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认知技能——ABC法则
(2014-02-20 09:41:43)
标签:
0635-8238100曹晖曹晖心理咨询心理咨询 |
分类: 心理故事 |
悲观的父母怎样才能变得更乐观?他们可以尝试学习乐观的认知技能——ABC法则。
A
通常人们会以为是负面事件(A)导致了负面结果(C),但实际上是未意识到的想法、解释(B)导致了负面结果(C)。
要想改变C,就要改变B:将悲观的想法、解释转变为乐观的信念。
B通常是自动化的、潜意识的,很难扑捉到。所以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在你感觉难过时,要尝试找到在脑海里闪过的想法,是这些想法影响了你的情绪与行为。这项技能被称为“捕捉思维”。
捕捉到负面的、自动化的思维后,要对其进行评估,证明这些悲观想法是错误的,然后寻找正确的思维取代它。
儿童也能捕捉“自由思维”
在教导孩子乐观思维的时候,塞利格曼教授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教儿童如何捕捉他们对自己所说的话。下面是六年级的玛丽有关如何学习捕捉自己自由思维的想法:
“你知道,有时候某一首歌的歌词会在你的脑海中不停的翻来覆去,就像有一次,爸妈带我去看一场叫《音乐人》(themusicman)的歌舞剧。看完后的整个星期里,其中的一首歌的歌词一直在我脑海里转来转去,我并不是特别喜欢那场表演。凯伦老师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脑子里,也有些是对自己所说的单词、句子或事情。那段时间我们都以为她发神经,但是她教我们注意自己的想法,她是对的。她给我们一定时间,时间到时,我们要将刚才那段时间所想的东西写下。有时我会想“我的头发真难看”或是“什么时候可以去操场玩啊”。有时我会想快乐的事情,但是多半时候不是这样。
然后塞利格曼教授开始教孩子用ABC法则练习乐观的思维,这是8岁的泰迪的例子:
A(不好的事):今天是我生日。妈妈和我请了很多小朋友来家里玩。吃完蛋糕后,有一些小朋友就开始偷偷地小声讲话。我问他们时,他们也不肯告诉我他们在讲什么。
B(想法):他们这些笨蛋。这是我的生日,他们还在小声说我坏话,我真希望没有请他们来。
C(后果):我对他们十分生气并且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叫他们回家。
妈妈用ABC法则引导他尽力去想还有什么解释方法后,泰迪有了新的想法:
B(想法):那些孩子说悄悄话是因为他们有件惊喜的礼物要给我,因为是惊喜,所以不想告诉他。
C(后果):这样想来没有那么让人生气,这些其实都是我的朋友。
还有一个是9岁的琳达的例子:
A
B(想法):瓦先生不喜欢我,他会一直找我麻烦,现在每一个人都认为我是个失败者
C(后果):我真觉得很愚蠢,我只想站起来离开教室再也不回来,我的脸都红了。
宾州大学的老师引导琳达用新的解释方法来形成新的思维:
B(想法):一道题做错也是常见的,同学们也许不会认为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C(后果):虽然我还是不喜欢瓦先生,我开始在他的课堂上更专心和更小心一点,希望下一次答题时会做对。
经过这些梳理,孩子们也捕捉到了自己的“自由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面对沮丧的事,他们很快就变得积极开朗起来。
此外,培养孩子健康阳光的心理,父母也需要参与自身的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为人父母最需要管理的五个方面包括:1)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