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要“三投入三到位”(我们老两口的合影)


标签:
教育情感校园 |
分类: 教学和教育 |
物理教学要“三投入三到位”
(A)
一、精力投入。即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全过程。敬业,乐业,专业,有一种非把学生教好的魄力,有非让学生学会的决心。调动教师自身的全部智慧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动力。课上,教师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全身关注。课下,认真备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下功夫,用气力,引导与指导学生如饥似渴地主动学习。
二、情感投入。怀着爱心进课堂。以热情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教态,得体的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用满腔热情,甚至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心情舒畅,思想解放,敢想敢做,思维与老师共振。老师的真诚、公正与爱心必然会叩开学生的心房,使学生出自内心地尊敬老师,爱上老师的物理课。老师的关怀、体贴与温暖,师生的友爱和交往与及时沟通,会使后进生学好功课的信心与干劲倍增,会使尖子生勇于提高创新。
(B)三到位
知识到位,要分析物理量间的因果关系与数量关系,把握知识的准确性、内在性、层次性、对比性。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网络体系,把知识点连成知识串,把知识串编成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使于理解记忆。
二、思维训练到位。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老师要站在不会的角度上向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框架,理通思路,在学生思路易受阻碍处进行点拨。在思维训练进行中设路标,避免学生迷失方向,徘徊、犹豫。遇到思维“卡脖”的地方,老师要分析“卡脖”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思路畅通无阻,如解白炽灯亮度的习题,学生易在电功率上“卡脖”,电流电压都可变,电功率也可变,变中有不变,电阻不变,抓住电阻与电功率的关系,就使思路畅通。
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与途径。学会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整体思维与局部思维,(如整体法与隔离法)对比思维与联想思维,集中思维与猜想思维,逻辑思维与跳跃思维。尤其要训练思维的严谨性与逻辑性。每思考一步都要有根据有道理,符合物理规律,绝不能胡思乱想,不着边际,见公式就用,见数据就代,随心所欲。
要训练思维的敏捷性。要会常规思维,也要会简捷思维,非常规思维。快速思维往往来自物理模型,半成品公式与对题目深刻理解与善于透视上。
三、能力培养到位。就是要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应变能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考纲上要求生具备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能力。对这些能力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与培养。
要抓住试题的物理情境,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对于未见过面的新情境,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捕捉解题信息。对问题分解,对已知条件加工,与做过的题对比,有根据地联想,大胆地推理想象,克服思维定势,激发灵感,抓住线索,明确方向,求出答案。如透镜的“光班”问题的格子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潜在条件,培养透视能力,训练审题能力。自编一些习题,故意把潜在条件隐蔽在临界状态中,图表公式中,对照特点中,个别词语中……让学生分析、识别、判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含有数学问题的物理习题指导学生独立练习,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比例、解方程、不等式关系、几何关系、求极值、对数、直角坐标图象、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巧解物理题。
训练实验能力方面,要教会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理解实验原理,导出实验公式,学会直接与间接测量,善于处理实验数据,记住实验步骤,会误差分析。
总之,为了保证“三到位”,老师必须钻研教材有深度,处理教材有力度,解答难题有信度,从而使学生认认真真学到知识,扎扎实实提高能力,学会思考,发展智力。
热爱、信念、入迷、勤奋: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