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答辩注意要点
(2014-02-09 09:42:56)
标签:
0635-8238100曹晖曹晖心理咨询心理咨询 |
分类: 心理故事 |
一、考生答辩的主要过程
一)、程序
1、文章内容评定:其中文章是指考生提交的案例报告 1 个,个人分析报告或研究报告 1 个。
2、答辩的主要程序和要求:
(1)答辩由综合评审委员会主席主持。
(2)答辩人简要报告文章的内容,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3)答辩委员进行提问,答辩人当场作答,答辩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4)答辩人回避,答辩委员分别将评定项目成绩填入综合评审评分表,综合评审委员会秘书汇总评分表。综合评审成绩计算方法综合评审部分原始配分为100分;综合评审成绩=文章1内容成绩+文章1答辩成绩+文章2内容成绩+文章2答辩成绩
二)、 答辩的具体过程和要求
1、每位答辩学生用时 20 分钟左右;
2、答辩过程:
3、学生自述 5 分钟内为佳,不能超过 10 分钟(各地要求不同)
1)案例报告陈述内容:
A、案例选择的意义与目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
B、它所发映问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C、它所使用的咨询方法与技术的适切性;
D、咨询过程完整性和规范性;
E、咨询效果是否理想;
F、案例报告的基本结构:八个部分是否全部涵盖?
2)案例的主要内容:
A、结合诊断与分析所确定的基本逻辑,简要介绍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基 本成因;
B、阐明明确的诊断——一句话即可;
C、简要介绍所使用的咨询方法;
D、整体咨询过程(主要阶段、次数、每次时间)一句话即可;
E、咨询效果报告(效果如何?如何评估的?);
3)案例中需要重点说明的部分(任选其中部分项目)
A、评估与诊断上是如何处理的?
B、为什么选择这些心理测验工具?
C、为什么选择这些咨询方法?
4)个人分析报告陈述内容:
A、主要阐述职业行为分析部分即可,每位同学务必事先准备好,注意掌握时间。
个人分析报告
1)务实、真诚的进行分析;
2)要避免在写作和陈述时变成个人简历的介绍;
3)必须在分析和陈述时使用心理学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大众化的媒体语言。
答辩前必须的准备
B、各评委提问(约 5 分钟) ;
C、学生没有准备时间,问题归纳后立即回答(约 15 分钟) 。
5)研究报告陈述内容:
A、选题意义及目的 B、论文框架结构 C、论文主要内容及观点 D、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二、心理咨询师论文撰写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第一、论文格式不正确。
第二、错别字比较多。
第三、缺少论文的摘要和参考文献。
第四、个人成长报告中的职业发展方向表诉不够清晰。
第五、案例分析报告中没有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对话内容。
第六、论文答辩时,声音小,5 分钟内的自我陈述内容提炼的不够。
第七、论文中的心理测验的数据自己必须要清楚
第八、如果老师问到论文是否是自己做的,建议大家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见习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有专门的专家进行指导。
第九、论文中的案例尽可能不要是神经症。因为按照目前的说法,神经症已经不属于我们心理咨询师的 咨询内容。
第十、论文雷同部分太多。
三、答辩时的主要注意事项
1) 服饰大方得体,可参照教师的服装定位,避免不符合心理咨询师的服饰。
2) 举止大方自然,可尽量放慢语速,即可表达亲切感,又可同时思考,整理语言。
3) 语言表达完整,尽量避免半句话的现象。
4) 答题思路:先全面,后具体,观念积极,有些问题最后列出其他的可能性。回答问题要辩证,避免以偏概全;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讲课中列举的不符合心理咨询师身份的语言(如 “ 有病 ” 、 “ 精神不好 ” 等等)。
5) 可提前作一些语言、基本理论知识问题和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一些思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但是 切忌死记硬背。
6) 答辩主要考察学员的作为心理咨询师个人基础素质,所以良好的考试心态是非常必要的。做到不紧张,避免过分激动(有个别考生在考试中引发自我情绪,尽量避免将个人情感介入答题)。就像接 待来访人员,平和而冷静。
7) 进入考场前可作自我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8) 回答问题要有逻辑性,层次清楚,建议列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等。
9) 遇到自己确实没有准备的问题,要实事求是、灵活机变,切不可生搬硬造。比如说 “ 这个问题我 确实了解不到,初步分析我认为 ……” 。
10) 对文章内容的熟悉;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的熟悉
11) 答辩出来的同学与其他同学作一点交流,其他同学可以准备一下。
四、答辩时评委的常见问题
1.案例报告
1) 为什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做这样的分析, 理论依据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
2)初步诊断、确定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3)为什么确立这样的咨询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咨询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
4)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咨询设置(咨询阶段、咨询次数、咨询时间、咨询收费等)?
