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自我成长
(2014-02-19 14:47:22)
标签:
0635-8238100曹晖曹晖心理咨询心理咨询 |
分类: 心理故事 |
心理师自我成长
一、觉察和处理当前面临的情绪问题。
心理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要从自己的情绪体察开始,洞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规律,及时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我们不排除有很多心理师是为了处理自己的问题而开始学习心理师课程的,那么处理问题首先要从情绪问题开始。当然了,情绪问题一般都是表象,可能需要处理的情绪后面所渗透出来的东西。
二、要处理自己在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情绪问题的觉察和深入处理,你就会发现,原来是因为一些不恰当的,有问题的认知在影响着你的情绪,如果处理情绪问题,就只有先处理好这些不合理的认知。而这又是一件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的问题,因为能够觉察自己的认知问题给自己造成的影响,这样的人几乎和神仙差不多了,说起来挺难为大家的,那么有一个最近的道路,就是找一个成熟的心理师,就这个问题做自我体验,用咨询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问题。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参加心理师成长小组,用团体的动力促进自己的改变。参加体验式工作坊也是成长的一个方法。
三、就是认识自己的互动模式,深刻体会你的互动模式是如何影响你的咨询工作的。
我们这里不是说你的互动模式的好和坏,严格意义上说人际互动无处不在,但是要作为心理师,你要时刻洞察你的互动模式对你的来访者造成的影响甚至压力。体察互动模式最好的方法是参加一些心理沙龙,体验式小组,体验式工作坊,心理师成长小组,让其他人变成你的镜子,才能让你真正的看到自己。记得我在心理师小组里,一个组员在发言和互动中,被大家认为她的指导性太强,而我对这一点并没有觉察,等我回去思考,原来指导性更强的是我自己。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能用心去体会。
四、就是体察和处理自己深层次的不安和焦虑,这一点在很多人身上都有,精神分析流派要求它的心理师做多少个小时的自我分析,解决和处理的就是这些问题。而这些,就不是自己能够解决的了。
五、觉察自己的状态。
就是处理自己问题的时候,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如果真的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话,那么一定要走最近的路,找心理师做咨询。不要自误误人了。有很多学心理师课程的人,是通过自我成长找到自己的,可是找到自己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不是真的想做心理师,解决了问题之后,他们就会渐渐游离这个行业之外。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六、对自己和原生家庭关系以及现在核心家庭关系内成员关系的处理。
原生家庭指人从小成长的家庭,也就是有父母照顾的家。原生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培养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
七、认识和处理咨询师自身未完成的情结。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一些心理伤害。因此,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特别脆弱的地方,心理学家把这些弱点称为"心理情结"或"心理按钮"。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主要任务就是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让自我回归真实。当一个心理师能够认清自己内心的情结与压抑,并能自我处理的时候,他的自我力量就会强大起来。
八、增长知识,包括读书和写作知识。
认真学习。一是学习专业知识,临床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各学派的诊断和咨询技术和技能(这个比较重视,特别是技术,甚至过分重视);二是学习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其他基础学科知识;三是学习相关知识,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医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宗教、艺术,博览群书,知识广博。咨询师的成长需要真才实学,学校学习,书本学习。现在许多心理咨询师就学习3本书,没有建立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很不扎实。一首歌不会唱,不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唱歌不是简单唱歌而已,而是心理学。读3本心理咨询师考试书,只能是合法,不是合格。至少需要读100本心理学经典书籍,并且终身学习。
心理师自我成长对咨询技术的影响
一、情绪的影响
首先,影响咨访边界。被情绪包裹着的人,内心关注的大多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所以说他们很难做到真正的共情,如果情绪问题非常严重,在一个易激惹状态,很容易被来访者的问题挑动,严重的就会出现两个人抱头大哭的情形,那谁治疗谁就不好说了。
第二,影响咨访关系。情绪会影响对心理问题的觉察和诊断,一个带着情绪工作的咨询师,来访者会很快闻到你身上情绪的味道,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并且情绪本身有隔离的作用,会让你感觉不到来访者一些细微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咨询效果。
第三,影响信任度。如果自己的情绪问题都没有处理好,那么会影响到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度,一个处理不好自己问题的人,很难让来访者相信你会给她提供真正的帮助。
二、自动思维
三、心理情结
四、人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