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课堂】父母用爱摧残孩子
(2016-04-11 14:51:33)
标签: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曹晖 |
分类: 曹晖心理咨询 |
孩子原本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兴奋与好奇,父母所谓的「爱」造成孩子的阴影,在打骂的同时,总补上一句「我是为你好」「我是因为爱你」……
这样的「摧残」不是「爱孩子」,是「爱面子」。
在我眼中看来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无限量的潜力,都有一颗真、善、美的心,对未来充满了梦想,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生命充满了期待与兴奋。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孩子却一个一个被自己的双亲用所谓的「爱心」不断的「摧残」下,让整个生命变得黯然失色,童年失去了光彩,天才不再是天才,变成了庸才,甚至是奴才,只因为父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下,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摧残了孩子的生命力,同时也创造了学习的恐惧与压力,每天带着孩子赶场做秀一样,学完钢琴又学数学,数学下课后又要赶着学英文,孩子学不好,进度落后就给孩子又打又骂,孩子做功课父母也要守在旁边,紧迫盯人,让孩子毫无喘息的机会,甚至替孩子写功课。
问父母为什么要这么累,回答我说:「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好个广告用词),因为别的孩子也都是如此,而且又补上一句:「这么做不都是为孩子好,不都是为了孩子未来着想,父母在外辛苦赚钱不都是为了孩子,我们爱孩子疼孩子的心孩子岂能了解。」
是的,孩子真的无法理解,父母的爱是用来剥夺他们的乐趣,摧毁他们天真快乐的童年,摧残他们的生命,尤其当孩子表现不如父母的意时,却换来一顿毒打他们,责骂他们,更不能了解的是,每当父母打他们,骂他们的时候,总会补上一句「我是爱你的」、「我是为你好」、「我为你的未来在设想」、「不打不成器」,想想孩子听到这些话的同时,你却在毒打他,他如何理解何谓「爱」,如何来定义父母的「爱」,因为父母的「爱」等于毒打、等于责骂,孩子真的无法理解父母的心,真的,连我都还很难理解,这些父母的心态,他们怎么可以用这么伟大的字眼「爱」来摧残自己的小孩?在毒打孩子的同时,他们怎么有资格加上这句「爱」呢?
是谁造成的?终究还是父母,没有别人,绝不是孩子的问题,事实上在我看来,这样的父母他们并不是真的「爱孩子」而是真的「爱面子」,他们的真正问题是输不起,日后他们的孩子也会输不起。
有一次跟一个朋友一起外出用餐聊天,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五岁的女儿和我们一起到餐厅用餐,因为离婚时丈夫留给她一笔很大的赡养费,所以她的生活不必担心经济问题,因此可以做一个「全职的妈妈」,所谓全职妈妈就是她陪着孩子一起上下课,孩子去上幼儿园她也去,下课后再陪孩子去学跳舞,总之她真的是位「全职妈妈」,把全副的精神与焦点放在她女儿身上。
当我们在喝茶聊天时,她女儿乖巧的坐在旁边写作业,而这位妈妈跟我们聊不上两句,就转过头去纠正她女儿拿笔的姿势,「不对啦,告诉你几遍了,铅笔要这样拿才对」,然后再继续聊天,聊没两句又转过头,骂她女儿说:「错!错!那个字不对,不能这样写!」然后自己拿起橡皮擦帮她擦掉那些字,要她再重写,然后又跟我们继续聊天,但不到两分钟她又严厉的纠正她女儿写字的种种……就这样,她可以反复的一边与我们聊天,一边严厉的纠正她女儿的一举一动。
说真的,我在旁边看的人都有点快精神崩溃了,要不是旁边还有其它朋友在场,我倒想好好跟她说一说,后来我看她女儿眼眶噙着泪水,努力的继续写她的作业,结束餐会后我们一起散步到停车场去开车,当时我主动要求牵她女儿的手一起走过去,趁她母亲在跟别人闲聊时,我牵着那小女孩的手,我问她:「刚刚妈妈纠正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委屈?」她眼光忽然一亮,然后胆怯的点点头,彷佛我说中了她的心声一样,我又问她:「你是不是希望妈妈最好不要管你、不要陪你去上课?」她很明快用力的点点头,眼睛对我瞪的大大的,好像在问我说:我怎么知道她的心声,我又问她:「你是不是常常做不好事情,而被妈妈打?」她眼眶红了,轻轻的跟我点头,最后我问她:「你认为妈妈爱不爱你?」这时她眼中的泪水掉了下来,而她却不知道要跟我点头还是摇头,我看她没有回答,我只跟她说:「没关系,我都了解!」
当时从餐厅走到停车场不到五分钟的步程,这个五岁的小女孩,牵着我的手,从头到尾没有讲出任何一句话,她用她的眼神与点头的方式跟我沟通,道尽了她心中的所有的心声,而我也完全了解这个小女孩心里的感受与想法,问题是那位「全职的妈妈」,每日24小时厮守在她旁边的,听到她的心声了吗?