5)咨询过程中为什么采用某个或某些疗法和技术?具体是如何使用的?
6)咨询过程中遭遇阻抗、沉默、求助者失约或迟到、脱落等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7)这个案例是不是自己亲自处理的?
2、个人分析报告
1)对培训或从业动机进行提问?
2)结合你的个人分析,对你的人格特征、情绪特征、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和个人成长经历中重要事件、重要体验对你从业的影响和你的应对方式进行提问?
答辩考生回答问题的注意事项
1、案例报告
1)与案例相关的理论必须熟练掌握;
2)诚实的回答,该案例是否是自己亲自处理的案例。如果不是,必须诚实的表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进行答辩。
3、研究报告
1)对所研究的理论或疗法的主要特点、适应问题、局限性、具体技术的使用等方面提问;
2)对所研究理论或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和感受进行提问。
研究报告答辩要点:
1)必须熟练掌握研究报告研究的理论或疗法;
2)对关于理论或疗法中有关的学术或实践中的争议问题,不要回避,应诚实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处理;对普遍的争议问题,正确与否是次要的,而真诚、务实的处理态度是关键。
五、论文中的自我审查
一)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目的是看个人的成长中人格的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对宗教的看法、职业行为分析、对心理咨询职业的看法、是否符合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对自己未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信心及准备等。因此,分析报告中的事、人、经历都必须围绕着它们进行有价值的陈述和分析。
1、通过个人的成长分析,判断在人格发展上是否正常,人格是否完善。 (人格不完善的、曲扭、变态的等特征是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的)
2、是否已经基本具备心理咨询师的条件。 (包括自己的人生观、基本特征、优点、职业条件、心理素质等方面)
“成长分析”包括的内容:
1、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及现在的成长经历。
2、在各阶段所发生的令你深有感触的事件、人物等。
3、你对这些事件、人物的分析,特别是对你内心世界的影响。
4、自己的人生观、人格特征、优缺点,他人评价等。
“职业行为分析部分”
1、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对心理咨询有兴趣并开始关注及参加学习的。
2、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出现的反移情、咨询者倾向等。
3、具备哪些职业条件?如何加强自己的能力、克服哪些弱点?准备将如何努力等。
二) 个案报告
属于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一般资料的整理、对可能的症状的诊断、对个案采用的咨询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咨询效果的评估等。从而判断你作为咨询工作者是否具备了真实能力。 因此, “个案报告”中的人、事、处理方法必须是真实的,合乎咨询操守、合乎你的个人能力、合 乎咨询逻辑的。
内容包括
1、求助者的一般资料
2、个人成长史(要简单,完整)
3、主诉与个人陈诉
4、观察和他人反映(搜集资料)
5、心理测量(说明使用的原因)
6、评估与诊断(评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
7、病因分析(生物学原因、社会原因、心理原因)
8、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方案、方法和原理、双 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咨询时间和收费) 9、咨询过程(咨询阶段的划分、具体的咨询过程)
10、咨询效果的评估
11、小结。
写作的基本要素?
主题是什么?
1、文章将要讲述的内容的缩影 如 “一例焦虑情绪咨询案例报告” 、 “一例就业焦虑情绪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助人自助,助人助己” 、 “在自我分析中成长”等。 2、人们可以通过标题知道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3、因此,文章的主题必须明朗易解。
如何选题?
