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3: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
(2016-08-23 14:41:50)
标签:
弘昼红楼梦乾隆清宫秘史脂批 |
分类: 叁评石头记·卷二 |
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甲戌侧批:全是体贴功夫。】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
宝玉“送贾母回来”隐喻从历史回到现实,“意欲还去看戏取乐”隐喻作者弘昼有意与弘历争帝位,“恐扰秦氏”按秦氏隐喻雍正。故脂批【全是体贴功夫】。
故此处转笔薛宝钗是接续前文送宫花隐喻的朝代更替,即“凤姐坐了首席”隐喻弘历做了太子。
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甲戌侧批:本意正传,实是曩时苦恼,叹叹!】更为不妥,【甲戌侧批:细甚。】宁可绕远路罢了。
“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即走“乾清宫”院内,脂批【本意正传】按弘历祭景陵是雍正元年即此处开始是雍正正传。【实是曩时苦恼,叹叹】即弘昼对前途的迷茫和人生的慨叹。
“更为不妥”是怕被雍正看到作者不喜弘历身分“变更”的不悦,故脂批【细甚】。
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甲戌侧批:妙!盖沾光之意。】单聘仁【甲戌侧批:更妙!盖善于骗人之意。】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甲戌侧批:没理没伦,口气毕肖。】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
“去那府中看戏”比喻“历史”,不看戏即是现实。“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是从乾清门前,保和殿之后向东出景运门再向北。
詹光,脂批【妙!盖沾光之意】。单聘仁,脂批【更妙!盖善于骗人之意】。【妙】与【更妙】是递进关系,“善骗人”是对“沾光”的注解。即“善骗人”是因为弘历的“面善”而骗过康熙,而不是才德之善。“沾光”是指雍正登基是占了弘历的光。
“我的菩萨哥儿,脂批【没理没伦】即没有“伦理”,是指菩萨没有家庭关系。《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前文解读“通灵玉”:【宝玉衔来,是补天之余,落地已久,得地气收藏,因人而现。其性质内阳外阴,其形体光白温润,】是以“形体光白温润”为阳、为玉、为善。而【因人而现】一句是指通灵玉与宝玉互补,即宝玉是外阴而内阳。此作者自比宝玉、通灵玉比弘历。脂批【口气毕肖】指“菩萨哥”三字亦有外阴内阳之喻。
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甲戌眉批:一路用淡三色烘染、行云流水之法,写出贵公子家常不即不离气致。经历过者则喜其写真,未经者恐不免嫌繁。】
脂批【一路用淡三色烘染、行云流水之法】,用典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按【淡三色烘染】即“烘云托月”对应前文“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即以看戏隐喻朝代更迭,“托月”对应“后日”隐喻“三朝”。【行云流水】意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对应【兴高则往,兴败则回】隐喻“世家列传”,即“王徽之一家”对应“弘昼一家”,以王羲之对应胤禛、以徽之对应弘昼。【写出贵公子家常不即不离气致】意为“不能兴高则往、兴败则回”即不能享有“列传”对应此处“虽善无征”。此指作者弘昼落选帝位而无缘补天,又对帝位有威胁而不能建功立业而补地。其所处尴尬之地两难之境,故脂批【经历过者则喜其写真,未经者恐不免嫌繁】。
老嬷嬷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甲戌侧批:为玉兄一人,却人人俱有心事,细致。】二人点头【甲戌侧批:使人起遐思。】道:“老爷在梦坡斋【甲戌侧批:妙!梦遇坡仙之处也。】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甲戌侧批:玉兄知己。一笑。】一面说,一面走了。说的宝玉也笑了。
脂批【为玉兄一人,却人人俱有心事,细致。】【人人】为二人之意,按“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即此“二人”是来传达“一人”之心意。“二人点头”,脂批【使人起遐思】即此二人默认是来传达贾政的意思。
“老爷在梦坡斋”,按脂批【淡三色、行云流水】处解读为“苏轼《答谢民师书》” 故脂批【妙!梦遇坡仙之处也】。是隐喻宝玉【家常不即不离气致】即日常不自由。
“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即贾政以“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安慰宝玉不必过忧,并以“徽之”隐喻“弘昼”,纵有荒唐行为亦“不妨事的”。
脂批【玉兄知己,一笑】,这是用贾政隐喻雍正,雍正暗示自己登基是占了弘历的光,因此立弘历为太子,因为雍正经历过九子夺嫡,所以用不明立太子正是为保全弘昼,同时又给了弘昼不追究其荒唐行为的保证。
“宝玉也笑了”即父子会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