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诊断技能概念细解
(2014-01-28 08:59:09)
标签:
0635-8238100曹晖曹晖心理咨询心理咨询 |
分类: 心理故事 |
§
强迫 ü
有强迫和反强迫 ü
例如每天洗手100次,总觉得洗不干净,明知道没必要,还是忍不住不停的洗手 §
强制性思维 vs 强迫观念 ü
相同点:都是求助者不能自控的思维。 ü
不同点: 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思维的量不同量大而杂,混乱,内容一般不重复。
强迫观念具体,一般在同一时刻只有一种,反复出现。
§
情感淡漠 vs 情感迟钝 ü
情感迟钝是量的减少,表现为一些高级的、精细的情感逐渐受损。 ü
情感淡漠是对什么都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
焦虑 vs 恐惧 ü
恐惧有对象,焦虑没有固定对象。焦虑指向未来,恐惧指向当前。 ü
“考试焦虑”,是对将要来到的考试的焦虑。 ü
焦虑:“经常有不安感,害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
疑病观念 vs 疑病妄想 ü
疑病观念是一种超价观念,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患者担心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 ü
疑病妄想是毫无根据的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是内容荒谬的,坚信不疑的思维。 ü
二者在表现很相似,但区别就在于:前者内容是有现实基础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或解释。后者是没有现实基础,是荒谬的,无法解释或理解。 ü
前者见于神经症,后者见于精神分裂症 §
疑病妄想vs内脏性幻觉 ü
内脏幻觉: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特点:定位明确,性质怪异,缺乏相应的躯体表现,比如肠扭转,真正的肠扭转病人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肝破裂的病人是失血性休克等,求助者不可能来说“我觉得我的肝破了,肠子扭到一起了”。 ü
疑病妄想:疑病妄想常常是继发于内脏性幻觉的,就是说先有内脏性幻觉-------我的肝腐烂了,再有疑病-------我的肝有病,并对此坚信不疑。 ü
内脏性幻觉是知觉,是患者的主观体验,疑病妄想是思维,是对主观体验作出的主观判断。 §
真性幻听 vs 假性幻听 ü
真性幻听:多为言语性幻听,也就是说其内容多为言语性质,就像平常人说话一样,有节奏、语音、语调等的变化,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ü
假性幻听:和前者的主要区别是所谓“听”到的声音是直接在脑内呈现的,不是通过听觉器官听到的。 第一步资料收集
一般资料与个人成长史
§
一般资料 ü
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ü
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
个成长史 ü
按发展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ü
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目前状态资料
§
精神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B.情绪、情感表现 (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
身体状态: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
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C、既往病史§
社会功能状态:
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 既往诊治资料
§
躯体疾病诊疗史: ü
躯体检查结果 ü
哪家医疗机构诊断 ü
服药情况 §
心理疾病诊疗史: ü
心理测量结果 ü
哪家咨询机构诊断 ü
治疗情况 第二步
找症状 §
按照心理/精神、生理、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展开。 §
心理方面的症状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
列出大类,小类可不列,否则交错症状难以分开而重复。 案例问答中求助者的常见症状表现
认知方面
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强迫观念、疑病观念、注意力下降 情感方面
焦虑、抑郁、恐惧 意志行为
意志减退、意向倒错、强迫行为 躯体方面
头痛、睡眠差、进食减少、胸闷心慌 社会功能
回避社交、工作效率下降、 学习成绩下降、娱乐减少
第三步:下诊断
§
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 ü
找到主导症状 ü
根据三原则,判断是否属于心理异常 ü
根据求治动机、自知力、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是否属于精神病性障碍,如果是,大致确认为何种精神疾病 ü
根据心理冲突类型,判断是否为神经症性 ü
根据病程、症状、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确认神经症亚型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ü
根据持续时间、泛化程度、痛苦程度及功能受损等情况,确定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ü
鉴别诊断 第四步:鉴别诊断(二级)
定性鉴别
与重性精神病/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相鉴别 分类/亚型鉴别
与不健康的其他分类进行鉴别 与神经症其他亚型进行鉴别 症状鉴别
——含有相似症状。 与抑郁症,焦虑症、应激相关障碍等 第五步
究原因:生理、心理、社会 §
生物学原因/生理原因: ü
生长情况、年龄因素、性别因素 §
认知原因: ü
认知偏差:成长过程中负性经历导致的认知偏差和不合理信念。 ü
负性情绪: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ü
行为模式 ?
