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否仍然期待有人会拯救你

(2014-01-21 11:16:21)
标签:

0635-8238100

曹晖

曹晖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分类: 心理故事
你是否仍然期待有人会拯救你
 
   灵魂能够了解被剥夺经验所具有的价值

   当我们经验到被剥夺、被遗弃所带来的恐慌时,我们内在退化的孩童会绝望且充满强迫性地寻找方式逃离,但是我们内在有另外一个部分却深受吸引。因为这个部分的我们知道,在重新找回自己的这条路上,学习去感受并且承受这份恐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或许这也是让我们能够脱离孩童的意识而日渐成熟的最主要原因。

   很多的关系之所以会触礁,往往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与另外一个人进入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中时,我们都需要去面对那些不断出现的被剥夺感。

   只要我们仍然希望由他人来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就永远无法脱离孩童的状态进而变得成熟,因为孩童永远都在寻求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的爱。

   当我们开始变得成熟时,我们也能够开始接受他人原本的面貌,接受他人与我们有所不同的这个事实,甚至,我们开始领悟到就是这份差异性丰富了人们的独特性。当我们还处在孤立的状态中时,我们会避免去面对自己被剥夺与被遗弃的挫折与恐惧,然而只要我们开始亲近某人,所有我们储存在内在的对于亲密、爱、接触、注意力、陪伴与了解的种种渴望都会一一浮现。这些渴望的强烈程度往往是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而且随着这些渴望的出现,我们的恐惧也会跟着出现。我们会害怕当我们终于愿意敞开自己时,却没有人在那里陪伴我们、倾听我们、尊重我们。当然,很自然地,当我们越是敞开自己时,我们的期待也就越大,而失望、痛苦、挫折以及害怕期待落空的恐慌也会变得越大。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种被剥夺感只是亲密关系中的一部分,那么在我们分享爱以及维持亲密关系的过程里,我们也就掌握到了最重要的一个工具。

   更进一步地,当我们学习去接纳这种被剥夺的感觉时,我们会开始获得一种深沉的力量感。

   我以前曾经强烈地需要某一个朋友的赞赏与尊重,而这个需求强烈到几乎要把我给逼疯,以至于我根本没有办法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和这个朋友互动,因为我总是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他从来没有给过我的东西。我的欲望越强烈,我的挫折也就越深。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能够了解,从他那里我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我想要的赞赏(这跟我小时期期待从哥哥那里得到的赞赏一样)。在我终于停止这份期待之后,我内在某些部分开始变得成熟,而且非常有趣,我们的关系变得更为真实。

   有意识的抉择:回到内在去感觉

   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想要逃离不舒服和痛苦的退化孩童,一个是想要了解这些经验可贵之处的灵魂。所以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作出抉择,让自己回到内在去感受,而非习惯性的反弹或试图用某些方式避开自己的感觉。

   我们工作坊中有一个女人对她的男朋友充满了不满,她觉得他没有真正地在那里陪伴她。她抱怨他总是“像个计算机一样地停留在头脑当中”,他总是忙着做其他的事,他不关心她的感觉,他甚至不关心自己的感觉。也因此,她一直在“离开他”和“留下来”这两个决定中徘徊不定。事实上,她也真的离开过他好几次,但是每一次到最后她还是又回到他身边,继续怀抱着对他的期待,期待有一天他会改变,他对她会变得更为敞开。后来他们两个人决定来参加工作坊,希望这个工作坊能够帮助他解决问题。

   和大多数的例子一样,她今天所经验到的被剥夺感其实只是反映出她童年时期的经验。这个女人的父亲是一个情感疏离而且没有办法陪伴她的人,这造成了她内在一种深度的饥渴。在情绪上,她极度渴望男性的注意力与陪伴,但是同时她的内在也携带了一种“我不值得有男人来陪伴我”的感觉。这种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出去、把责任归咎于他人的方式只是一种分散焦点的做法,不过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经常做的事情。所以这个女人面临了一个困难的挑战,那就是让自己去感受男朋友不在时的痛苦与恐惧,借此找回自己内在的感觉,并且找到自己内在的空间去容纳这些恐惧,而不试着从外在寻找救援。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我们丢掉想要他人有所改变的期待时,那会迫使我们去面对自己被剥夺的恐惧。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抗拒这种生命课题,因为我们内在有一股强烈的信念,认为如果我们放手或接受自己被剥夺的感觉,我们就再也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也因为我们从过去的经验里学习到,抗争是我们唯一能够让自己如愿以偿的方式。然而,爱却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在爱的领域里,控制与努力只会让我们感到更加无力。

   当我们碰到失去、被拒绝或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慈悲。就像是我们常常对人们所说的:“你没有任何方式能够把事情做对”。所以当我们碰到上述的状况时,我们很可能会对他人有所反弹;或是急忙进入某种上瘾性的行为中以减轻自己的痛苦;或是掉入某种强迫行为,例如不断地打电话给别人,努力说服他人我们已经改变了,请他们再度接受我们;或是不断要人们解释清楚他选择离开的原因。最后,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脑海里不断重复着同样的一个念头,而且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办法停止这些念头。有时候我们的不安与易怒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觉得自己像是在转轮中不断奔跑的老鼠。不时候我们又是如此的抑郁或绝望,以至于我们需要用尽所有的力气才能够从床上起来。我们的头脑不断地奔跑着,感觉上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帮助我们消除这种恐慌。

