追求名校,追求热门的专业的那样要好一些。
主持人:孙教授,按照咱们上面的步骤,我们已经对个人的定位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了,那么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己的能力,在“知己”中您认为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吗?
孙教授:我认为是的,因为这叫人尽其才,我们现在提倡是爱一行干一行,如果没有兴趣爱好,入学以后他没有兴趣要现培养兴趣,那这个时间就要耽误了。因为在大学里所有的同学是在一条起跑线上,你如果为了培养兴趣,你比别人晚走,那你肯定就赶不上大队伍了。
主持人:这个也是通常所说的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孙教授: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学生厌学,最后甚至退学。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要特别提醒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注意兴趣。
主持人:那么有关正确认识考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能力的问题,是不是也再给大家详细的再解释一下,再举几个例子,让我们能够更好理解这件事情。
孙教授:是这样的,考生的兴趣呢,决定了他将来能不能学好这门课,因为我们现在讲培养人才要更加人性化。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最大的动力,爱一行干一行,如果他最后对这个没兴趣,他就没法干好。
主持人: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我觉得都挺有个性的。
孙教授:但专业的设置不是根据考生的兴趣设置的,它是根据国家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的。所以,大家这个时候,我考生应该选什么样的专业,一定要有兴趣。这样呢,你才能入门入的快,才能够学好。你如果没兴趣,来了(大学)以后肯定要培养兴趣,我们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没有兴趣,调剂进来的,调剂专业进来的,有的呢,家长硬报报进来的。我们今年收到了一封来信,就是四年前扩招的时候招进来的一个学生,他提了一个意见,他说我四年前被调剂到了某个专业,他写的是很动情的,他说四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接到招办一个电话,我就盲目的上了这个专业,结果今年该毕业了,恰恰我毕业不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校学习期间,我对这个专业实在没有兴趣。
主持人:四年都没有让他产生兴趣
孙教授:没能产生兴趣,然后问他你为什么不转系。
主持人:对啊,四年应该有时间了啊
孙教授:他开始老想着培养兴趣,培养兴趣,家长也一再劝他,你培养兴趣,这是多好的一个专业了,你培养兴趣。
主持人:一直到毕业了都没有培养兴趣,
孙教授:拿不到学位又考试不及格,那我们只能羿业了,这个学生很可惜。其实,当初如果按照他自己的志愿,选择了他喜欢去的贸易类的或什么专业的话,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所以,我提醒大家要注意,因为现在有时候,有一部分考生还报着这样一个侥幸的心理,说我先进这个大学。
主持人:先进大门,进了大门再说
孙教授:不管什么专业,我先进去,我还碰到这样的。跟我讲,哪怕一个扫地的专业我都进,进了以后我到时候再调,这个不是不可以调,是可以调的。
主持人:有这种调剂的可能?
孙教授:有这个可能,但是调剂它肯定有一个程序,有可能你要耽误一年的时间。入学第二年才调,那这个时候你第一年学的课,只能将来作为一个非限选的课,就自由选课,那这个学分的含金量那可能就不像必选课的含金量高了。所以,提醒大家专业是可以转,但是呢,它有限度,如果你要上了比如说比较工科类的学校,专业分得很细,这个时候你要转就困难了,因为它越学越专,它的专业越分越细,你很难从这个专业跳到那个专业上去。
主持人:那就比较麻烦了,
孙教授:是的,要到综合大学还好些。所以兴趣爱好非常重要,我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志愿选择。怎么才能够了解到兴趣呢,有这么几个方面要做的,第一个呢,家长你要问问孩子,你想学什么,你能学什么?这是第一个来源,这孩子说我想学数学,家长说你应该学金融,孩子说我不学,我就要学数学,那我劝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是第一。第二个,我们有相当于一部分考生是这种情况,各科平平。
主持人: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科目
孙教授:然后你问他你想学什么,他说我怎么知道想学什么。
主持人:自己都很盲目。
孙教授:那么这样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你帮他分析一下,看看你这孩子是逻辑思维能力强啊,还是动手能力强。你比如说作数学难题、物理难题这个能力特别强,那这样的孩子适合学理科,如果那个形态学观念比较强,动手能力强,在家就喜欢捣鼓小发明、小创造,修个自行车啊,有这本事的,这样的孩子适合学工科。
主持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站在家长的高度来帮助指导
孙教授:文科也是这样的,你比如这孩子能够静下心来作学问,能够啃书本的,那这样的应该去学人文学科,如果这个孩子属于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在中学的时候就比较活跃的孩子,适合学社会科学,政、经、法。所以兴趣爱好还有一种渠道,第三个渠道,知道你的孩子他的兴趣、爱好、能力,这时候一个是问问第三者,就是班主任,还有现在有那种心理测试,给你测一测,当然了那个心理测试仅供参考。
主持人:孙教授,刚才你说了,最了解自己的可能就是自己,其实我觉得知学生莫若老师,班主任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的,每一个学生是什么样的状况,班主任也是非常的清楚的,那么有关这个问题呢,我想我们是不是也听一听老师对今年的考生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高三班主任涂老师:咱们家长如果要是想把小孩定位的比较准确,还应该多了解他,多跟他沟通,看一下他最近学习的状态、心理的状态,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要了解他的成绩,那么一般到了高三以后,各个学校都抓的比较紧,比如说有月考啊,或者期中考啊、或者不同层次考试,那么每次考试学校一般都要相对的对学生排名一个位置,这样就是为了让学生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班里、在年级里大约是那么一个状态,如果你把好几次的成绩联系起来,看看小孩位置状况,那么你就能了解到他在学校中的一个状态。孩子的类型不一样,有的小孩学习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他的成绩一般起伏不是太大。但是,有的小孩他有时候10名,有时候30名,再回来就20名,就来回这么蹦。家长就想,我们的孩子到底是根据哪一个填志愿啊,这个就是一个问题。所以给孩子填志愿,就要区分不同的学生类型,比较稳定的学生基本上按他成绩去填就可以了。那么对于部分不稳定的学生,我觉得家长肯定也得给他定位,因为志愿你也得填吧,那么怎么办呢,我还是觉得要一分为二的去看,他已经考完试,他已经这么蹦了,显然你就是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然而不管怎么蹦,你们班就那么四、五十个学生或者学三、四十个学生,那么你看他蹦的大不大,比如说他蹦五名、十名,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要是蹦到二十、三十这种情况,那你就得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我看这么多年高考和一模成绩做比较,多数80%的孩子基本上正常发挥,其余20%的孩子略有起伏或高或低的,但是都不是太大。
