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
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220
  • 关注人气:2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图知心:如何看到孩子隐藏的渴望?

(2016-04-11 11:19:36)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

曹晖

分类: 曹晖心理咨询
画图知心:如何看到孩子隐藏的渴望?

文:飞飞 

遥遥(化名)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了,这幅房树人是她在课外班上按照老师的要求画的。
分析孩子的画有时会觉得比大人的有趣很多,因为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跃然纸上,尤其是6~9岁的年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正处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潜伏期,与更小的孩子相比,他们开始进入不怎么需要父母关注的阶段,对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如对这个“花花世界”来得更感兴趣,他们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建造属于自己独特的个人世界。
遥遥的世界也很独特,不过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我们看到遥遥的房子最特别的地方是墙上没有窗,窗户是我们对外间接交流的途径,因为通过窗户,我们可以看清楚外面的一切,而又不必冒着跑出去直接面对风吹、日晒、雨淋以及陌生人的危险,而没有窗户显然无法安全的对外面的世界进行探索,所以对于遥遥来说躲在妈妈身后是最安全的。画面中连接纸边的房子、树,以及围着房子的篱笆,都很清晰的表明了遥遥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如果您是一位细心的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质疑:“遥遥的房子左上方不是有一扇圆形的窗户吗?”没错,不过这扇窗户的作用并不是用来探索外面的世界的,它的位置高高的悬于门的上方,很显然它的作用与左侧屋顶上的烟囱的作用是一样的,那是为了“透气”的,试想一下在一座没有窗户的房子里呆着,我们是不是非常需要一个可以换气的通风口,不然会觉得憋得慌呢?

遥遥的房门关着,并且开门的把手被重重的涂成了黑色,涂黑的状态往往与“否定”和“攻击”有关,当开门的把手出了问题,这门自然是打不开的了。“门”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直接途径,我们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从家里到外面踏青等等社交行为都要通过这扇“门”,这是一扇“心门”。

房子也可以象征我们的“心房”,当然,房子也不仅仅象征着“心房”,它还有母亲的象征含义。

整幅画中“憋”的感觉不仅仅体现在没有窗户和紧闭的门上,遥遥在画面上表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房子,这个房子顶天立地的占据了画面几乎四分之三的面积,可见在遥遥的整个世界里,妈妈占据了多大的比例!纸张的面积是限定好的,房子表现得大了,其它要表现的东西自然就被迫压缩了。

在房树人分析中,树往往与我们的人格相关联,树的姿态往往表现出我们潜意识中自己的姿态,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一下被房子挤到左边的那棵小树的感受;而这棵被房子遮挡的树上按步就班的排列着果实,树上的果实对于孩子来说很容易与想要得到的“成果”相联系,但是这些果实的样子和排列显得非常生硬和刻板,似乎是“非自然”生长的,就像是圣诞树上的装饰球,为了美观而被人为的挂在了树上。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将遥遥的实际情况与画面很好的链接起来了,遥遥与妈妈几乎形影不离,母亲为遥遥报了很多的课外班,有钢琴、绘画、英语等等,这些课外班充斥在遥遥的课余生活中,描绘房子线条的方式据说就是在绘画班上学来的,而有趣的是,这种学习得来的绘画表达方式只被运用到了象征着“母亲”的房子的描绘上,其余的部分才是遥遥的自由表达

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现在正是她已经处理好对于母亲的依恋,开始探索更广阔世界的时候,从画面来看,画幅是满幅意味着其实遥遥有一颗外向的心,就像画面中的女孩儿可以兴高采烈的爬在屋顶上“上房揭瓦”,而安全感的缺乏使得遥遥无法很好的离开妈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房树人分析中画面的上方也代表了幻想的事情,所以即使“上房揭瓦”也只能是遥遥的小脑袋中想想的事情而已。

在画中,遥遥的身边放着两样东西,一样是两只大大的苹果,这两只苹果的画法和树上的果子完全不一样,我把它们理解为遥遥真正感兴趣并想要得到的“成果”,这一定与妈妈要她报名的课外班很不一样;另一样是一只蜗牛,那段时间正是《急速蜗牛》动画电影热映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喜欢把它画到画里去,而这一点也折射出我们做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态,我们不得不承认蜗牛本就是慢慢爬的,若将它按上火箭发射器,那这只蜗牛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幻想之中了,遥遥的蜗牛没有装上火箭发射器,它是一只很普通的蜗牛,但从它拉长的身体可以看出它正很努力的爬着。也许在大人们看来,孩子所有聪明的细胞都要一个不剩的用到学习“真正本领”上去才对,不过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真正本领”似乎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遥遥画中的愿望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能够让遥遥的画变得丰富多彩似乎不是多报几个美术课外班就能够实现的,这或许是需要遥遥的母亲去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理解她的感受并做出相应改变的。

好妈妈如同发现璞玉的雕刻师,只在最关键的地方给予适当的雕琢,而不够好的妈妈则像陶器师,从一开始就决定和控制着陶器最终的样子,虽然也可“成器”,但往往易碎。

我们不原创,
我们只是心理学精髓智慧的搬运工,
加入微信公众号:
psychocaohui
(长按复制)
曹晖带你每天读一次心理故事

四种扭曲的家庭关系,你是哪一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