自控能力差、言行缺乏前后一致性。 ?
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策略技巧。 ü
人格特征 ?
追求完美、要求过高、争强好胜等偏执性人格表现。 ?
父母管教过严,交往面狭窄,导致性格内向。 §
社会原因: ü
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系统 ü
社会交往中的重大生活事件 ü
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与心理障碍发生的关系
病理性抑郁包括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病理性抑郁往往具有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个核心症状中的两个,同时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且持续2周以上。(抑郁症,重症精神病)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
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
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间断地持续两个月; ?
度: ?
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
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
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l
有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l
长时: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l
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l
社会功能: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l
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 神经症的评定方法
l
心理冲突的特点:变形冲突 ?
和现实处境没有直接关系, 或者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
或者不懂精神病学的人很难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解决不了
?
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焦虑性神经症的两个亚型:
广泛性焦虑
l
有焦虑的情绪体验: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并且没有事实的依据。 l
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无力感(变态与健康P305) l
有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走来走去 l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惊恐障碍
l
难以解释的焦虑或恐惧发作 l
突然出现,发展迅速,可能仅持续数分钟 l
发作经常出现一些躯体症状诸如心悸,胸痛,窒息感,胃部不适,头晕,非现实感,或是害怕遭遇灾难(失去控制或发疯,心脏病发作,突然死去) l
一次发作经常会导致对再次发作的恐惧并且会回避曾经发作的场所 l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恐怖性神经症
l
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l
感到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 l
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存在恐怖情绪及回避行为) 强迫性神经症
l
强迫症的特点:
存在强迫的症状(思维及行为有其一) 1.
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虽。。但。。) 2.
存在自知力,主动求治(神经症共同点) 3.
强迫症人格的特点:
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过分苛求严格
强迫动作的三大特点:
条理化 1. 2. 程序化3. 仪式化疑病性神经症
l
对健康过分的疑虑 l
对身体的过分注意 l
感觉过敏 l
疑病观念 l
追求的诊断而不是治疗 不典型的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恶劣心境
l
兴趣的减退甚至丧失 l
对前途悲观、无助感 l
精神疲惫 l
自我评价低 l
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l
病程长,至少两年 ?
并非抑郁症 焦虑性神经症:情绪体验:漂浮/无名焦虑,与处境不相称,指向未来,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固定的内容的担心害怕,身体表现——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哪等症状,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重的震颤,男女比例1/2
病理性抑郁包括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病理性抑郁往往具有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个核心症状中的两个,同时个人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且持续2周以上。
人格解体神经症
l
狭义的人格解体 l
现实解体 l
身体解体 l
情感解体 病人对异常体验的主观性有清楚的了解,因而感到不快和苦恼,甚至在发生时感到惊恐不安
区分神经症和疑似神经症
l
神经症:心理冲突属于变形心理冲突,符合病程标准,符合神经症及亚型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神经症,并确认亚型。(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 l
可疑神经症:心理冲突属于变形心理冲突,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受损伤尚未达到诊断标准。 CCMD对于神经症的描述
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
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
持续而长久的心理冲突,求助者能感受到这种冲突并且感觉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为基础。 神经症的特点:
病程相对较长 1. 存在自知力、主动求医 2. 大于等于6分 神经衰弱
l
精神:易兴奋/易疲劳 l
情绪: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
感到痛苦,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或治疗 ?
感到控制不了或者摆脱不了 ?
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 l
生理: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者中度障碍
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
l
找到主导症状 l
根据三原则,判断是否属于心理异常 l
根据求治动机、自知力、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是否属于精神病性障碍 l
大致确认为何种精神疾病 l
判断心理冲突类型,判断是否为神经症性 l
根据症状、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确认神经症亚型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l
根据持续时间、泛化程度、痛苦程度及功能受损情等情况,确定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l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