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回14:词源三叠、原应叹息

(2016-04-29 06:58:50)
标签:

红楼梦

历史

情感

文化

娱乐

分类: 叁评石头记·卷一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甲戌侧批:“原”也。】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甲戌侧批:因汉以前例,妙!】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甲戌侧批:“应”也。】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甲戌侧批:“叹”也。】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甲戌侧批:“息”也。】春。

 

贾府“四春”名字简称为“原应叹息”,长女“元春”入宫作女史,故贾府现有“三春”。

“女史”,女官名。按《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天官、春官”所属都有女史,以知书妇女充任。属天官的,佐助内宰掌管王后礼仪,为内官;属春官的,掌管文书,为府史之属。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因此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吏部尚书称为吏部天官,如此天官又成为尚书的别称。

“元春”入宫为“女史”是“内官”,对应“天官”,后文“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亦可称为“凤藻宫天官”。“女史”与“尚书”皆为“天官”之意。脂批暗示“女史”【因汉以前例】,则“尚书”对应“汉以后例”。如此解读“元春”是隐喻“汉之前后”即“汉朝”。

前文解读“十二钗”对应“十二朝”指《二十四史》中的“十二个朝代”,即“先秦、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其中以中原文化为视角的主要的历史为“汉、唐、宋、明”可对应贾府“四春”。若以“元春”对应“汉”,则“迎春”对应“唐”、“探春”对应“宋”、“惜春”对应“明”。

 

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复接前文未及,正词源三叠。】

 

脂批【复接前文未及】,承接前文“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即“元春”,此处接前文论及三春。

脂批【三叠】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脂批【正词源三叠】即四春“原、应、叹、息”之词,源于《送元二使安西》,其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春”被提及两次,对应“元二”,入宫为“女史”对应“使安西”。“出使”与“入宫”,“一出一入”,去向相反,即“四春”是反用《三叠》。以此解读则《送元二使安西》对应《迎元二出使回朝》。

《石头记》以反用《三叠》之意隐指“元春入宫”是假拟“元二”出使回归,而其背后的真实意图是女真入主中原,因“宋、金”事,故亦为回归。后文十二钗图册处有详细解读。

 

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子兴道:“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兄弟而来的。

 

“甄家女儿皆从男子之名”是隐指“甄家女儿”为汉人,男子者隐喻南方汉人。所谓“不似别家”是不似贾家,即贾家为“女真”。

“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即贾府是隐喻“女真”是“别家”,与甄家正反对应。故用“艳字”命名。

 

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之东床如何呢。”

 

“老姊妹四个”而“这小一辈的”姊妹也是四个。按贾府四春对应秦后四朝,可知老姐妹应为秦前四朝,即夏、商、周、秦。以此推论则贾敏为“老姊妹四个中极小的”即秦朝。“又没了”即秦亡为汉。

“敏”意为“勤勉”,《礼记·中庸》:“人道敏政”,注:犹勉也。以“贾敏”对应秦朝则“秦敏”谐音“勤勉”,故“敏”字可隐喻“秦”。

 

“贾敏”为“黛玉”之母,而“黛玉”隐喻“真玉”,取物象为“传国玉玺”,则玉玺正是由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所制,即“秦生玉”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