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已经逝去的文人风采

(2022-12-26 08:18:54)
标签:

娱乐

文化

情感

历史

佛学

分类: 黑白心情
       近看黄简老师推荐的影片《沈尹默》,说是影片,其实只是一个介绍当代文化名人沈先生的资料片,虽然不长,还分了上下集。
      黄老师推荐的初衷,是让我们看看沈先生作为当代书法大家,是如何看待书法、精研书法和传播书法的,但在短片中,涉及到的内容并不多,多的只是沈先生在翰墨之中,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但是片中有几个片段,却让我在边看边思中,感慨万千。那就是他们一代人所传承的中国文人的风采,执著、刻苦,自信、自省,沉静、清高,无私、怀远等等,无不让人观之叹之。
      其一,沈先生家学渊源,少而有名,年轻时即在北大任教,原名沈君默。因其性格沉稳,寡言少语,有同事开玩笑说,你如此惜言,君字下面的那个口字,还要他有何用。沈先生忽有所悟,即将其名改为沈尹默,并以此名而留存于中国文化史册。
       其二,沈先生原籍浙江吴兴,即今之绍兴,父于山西任上亡后,举家迁回浙江,居于杭州。其时先生的字已名于当时,并在市场上标价出售。某日一人不期而至,甫一见面,即大声说:你诗词还好,字丑陋不堪入目。此人是谁?如此大胆?且大言不惭。原来亦为当世之名人,陈独秀也。后沈先生果然更弦改张,遍临碑贴,终成大家。
      其三,沈先生一生,除少年时期,无忧无虑,其后多经坎坷,尤其是在建国后非常时期,倍受磨难,以至于将其积数十年的诗文、书法,付之纸浆。即便如此,一旦环境宽松,条件允许,即以天下事为已任,70高龄时,全力以赴,矢志不移地传播中国书法。以前所受的种种罪业,仿佛烟消云散,有的只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的道德责任和知识追求。
      呜呼,斯人已逝,古风不存。而今只能从书法中,才能略略感知一点中华厚德载物的气韵,在这个繁华喧闹的世界中,也给自己一点安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因时而感
后一篇:为友小园而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