   这种被遗弃与被剥夺的感觉之所以会让人感到如此痛苦,那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羞愧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我们被孤单地留在那里,或者某人让我们感到极度的失望时,我们不只需要去面对这个孤单的感觉,也需要去感受自己那种不值得被爱的羞愧感。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自己内在常常会有个声音说:我们不值得有人陪伴、有人爱,不值得为人所接受或为人所照顾。一个在童年时期没有被成人接受的孩子,长大之后也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接受。因此,当我们被伤痛攫住时,我们很难去分辨什么状况才是最糟的——是我们永远都会孤单一人的孤独与恐惧,还是自己不值得被爱的羞愧感?被遗弃和被剥夺的感觉就像是一杯混杂了遗弃与羞愧的鸡尾酒。

   面对自己被剥夺与被遗弃的经验

   根据我们的经验,要从被剥夺与被遗弃的经验中复原的最大障碍不是悲伤与痛苦,而是恐惧以及我们对痛苦的抗拒。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其实都有一个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让我们能够面对自己所遭遇的失去和挫折,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也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我们就会很难去面对和处理。而且这种缺乏了解与觉知的状态不只为我们带来恐惧,更会让我们因此而错失了痛苦所具有的价值。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学习到:通过接受“痛苦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让我们变得成熟。我们因为痛苦而得到成长。但是,我们通常并不会允许这些伤痛的感觉,反而会选择抗拒。然而抗拒只会让痛苦变得更难以承受以及徘徊得更久,它会比我们接受它、感受它、允许它通过的时间还要久得多。

    一旦我们停止抗拒,而开始把这些发生的事情当成一趟不可避免的旅程,一趟通往内在灵魂的旅程时,我们会开始变得安定。

    爱总是带来失落,这是爱的经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的心会经历许多次的伤害;而且当我们越是亲近某人的时候,我们被遗弃的经验就会变得越是强烈而频繁。

    这些被遗弃与匮乏的经验开启了我们埋藏在无意识中的部分,除非我们允许自己敞开这些部分、感受这些部分,否则它们没有办法得到疗愈。我们在孩童时期被遗弃的惊惧和痛苦经验一直蛰伏在我们的内在,而现在生活中任何一种类似的经验都会引发出这些情绪。唯有当我们能够不带抗拒地接纳这些恐惧的感觉时,它们才会离去;也只有如此,所有那些困惑、惊践、愤怒、怨恨以及哀伤才能够一一归位。当我们能够拥抱被剥夺与被遗弃的感觉时,我们也就开启了内在深沉的平静。我们大部分的人之所以在生命里不断地抗争,就只是因为我们还不愿意去感受自己的无助与孤单。

    放下“希望事情有所改变”的期待

    我们曾经跟一位妇女进行过好几年的工作,她和男人之间的故事可以说是一连串的心碎。她总是被那些不愿意作出承诺、不愿意全心全意和她在一起的男人所吸引,然后这些男人最后都会爱上其他的女人。这名妇女是一个非常聪明、有生命力以及能够鼓舞人心的人,但是每当她和男人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失去自我,而变得顺从、抱怨与萎缩。当她处在亲密关系中的时候,她会抱怨男人陪伴她的时间不够多,而当她没有亲密关系的时候,她会抱怨自己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她想要的男人。她在自己身上工作了许多年,所以她开始了解关于被遗弃与羞愧的感觉。她发现由于羞愧感的影响,她总是被那些不可能的男人所吸引,然后她自己对于关系的饥渴与绝望又把这些男人推离她的身边。而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的绝望也跟着变得越来越深,她害怕自己永远都找不到想要的男人。除此之外,她也对“这么多的内在工作仍然没有为我带来多少改变”这一点感到绝望。

    其实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会带到这样一个阶段,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还要再花多少时间去感受自己被遗弃、被剥夺以及羞愧感的感觉,我们也会怀疑事情到底是否会有所改变。而这也是我们的工作中最常碰到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之于那些曾经广泛探索过自己伤口的人。因为有时候那看起来真是一件残忍又不公平的事情,我们是这么诚恳又有意愿去进行自己内在的成长工作,但是我们的生活和亲密关系却仍然会有问题。

    我们常常会问人们下面这两个问题:

    1、你是否仍然期待有人会拯救你,好让你不再需要感受到自己的恐惧、痛苦和孤单?

    2、你是否觉得自己值得被爱,值得有人相伴?

    对于这两个问题,人们的回答常常分别是“是”和“不”。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我们在遗弃和羞愧这两个主题上工作时,我们需要看到自己有多少思想和行为仍然受到自己那退化孩童的掌控,仍然期待被拯救,然后同时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无论如何,我们退化孩童的欲望是不会获得满足的,因为我们的高层自我(higherself)想要的是成长,而不是一直受到退化孩童的控制。

    当我们接受自己已得到的事物时,我们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

    这是一种极为奇怪的矛盾现象。当我们能够放松,并且深深地接受生命所带给我们的经验,并且为此感到心满意足时,即使是内在最深的欲望也会得到满足。当我们深深地接受这份羞愧与孤单的感觉不会消失,当我们能够安住其中、不再对抗的时候,事情就会开始有所蜕变,然后我们的人际互动模式也会开始转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