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哈里之窗

(2012-06-26 10:07:40)
标签:

乔哈里窗

聊城大学

曹晖

0635-8238100

心理

杂谈

分类: 网络搜集

 乔哈里咨询窗,又名“乔哈里之窗”。

乔哈里之窗



乔哈里之窗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就以他俩的名字合并为这个概念的名称,当时他们正从事组织动力学的研究。

  乔哈里咨询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也称四个象限):公开区、隐藏区、盲区、封闭区。

  乔哈里咨询窗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或“信息交流过程管理工具”。它实际上包含的交流信息有:情感、经验、观点、态度、技能、目的、动机,等等,作为这些信息主体的个人往往和某个组织有一定的联系。

“乔哈里咨询窗”模式把人的内心世界比作一个窗子,它有四格(四个象限):

  公开区(The Open Arena):是企业或组织中,你知我知的资讯;
  隐藏区(The Hidden Facade):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资讯;
  盲区(The Blind Spot):别人知道关于我的资讯,但我自己并不清楚;
  封闭区(The Closed Area):双方都不了解的全新领域。它对其它区域有潜在影响。
  真正而有效的沟通,只能在公开区内进行,因为在此区域内,双方交流的资讯是可以共享的,沟通的效果是会令双方满意的。但在现实中,很多沟通者对彼此都不很了解,很无奈地进入了封闭区,沟通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就要通过提高个人信息曝光率、主动征求反馈意见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公开区,增强信息的真实度、透明度。在沟通的策略上,可以在隐藏区内选择一个能够为沟通双方都容易接受的点来进行交流,这个点被叫做“策略资讯开放点”。当双方的交流进行了一段时间,“策略资讯开放点”会慢慢向公开区延伸,从而实现公开区被逐渐放大。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策略资讯开放点”时要避免过于私人的问题,如心理健康、严重的过失等,如下图所示。

乔哈里之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微博之分析
后一篇:自我暴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