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8: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
(2016-09-19 17:54:14)
标签:
弘昼红楼梦乾隆清宫秘史脂批 |
分类: 叁评石头记·卷三 |
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家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蒙双行夹批:伏一笔。】
“龙生九种”是指由秦始皇开创的帝制,传至汉朝以“龙”称誉皇帝。“九种”比喻朝代更迭。
脂批【伏一笔】指后文“金荣”谐音“金龙”,可知金荣亦为九种之一。
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惯能做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蒙双行夹批:凡四语十六字,上用“天生成”三字,真正写尽古今情种人也。】
“宝、秦”二人连读为隐喻“秦玉”即“传国玉玺”,故:“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即玉玺上有刻纹有胭脂色。
“秦钟”为宝鉴正面,即真玉。“未语”指“未用印”、“面红”指“涂抹印泥”。“怯怯羞羞”指秘藏而不与人见。“有女儿之风”即女风,与男风相对,即“过处留红”。
脂批【凡四语十六字】指“做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是以宝玉为镜,【上用“天生成”三字】则“镜”悬于上而向下斜照,此即“做小服低,赔身下气”。镜中照物“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此即“性情体贴”。“宝鉴”两面幻秦幻清,“秦清一体”喻“情情”即“话语缠绵”。
【真正写尽古今情种】即宝鉴正面影射古今第一皇帝“秦嬴政”。
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蒙双行夹批:伏下文“阿呆争风”一回。】
“秦、玉”指康熙亲政,“更加亲厚”指康熙志向远大,表现出削藩的态度。“同窗人”即同朝人,“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指谣传遍布天下。
脂批【伏下文“阿呆争风”一回】,阿呆指薛蟠,争风指“偏那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爱东,明日爱西”一段。
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却不曾有一些儿进益,只图结交些契弟。
“龙阳之兴”、“结交些契弟”都是同性恋的别称。前文袭人嘱咐宝玉“身子也要保重”亦是同性恋的隐晦说法。“龙阳之癖”是借“男同”比喻战争和朝代更替。又秦始皇被称为祖龙,《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像;谓始皇也。”故此处“龙阳之兴”是指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
“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指薛家进京,前文解读即顺治进京。“有一家学”前文解读上学为亲政,家学是比喻汉家天下。顺治入主大明如同秦之统一,此即“动了龙阳之兴”。而“不免偶动”是指清朝的统一有很大的偶然性,即李自成和吴三桂的提供的机会。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日”指皇帝,清军入主中国北方,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宁靖王”朱术桂共五代。 “打鱼”意为“打余”指明亡后的继承者,“晒网”,“晒”字繁体为“曬”即“日、丽”。日之丽者“明”也,故“晒网”隐喻“明王”。因此 “弘光、隆武、永历”三朝称帝对应“三日打鱼”,“鲁王、宁靖王”称王对应“两日晒网”。此即顺治朝的功业。
“贾代儒”为贾府第二代人物,薛蟠“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是指薛蟠作为贾府第二代的弟子是贾府第三代人物,即顺治朝。
谁想这学内就有好几个小学生,图了薛蟠的银钱吃穿,被他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记。【蒙双行夹批:先虚写几个淫浪蠢物,以陪下文,方不孤不板。〖伏下金荣。〗】
脂批【先虚写几个淫浪蠢物】,按“龙阳之兴”为“统一之志”,则“淫浪蠢物”为迎合统一的地方武装。如此解“被他哄上手的”即指地方割据者。
【以陪下文,方不孤不板。〖伏下金荣。〗】可知金荣亦一方霸主。
更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蒙双行夹批:此处用“多情”二字方妙。】亦不知是那一房的亲眷,亦未考真名姓,【蒙双行夹批:一并隐其姓名,所谓“具菩提之心,秉刀斧之笔”。】只因生得妩媚风流,满学中都送了他两个外号,一号“香怜”,一号“玉爱”。
脂批【此处用“多情”二字方妙】,“多情”者为“情种”是隐喻“作者”。
“香怜、玉爱”【一并隐其姓名】,即此二人是用的假名。【所谓“具菩提之心,秉刀斧之笔”】前文解读为作者亲身经历,即实有其事。
谁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蒙双行夹批:诙谐得妙,又似李笠翁书中之趣语。】只是都惧薛蟠的威势,不敢来沾惹。如今宝、秦二人一来了,见了他两个,也不免缱绻羡慕,亦因知系薛蟠相知,故未敢轻举妄动。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的留情与宝、秦。
