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是叫不动的人有借口了!美研究:越聪明的人越懒惰

(2017-02-09 12:55:30)
标签:

心理咨询

曹晖

15996211831

像我这样每天过度用脑,已经没有可以力气站起来动了!诸如这样的话是不是常常从你那些求知欲很高的思考型朋友中听到呢?这些人是不是也常常窝在一个地方,不停让脑袋高速运转,却忘记让身体的齿轮也动起来呢?脑袋好,身体懒是一个迷思?还是一个事实?
各位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在期末考前彻夜读书,或是为了报告而窝在图书馆,阅读好几个小时的数据,当自己回神的时候,不禁问自己:明明只是坐着,什么地方也没去,怎么会那么累?这些经验对思考型的人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了吧!几乎24个小时能待在一个地方,你是否想问问他们:「这样不无聊吗?」
一直长时间窝在一个地方真的不无聊吗?
聪明人精神丰富不无聊,却也少动多病痛
已有研究证实思考型的人可以藉由大量思考来刺激精神,使精神生活丰富,不会感觉无聊。相对的,此研究也阐明了以往我们认为,非思考型的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容易感到无聊空虚,随之而有负面的经验发生。
而求知欲高的人,会不停带给自己精神上的刺激,在精神上获得满足,而求知欲低的人则对事物常常是三分钟热度,感到无聊厌烦,而有观念消极的倾向。
据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的研究学者在杂志《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所发表的研究中得知:经验的累积与人的认知和身体活动相关,这两者相互作用之下的结果,甚至会影响人的寿命。由此,我们看出思考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此次实验中,研究团体先向60位测试者(心理学实验中,受测者皆为大学生,因为他们的行为习惯相较于一般成人,较有年轻人的模式)进行问卷调查,问题诸如是:喜欢进行找到第二种解法的工作或比起单纯的问题,更偏爱挑战复杂的问题,利用这类问题来判定此人的求知欲,了解此人是否偏向喜欢挑战困难并耗脑力的事物,以此来分出思考型及非思考型两个队伍。
接着,两队的实验参与者需配戴上活动记录器,纪录一周自身的身体活动量。实验结果中得知,思考型测试者其活动量和非思考型实验者的活动量相较之下,差了一大截。而两组的测试者在周日活动量则没有太大的差距,其活动量的差距大多是来自平日。
对这些高度思考一族来说,少动多病痛这个信息应该不陌生,重点还是他们得好好重视身体活动,立即起而行,呼吁大家,赶快拔起生根的双腿,到附近散步,或是约三五好友一起出游,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脑袋好的人若增加与人交流频率,幸褔感则下降
然而在其他研究中得知,脑袋好的人若和他人接触频率越高,其生活幸福感则会降低。
这或许适用于心理学家金沢智及李正品博士所建构出大草原幸福论,其理论认为人类在远古时代,还在过着采集及狩猎的生活模式,那时,人的生活密度不如现在密集,不用过多的社交沟通,和亲近的朋友相处,就感到十分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