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看待孩子“慢吞吞”?

(2014-02-15 10:07:04)
标签:

0635-8238100

曹晖

曹晖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分类: 心理故事
怎样看待孩子“慢吞吞”?
         因为孩子此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慢”、“拖拉”和“不听话”等外在表现现象有其非常积极的一面,因此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的下,应该尽可能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其有效实现更多信息的复制采集、储存和交换。
    
     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和上学总是慢慢吞吞的孩子。比如在床上蹦跳玩耍、故意不穿衣服和父母打闹、会找出很多理由和条件让大人完成、让他自己穿袜子,他不是发愣,就是把袜子套在手上或者大拇指上,自己跟自己玩耍、让她自己穿鞋子,只要不盯着她,她就会穿着一只鞋子跑去摆弄摆弄玩具。。。。。。总之,这种状况直到惹怒家长,才乖乖的“听话”。
    
     上述状况我们会看出,孩子只要一睁开眼睛,他们就在积极的抓紧时间实现信息的采集与交换,他们是无法理解和考虑到父母是需要按时上班的、早餐是有时间限制的、穿衣服就是要迅速,其他的事情是不能够考虑的、做一件事情是要一心一意的。。。。。。当面对父母的反复唠叨(提醒)和恼怒,孩子们的心理肯定是无比惆怅,一定会无数次的问:我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要忙活,这么着急干什么呢?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对孩子这种行为进行合理调整:
    起床后不要一味的提醒孩子要迅速起床,而是要迅速捕捉到孩子此刻的兴趣点,然后参与并进行有效转移;
    在没有特别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以保证孩子安全为前提,给孩子一些“慢”和“拖拉”的时间,比如周末;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利用钟表,当孩子需要时间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时间,前提以出门时间作为合理交换。

    从普遍规律上讲,没有天性比较“慢脾气”的孩子,只有当孩子主动思维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培育,才会真正呈现出父母所理解的“慢”,这在学前阶段是无法给孩子定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