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解你的心灵:投射性认同

(2017-01-19 20:18:09)
标签:

心理咨询

曹晖

15996211831

http://b177.photo.store.qq.com/psb?/V115I2uZ3EZr7P/teOpcipOl4RHtoAGb1axPygLyOGq200h.v1b8PMMjfI!/b/dLEAAAAAAAAA&ek=1&kp=1&pt=0&bo=9AHtAgAAAAAFADk!&su=0214482481&tm=1484827200&sce=0-12-12&rf=2-9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称赞大臣魏征。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当你静下心来感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对方所产生的正面或者负面情绪的特征,在你自己的身上都会有一些体现,也就是说,你所讨厌的对方的特征,恰恰是你不能接纳自己的那个部分。我们常常难以察觉,或者说,我们察觉到了,但不愿意去接纳这个事实,因为它正触动了我们最痛的那个点。客观的看待他人,坦诚的面对自己,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唐太宗以人为镜,是对自己真诚的一种体现,而真诚的力量,古往今来,都是强大的。

在《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一书中,J·布莱克曼整理并描述了人的心灵生活的101种防御,它的面具角色,守护着我们的心灵,也阻碍着我们察觉到自己真实的心灵。我深深的被这本书里的心灵防御机制所吸引,其中最先引起我关注,也触发到我自身感受的防御机制是:投射性认同。它最早出现在肛欲期(1.5岁--5岁)。

在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中,投射性认同有三种常见的使用方式:

1. 投射太多的自己在对方身上以至于让自己对对方的认识产生曲解。

有一句话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古语也许能很好的说明这一防御,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揣测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他会在意他人的一言一行是否会伤到自己,同时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可能的不去伤害别人,进而采取一些模式型的人际沟通策略,比如,去讨好他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采取其他的应对方式。将自己投射到他人的身上,并认同了他人就是自己所认识到的那样,尽管自己的这个认识,对于他人来说,并不是如此。

2. 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的“不愉快感”,正所谓:苦难的恋爱伙伴。

在恋爱关系里,女孩的理想自我是上进的,有事业心的,独立的,然而她总是难以做到,对自己很不满意,她的自恋让她无法指责自己,于是将这份对自己的愤怒转嫁到对其男友的身上,指责对方没有上进心,没有事业心,并固执的认为对方就是这样的人,对方的言行都会使她往没有上进心的方向去想。对方当然是会感受到不悦的,进而严重的影响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3.刺激他人使他产生如你的不愉快情感, 加上表现得像那个曾经使你感觉到如此糟糕的人一样。

男孩子在原生的家庭中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他看到自己的母亲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在成年之后,他不希望自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然而,渐渐的,他发现自己正成为那个像父亲一样不负责任的人,甚至他不愿意进入到一段婚姻中,给女人以婚姻的承诺,因为他觉得他付不了这个责任,他自卑,自责,将愤怒转嫁到别人的身上,他感觉到在他的人际交往中,所接触到的人,很多是他觉得不负责任的,对方也会像他的父亲一样忽视他的存在,这也是一种投射。

投射性认同让我们将对自己的不满转嫁到他人的身上,这是心灵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一种逃避。只有看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担心,接纳这份恐惧,接纳不那么强大又不美好的自己,才能更好的真实的面对自己,客观的看待他人。

心理咨询预约微信:psychocaohu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