分手后那个五岁的小女孩一直用深邃的眼光回首望着我,而我也报以了解的眼光与微笑目光送她离开。我不禁想到:天底下有多少父母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心声、心里的感受与情绪?只因为自己的无知与愚蠢。无明的父母用自己的认知标准,自以为是的去要求小孩子,对小孩子真的是无比的伤害,尤其我更无法理解在这样无知愚蠢的父母管教之下,如何指望他们能教育出孩子成龙成凤呢?
顺便一提的是,前述那个五岁的小女孩,她的体形非常的娇小,比起同年龄的小朋友她很明显的比别人小了一号,我观察没错的话,那是因为在她那位全职的母亲「过度」照顾下的结果,一个「过度」被照顾的孩子是会长不大的,因为她会如她母亲所期待的,你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所以我必须永远的「照顾」你。
也许我这么写会得罪许多类似这样状况的父母,我宁愿得罪这些父母,也不愿看到这些孩子失去了光彩、失去了天真、失去了他们美好的童年!想想看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童年,而快乐的童年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美好的回忆,父母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来剥夺孩子的快乐童年,摧残孩子天生的能力,如果我们的童年回忆只是上课、下课、被打、被骂…上课、下课、被打、被骂…日复一日这样的日子,是我们的童年回忆的话,我们的人生会是彩色的才怪!我相信再过几年后,将会有许多孩子听不懂张艾嘉所唱的那首民歌「童年」的意义了。
在此我不禁仍要呼求这些父母,对你们的孩子放手吧!你可以引领他们进入大海中,让他们任意航行,但你不能替孩子驾驶那艘生命之船,你可以给他们一大片白布,让他们尽情挥洒,但不能替他们拿起画笔为他们作画,而且全然的信任你的孩子,所有不必要的管教都会是错误,真的,千万不要管你的孩子,不要干涉他们的生命。
有一本谈幼教的书,书名就叫「千万别管孩子」是一个大陆一个有成就的子女写下的一本书,内容很值得一看,就是因为从小她的父母不会过度的管教她、干涉她,并信任她的学习与能力,嘉许她的各种才能使得这个孩子长大后成就非凡,所以真的「千万别管孩子」。
另外一本书也非常值得天下父母亲来看的,也是大陆作者写的,书名叫做「赏识你的孩子」,这位作者周弘先生,非常了不起的一个父亲,他原本只是初中毕业,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而已,但因为他有一个智商低能同时又是聋哑残障的女儿,通过他的赏识教育的方式使她的女儿变成天才,变成神童,并让她女儿获选为全中国十大时代女性,不仅如此,周弘先生也用同样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成功的改变了一批又一批的聋哑儿童,并让许多被视为劣等的儿童变成天才,后来他担任了南京婷婷聋童学校的校长,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
这本书真的会让许多父母汗颜,我们来看看一个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他懂得用赏识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使一个孩子从弱智变成天才,而我们的父母却用打骂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从天才变弱智,好好的扪心自问这个关键在谁身上,问题来自于谁?
有一次我介绍这本书给一个妈妈看,她看完后拿着书回来还我,还把她八岁的儿子带来,我问她看完后有何感想,她直说书中的那个婷婷好棒,爸爸真了不起,才讲完她马上回头,指着她儿子说:「你看书中那个小女孩,那么有才华、那么优秀,而你呢,看看你那个德性,条件比别人好,却一样那么笨!」我当场听了差点没昏倒,可以肯定的是,那本书对她而言是白看了,即使书上写的道理再明白,举证的例子再多,对一个不知反省,无法转换的父母也都是枉然!
所以我才说:所谓儿童教育,根本不用教育儿童,是应该好好教育父母才对!这个社会上想开辆车,要考驾照,当个律师,要考执照,当个公务人员,也都要通过高普考,但是唯有当个父母,这个身负百年教育大任的父母却不用考执照,真正希望政府能立个法,想要生孩子的准父母们一定通过父母资格的考试,取得父亲、母亲的执照后才准生小孩,否则就不要生,这样的立法对小孩才是真正的保护,真正的照顾,相信自然可以降低不必要的社会事件及社会成本,而且自然国家下一代的栋梁都是优秀的,这才是最符合自然的优生学法则。
加入微信公众号:
psychocaohui(长按复制)
曹晖带你每天读一次心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