1、个案报告的选题是写作的第一难题
(1)选自己熟悉的、与自己职业有关的、容易描述的
(2)有充分论据(或事实)给予说明的。
2、选题一定要有足够的材料
(1)一般资料、自己的诊断
(2)有效的咨询治疗方法
(3)可信的咨询过程和效果 根据职业选题 (以单位证明为准) 护理专业—患者康复心理咨询 临床专业—病态症状咨询(研究报告)教育专业—就业焦虑心理咨询、环境不适应抑郁情绪、学生恋爱问题等咨询。社会型—人际交往障碍、压力缓解问题、婚变问题、家庭问题、亲子教育等的心理咨询报告。 (注意:单位证明与个人成长经历要相符)
如何描述事例?
1、必须与主题吻合。
2、必须前后呼应,合乎逻辑性。
3、事例的描述要有可信度。 例:我对宗教没有兴趣,但我很欣赏观音菩萨,她能令那么多人朝拜。
4、事例描述要用书面语言和专业用语,避免口语和自造词汇。
5、简练、清晰,避免画蛇添足。
语言描述要合逻辑
1、用词不当 例:经常保持愉快、正直的心情,会青春常驻。 例: “这段不幸造就了我的自卑情结” 。
2、时间逻辑错误 (1)在个人成长史中描述了自己在 2004 年考取心理员资格的,但个案咨询却是 1998 年的,已熟练地运用了某咨询方法。 (2)单位证明显示自己在 2003 年兼职做心理咨询工作,但个人成长史却未有此经历。
3、语句错误 例: …….身边每一个真诚帮助他人的人,都会在我心中燃起英雄的感觉。
4、概念理解错误
三)个案分析报告易出现的错误
1、咨询目标——分为近期目标(或短期目标) 、远期目标(或长期目标)
2、目标的制定一定是双方协商制定的,而且是现实、可行、可操作的。
3、近期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求助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要跑题,也不要过于抽象,难于实现。
易出的错误
例: “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 。
问题 1:如果他的错误认知与其固执的个性有关是否可以通过几次咨询得到改变?
问题 2: “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是大范围的,而心理咨询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具体的,强调改变什 么方面的错误认知。 例: “帮助求助者解决离婚的问题” 问题:这不是求助者需要你解决的问题。
2、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或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4)与其他神经症相鉴别 个案资料所反映出的情况接近哪一种,就一定要具体鉴别。
3、诊断依据
采用了什么标准诊断。 如:根据病与非病的原则 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 必要的心理测量
4、咨询方法
(1)运用疗法,必须是依据某种具体的疗法,如贝克的认知疗法、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等。
(2)要注意按照咨询方式或疗法的基本程序进行。
(3)咨询方式或疗法之间的比较要有清晰的认识。 (答辩时容易出题)
(4)建议采用“行为” “合理情绪”疗法。忌用“精神分析法”
5、咨询过程
(1)咨询次数不等于咨询阶段。
(2)不要停留在表面症状的处理,一定要依据求助者深层的根源展开咨询。
(3)注意家庭的支持效果,特别是与家庭有关的心理问题,只靠咨询师的咨询帮助是远远不够的。
(4)不是任何咨询在一开始咨询时就要留作业的,而且作业必须是对咨询有辅助帮助的。(5)咨询过程要有适当的对话摘要,但要切忌问答形式、咨询师的话比来访者话多的现象。
6、心理测量问题
(1)运用量表的必要性(如果测量结果只是轻微度的,测量是没必要的)。
(2)如果是自己实施测量,应该在咨询师或督导的认可下实施的。
(3)正确地解释测量结果,但必须注意测量的结果并非最终结论。
(4)量表软件的来源?
(5)对量表的运用必须很熟悉。
7、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自己的评价
(2)咨询人员的评估
(3)家人、朋友等的评价
(4)前后量表参数的对照
(5)本次咨询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