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8:帐幔帘子
(2017-08-09 08:15:56)分类: 叁评石头记·卷五 |
方欲走时,忽又想起一事来,【己卯侧批:不板。】因问贾珍道:“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都算有了,【庚辰侧批:此一顿少不得。】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庚辰双行夹批:大篇长文不如此顿,则成何话说?】
“忽又想起一事来”指前文由《石头记》提纲转入对现实的颂扬,今又一转。故脂批【不板】。
前文解读是以“园门”隐喻《石头记》小说的“封面”,故而“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可解为《石头记》的章节正文。【此一顿少不得】,是由对现实的颂扬转入对小说结构的介绍。
“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按“一处一处”指《石头记》的结构,则配就的“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犹如点睛之笔,即“回目、题诗”和“用典”。【大篇长文不如此顿,则成何话说?】即指小说按章回顿挫的体例。
贾珍回道:“那陈设的东西早已添了许多,自然临期合式陈设。帐幔帘子,昨日听见琏兄弟说,还不全。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时就画了各处的图样,量准尺寸,就打发人办去的。想必昨日得了一半。”【庚辰双行夹批:补出近日忙冗,千头万绪景况。】贾政听了,便知此事不是贾珍的首尾,便令人去唤贾琏。一时贾琏赶来。【庚辰双行夹批:写出忙冗景况。】贾政问他共有几种,现今得了几种,尚欠几种。贾琏见问,忙向靴桶取靴掖内装的一个纸折略节来,【庚辰双行夹批:细极!从头至尾,誓不作一笔逸安苟且之笔。】
按“帐幔帘子”是“一起工程之时”就打发人办去的,此时园子已经修好而“帐幔帘子”只得了一半,似是无理。以“大观园”对应《石头记》,则“只得了一半”是指历史故事,“未得”的一半对应现实经历。以“大观园”对应“圆明园”则旧园改造是隐射雍正、乾隆两朝更替,即以雍正朝为得到的一半,乾隆朝为未得的一半。
脂批【补出近日忙冗,千头万绪景况】,按【千头万绪】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出自三国魏·曹植《自试令》:“机等吹毛求疵,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以此解是以此为乾隆朝初始,是小说正文起笔处。
“一时贾琏赶来”,脂批【写出忙冗景况】前文解读“大观园”是《石头记》正文,而作者为弘昼、贾琏对应弘历,则贾琏之忙是雍正、乾隆两朝更替。以大观园对应圆明园,对应雍正旧园被改造成为乾隆新园。“只得一半”是指乾隆朝尚未完结。
“纸折略节”,可引为“提纲挈领”,即以此“纸折略节”对应小说回目。脂批【细极!从头至尾】即“小说回目”由贾琏取出是指《石头记》小说结束于乾隆朝。【誓不作一笔逸安苟且之笔】,指小说结尾处故事并未终结,即采用的是开放式结尾。
看了一看,回道:“妆蟒绣堆、【庚辰双行夹批:一字一句。】刻丝弹墨【庚辰双行夹批:二字一句。】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
“妆蟒绣堆、刻丝弹墨”为“大小幔子”的材质对应小说回目的组成,脂批【一字一句】指“妆蟒绣堆”四字为四句,对应回前诗。【二字一句】指“刻丝弹墨”四字为两句,对应回目。
幔子的功能是分隔空间而历史以朝代分割时间。清代以前共有《二十四史》对应十二个朝代,《石头记》以此化用而影射乾隆朝。这十二个时期史书是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晋书》,6《南史》、《北史》,7《隋书》,8《新旧唐书》,9《新旧五代史》,10《宋史》,11《元史》,12《明史》。这十二部史书又可化简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八个朝代。这八个朝代对应八十架已有幔子,合并的四朝史书存而不用是对应下欠的四十架幔子。
以幔子对应分回,则八十架幔子对应八十个回目,下欠的四十架幔子同样存而不论,所以《红楼梦》就是只有八十回。
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墨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围、床裙、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从功能上说帘子有招牌的作用(望子也称帘子),门帘窗帘有分隔又有透光的作用。《石头记》完整的一回文字中的诗词包括回目、回前诗、正文内诗词(不是每回都有)、回后联。其中回目与招牌的作用相似,回前诗、回后联起着分隔的作用,回内诗起作“透光”的作用,这与帘子的功能暗合,且帘子谐音“联字”。
这里有“五种帘子”,对应“五行”。古人以五行对应一年分为五季,分别是“春、夏、秋、冬”和“长夏”。“长夏”是以“春夏秋冬”四季各提出一个月组成。即每季有两个月对应“木火金水”,其余四个月对应“长夏土”。
“猩猩毡帘”是厚帘子对应“冬季”,“五彩线络盘花帘”最薄对应“夏季”,“金丝藤红漆竹帘、墨漆竹帘”这两种同是竹帘为“长夏”,“不知名的帘子”对应春秋两用的帘子。“春秋两用”的二百挂帘子相当于四百挂,其余四种帘子共八百挂,共合为一千二百挂,一年十二个月的帘子都有了。这一千二百挂中春秋两用的有了相当于四百挂,其于八百挂各有一半为四百挂,即以完成八百挂,下欠四百挂。这个数字与幔子相同也是对应小说只有八十回。
“也不过秋天都全了”即指下欠的帘子要到秋天才能完成,按《石头记》用春秋笔法,即以贾府四春是对应太平盛世,故而秋天为末世也,即后四十回存而不论也。
此处“椅搭、桌围、床裙、桌套等”是对“桌椅床”的装饰是细节部分,相当于《石头记》中的典故和诗词等与回目无关,所以其内容涉及了十二朝的所有时代,故此说“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自“有凤来仪”一段是描写黛玉住处,又黛玉前世为绛珠仙子,故其居所是对应“太虚幻境”一段。绛珠还泪是隐喻作者哭成此书,故此段言及现实和小说结构笔法。按“太虚幻境”一段有《十二钗判词》、《红楼梦十二支曲》等亦言小说结构,即对应此处“幔帐门帘”之隐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