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越乖的孩子,才越让人操心?

(2016-04-14 10:27:39)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

曹晖

分类: 曹晖心理咨询
1“乖”可以讨好大人,却忽视了真实的自己

我很清楚的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出去玩。路过路边的糖果摊,奶娘指着说:“想要吗?”

我摇摇头,“不想要。”奶奶满意了,说:“这孩子最乖。从来不乱要东西。”从心底来讲,小小的我,其实是想吃那色彩缤纷、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普通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我从心里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会让大人高兴,于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长大之后,我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有段时间,感觉所有的事瞬间压到我肩上,喘不过气。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要,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现在我也经常看到一些爸爸妈妈和长辈对孩子说:“再淘气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这样做我就不爱你了。”孩子眨巴着眼睛,马上安静下来,以证明爸爸妈妈还爱着自己。每次看到我都心里一酸,仿佛看到幼年的自己。为了博得看护人的喜爱,情愿压抑自己真实的天性,这种伪装起来的“乖”孩子,有什么用呢?偏偏这样的要挟,还不停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2“乖”孩子不懂得表达真实情绪

曾经有一位妈妈在微信上向我哭诉,说:“我的孩子平时在家很乖,入小学后却越来越不听话,还在学校打架,跟老师对骂。为什么?”

我直截了当的说:“与其说你的孩子听话乖巧,不如说是在你们的压迫之下,没有安全感而故意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成长,本来就应该存在多面性。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在你面前只展示了他乖的一面,说明他知道你忽视或者批评了其它面,他在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可是,孩子的感受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宣泄出来。他上小学以后爱打架、跟老师对骂,都是内心的宣泄。”每次听到有家长说“爱哭不是乖孩子”或者“男孩子不能随便哭”一类的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只有知道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才会顺利的哭。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哭,说明他对你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你会对他的情绪照单全收,全盘接纳。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养育,才是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合格的父母,绝不会以“乖”之名来要求孩子!

3越“乖”的孩子,独立的能力越差

为什么小时候“乖”的孩子可能学业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乖”孩子身上有家长太多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越乖的孩子,越容易做一个从不提问的“乖”学生、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婆婆包办的“妈宝男”。从这个角度讲,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我有两个表妹,一个从小听妈妈的话,一个从小调皮捣蛋,现在,调皮捣蛋的表妹做主管月收入近万,而“乖孩子”还在听妈妈的话考公务员。纵然她不想考,却找不到更好的道理和理由来说服妈妈。 我们爱孩子,不应该因为“乖”而爱他,应该爱的是那个原原本本的他。他做出的人生选择,是因为自己的真实爱好,而不是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讨好别人。
4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后于时代

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父母期望我们“考公务员,拿铁饭碗。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做了公务员的人,忍受着低效的官僚体制。只有那些去中关村摆地摊、折腾电子商务公司、让父母操碎了心的“不乖”的孩子,如今占人先机,成了时代的弄潮儿。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乖”真不是个褒义词。
这个时代是“后喻时代”:时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辈要向后辈学习,而不是我们向父辈听话。只可惜,能认清自己视野局限的父辈并不多,大多数还认为下一代应该“乖”一点,走一条稳稳妥妥的路——越稳妥的职业,越以牺牲创新能力为代价。这个年代都是人往高处走,哪有铁饭碗?待别人都功成名就的时候,那些听上一辈指路的“乖”孩子,才发现在而立之年需要重新改变职业航向,再一次痛苦地适应社会。在我跟“乖”孩子表妹和姨妈谈话之后,她妈妈终于让她自己到大城市闯荡。现在她成了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记录着他人的生活,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在我看来,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千千万,最坏的那个就是“乖”小孩!

孩子,你可以做生气的小孩、真实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唯独,不要做一个“乖”小孩!

我们不原创,
我们只是心理学精髓智慧的搬运工,
加入微信公众号:
psychocaohui
(长按复制)
曹晖带你每天读一次心理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