脂批【又似李笠翁书中之趣语】“笠翁”是“李渔”的字,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戏曲创作大都情趣低下,甚至流于猥亵之病。在《笠翁十种曲》中有一篇《怜香伴》又名《美人香》。讲述了“崔笺云”与“曹语花”两名女子以诗文相会,互生倾慕,两人想方设法争取长相厮守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女同性恋的关系。
此处“香怜、玉爱”皆为外号,以“香怜”对应《怜香伴》中的“崔笺云、曹语花”,则此处共“香怜、玉爱”实际隐喻三人。
脂批【诙谐得妙】是指“谁都有窃慕之意,将不利于孺子之心”一句为文字游戏并非是李笠翁语。“窃慕之意”可解读为“窃慕”的字头,即“穴、艹”,“孺子之心”即两“子”之间为“需”,可拆分为“雨、而”。若以“穴”为薛宝钗、“艹”为林黛玉,则“雨、而”可解为“语二”即史湘云。按湘云语病“爱、二”不分,所以“玉爱”会被说成是“玉二”即“语二”。黛玉曾揭发湘云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即此伏笔。
以湘云对应“玉爱”,则钗、黛对应“怜香伴”。如此三人之名“宝、湘、玉”又可解为“金香玉”,即“宝钗”为“金”、“湘云”为“香”、“黛玉”为“玉”。
“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的留情与宝、秦”,“金玉”对应“秦玉”也。所谓留情即两相照应。
因此四人心中虽有情意,只未发迹。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蒙双行夹批:小儿之态活现,掩耳盗铃者亦然,世人亦复不少。】
“四人心中虽有情意”,按“秦玉”二人可隐喻“传国玉玺”。“玉爱、香怜”隐喻“金香玉”即“金镶玉”亦为“传国玉玺”。故知此“五人”皆为“宝玉”化身,即以“情意”为秦玉也。
“只未发迹”,指此五人为隐写。
“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指小说《第一回》至《第四回》。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完整讲述了明朝的灭亡。故事第一回由“补天石”开始,所以对应《石头记》。
“却八目勾留”,这是指截止于第八回,为第二段故事。第二段起始于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止于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这段故事讲述顺治朝入主中原和福临亲政,对应《红楼梦》。
“或设言托意”,指依照每“四回”为一段故事的规律,则第三段故事指第九回“闹家塾”引出贾瑞,到第十二回《正照风月鉴》贾瑞之死。按照每段故事都由神话寓言开始,第三段故事开始的“贾府义学”是“设言托意”的寓言,隐喻康熙朝历史,对应《风月宝鉴》。
“或咏桑寓柳”,对应第四段故事,是由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到第十六回《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咏桑”意为“淫丧”即可卿之死。“寓柳”指真故事寓于“柳”中。“柳”字可拆解为“木、卯”,“卯”为地支第四位即属兔。十二地支配五行,“寅卯”为木。木支交于卯,即“寅卯”之交,此所谓“虎兔相逢大梦归”。这一段故事隐喻雍正朝,由“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对应《清僧录》。
“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到《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为第五段故事。“大观园”隐喻“圆明园”,“大观圆满”即十二钗集齐。这段故事隐喻乾隆朝,对应《金陵十二钗》。
脂批【小儿之态活现】指此四个小儿对应清初四朝,即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
脂批【掩耳盗铃者亦然】,按前文“贾政……因说道:“……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即以贾政对应多尔衮,所以,前四人包括多尔衮为五人而四代。
脂批【世人亦复不少】指书中人物多有所隐喻。
不意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形景来,都背后挤眉弄眼,或咳嗽扬声,【蒙侧批:才子辈偏无不解之事。蒙双行夹批:又画出历来学中一群顽皮来。】这也非此一日。
“滑贼看出形景来”由“盗天地之造化、夺日月之光辉” 是比喻“得道”之人。
“背后挤眉弄眼,或咳嗽扬声”是指“旁敲侧击、隐喻设譬”即如《推背图》等谶语预言。
“这也非此一日”即非此一朝,历来如此之意。
脂批【才子辈偏无不解之事】,隐指“金圣叹”注解《推背图》。
“金圣叹”明末清初,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提出“六才子书”之说。脂砚斋批点《红楼梦》,亦模仿金圣叹,如“烘云托月”、“横云断岭”、“草蛇灰线”等法,都直接源自金批。
金圣叹在《推背图》序中道:“唐臣袁天罡、李淳风著有推背图,父老相传,迄未寓目。壬戌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其经过之事若合符节,其数耶,其数之可知者耶,其数之可知而不可知而可知者耶。玩其词,参其意,胡运不长,可立而待,毋以天之骄子自处也。”大概意思是预言清朝的统治不会长久。
脂批【又画出历来学中一群顽皮来】即以金圣叹为代表的“正邪两赋”的奇人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