孙教授:很简单,因为现在体检正在进行过程中,我们还是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第一检前准备,检前准备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定要按照医学的要求,去参加体检,该空腹的要空腹,要如实的填报既往的病史。然后呢,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检查,千万千万不要弄虚作假,千万千万不要违反医学的要求,这是第一。第二个是体检后的调整。拿到体检表以后,我们上次讲了怎么看,其中一定要看看限报的条件,你有哪些限报条件,比如说视力问题,我们上次举例子了,限“二”“五”,那就是这些专业你不能报,所以你要看一下,必要时你要请有关的专业人员给你指导一下。
主持人:孙教授,我这儿有一个资料不知道是不是正确,说2004年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已经占到了考生总数的10%以上,那么考生对待这个问题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孙教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第四个问题,“去除加分因素”。为什么呢?加分因素就像刚才你所说的,全市大概有12%的人,有加分因素。这部分学生严格的讲不是很多,才占12%,而且有一些还考不上呢,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考生也不能忽视。
主持人:还是要认真的去对待它。
孙教授:要认真的去对待。按照政策是这样规定的,加分是政府行为,政府给你加了,招办给你加了,投档是投进来了,那么高校怎么对待?招办按规定,加分投进去,然后由学校审查录取,意思就是说呢,是否认可,是否在排序过程当中认可,由高校来决定,那么这样子呢,就给高校留下了一个录取的空间,我们怎么对待这个加分?具我了解,有的高校是认可投档,有个别高校可能认可它的专业排序,那么我建议大家为了保险起见,减少报考当中的风险,那你把加分因素去除掉,按实考分报,这样的话,你的保险系数会更大,对你更有利。
主持人:或者说根据自己情况,可以跟高校进行联系,可能了解得更详细。
孙教授:是的,你可以跟你预报的这个高校,跟它联系一下,通过上网、打电话,亲自去走访一下,你问问它,我这个加分在你这你认不认,我这种加分在你这有什么优惠条件没有,所以这样呢更有的放失。
主持人:孙教授,其实在我们观众朋友给我们发来的短信当中,有不少都是询问和招生批次以及招生学校分类有关的问题,而有关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节目当中,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接下来我们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北京市今年几个招生大户的一些情况。
北京工业大学招办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与1960年,它在1996年的时候通过了国家211工程的预审,实际上从1996年就是全国211工程的院校了。目前,学校的整体学科发展呢,应该说是比较迅速的,现有博士点31个,有硕士点55个,目前有38个本科招生专业。今年北京工业大学的整体招生计划是这样的,在全国总的招生人数大约是在2800人左右。在北京市我们投放的计划是2400多人,今年北京工业大学的招生特点呢,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招生人数多。第二招生专业非常的广。第三点就是北京工业大学今年还是坚持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主要招收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的高分二志愿考生。对于我们的高分考生呢,学校目前安排了一个计算机实验班,专门用于我们录取高分二志愿考生。这个实验班,在师资,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享有着和其他班不同的条件,实际上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个实验区,我们也热烈盼望着我们的同学能够报考北京工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招办胡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创建与1954年的市属重点大学,首师大现在有文科、理科、工科、艺术、外语以及教育类的45个本科专业,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的211工程学校,现在已经拥有了60个硕士点和26个博士点,那么2005我们在京招生的人数将超过2000人,那么首师大现在的师范专业招生人数只占到45%左右,其他的呢,都是非师范专业。2005年,我们学校要尝试在数学、生物、以及外语等等,这些学科优势比较强的专业组建实验班。学生进校以后,除了在修读自己的本专业之外呢,还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这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师范大学,在培养方面的一些优势。那么学生到首都师范大学来上学呢,可以有非常大的选择空间。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要结束了,今后在整个报考的过程当中呢,我们的节目会一直伴随着大家,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和疑虑的话,可以给我们发来手机短信,号码就打在我们屏幕的下方,我们会把您发来的短信汇集整理,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或者是《北京考试报》上,给大家作出解答,在此还要提醒大家,每周给我们发出问题的朋友,我们还将从中抽取一些获奖的观众,这些观众呢可以获得北京乾坤时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数码奖品,那么上期获奖观众朋友的手机号码,会在我们节目的结尾处给大家公布一下。孙教授,今天我们重点讨论的是“知己”篇,那么在节目结束的时候给我们做一个小节吧。
孙教授:好,四点。就是我这个牌上的四点:第一,个人得准确定位,第二,一定要正确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第三,体检,根据体检结果来修正自己的报考专业,第四,就是按实考分报,除去加分因素把握会更大。
主持人:好,谢谢孙教授,观众朋友,在下期的节目当中,我们将重点讨论“知己知彼”篇中的“知彼”,欢迎您下周同一时间收看我们的节目,再见!
文章引用自:http://learning.sohu.com/20050419/n2252529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