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吉娃娃发烧过敏育儿 |
分类: 成长的烦恼 |
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晴。
早上4点多浑身难受,叫醒妈妈抱我去丝丝,烫烫的皮肤让妈妈睡意全无,取出温度计,哈!38.6度!慌乱中妈妈竟然找不见以前曾吃过的退烧药,还好外婆比较清醒,指点一番,顺利下肚,软绵绵地倒头接着睡。朦胧中,只觉得妈妈在翻看我的手手和脚脚,应该是怕我得手足口病吧?!
一天了,没什么胃口,浑身酸痛,脑袋沉沉地,下午的时候温度飚升到了39度,爸爸和外婆送我去儿童医院,那儿的医生越来越熟悉了。又是细菌感染,这些讨厌的细菌,总是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袭击我。那位王医生说得一点没错,细菌艾!又看不到的,防不胜防。
今天输液没有用以前常用的“阿奇霉素”,而是换成了“克林霉素”和“头孢美唑钠”,据说这次的药剂没有不良反应,所以滴的速度也就稍快一些。
输液的时候,妈妈来电,我学爸爸的模样接电话:“庆缸!”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令我更难过,想妈妈,哽咽地告诉她,希望她能一下子飞过来陪我。
一瓶“头孢美唑”滴完,我的额头冒出二个块块,爸爸以为是蚊子包,我开始饶痒痒。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爸爸和外婆心惊肉跳。二个“蚊子块”在额头迅速蔓延,同时在眼眶周围及耳边也开始冒出相同的块块来。很快的,整个脸的上半部便肿了出来。不好!是药物过敏了!爸爸连忙抱起我往医生那儿跑去。。。
过敏这件事说来也真奇怪,几滴盐酸西替利嗪下肚,肿块很快地便消退了。就好象是一块农民起义迅速地被镇压了一样,更甚者,连一点战斗的痕迹也没有留下来。我漂亮可爱洋娃娃般的脸蛋上又恢复了平静。
外婆的惊吓度一定超过爸爸,但外婆是有经验的,因为妈妈小时候也发生过这种情况,妈妈的过敏药物是黄胺,长大后又增加了青霉素。当我发生过敏的那一刻,外婆的脑海中是否也闪现出三十多年前妈妈那张稚嫩的脸了呢?
头孢美唑钠被牢牢地记在了我的就医记录册上,成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笔。在我今后每次就诊中都将被提起,并且被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