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什么要力推“积极心理学”?它到底有什么用?

(2012-06-04 18:23:06)
标签:

杂谈

“我考上了哈佛大学,学业上很出色,还夺得了几次体育上的全国冠军,我人际关系也很好,在社团中表现很好,我周围的人都非常优秀,但我并不感到幸福快乐!”

"我们越来越富有,但我们却不快乐开心。"

“我曾经‘成功地’不幸福了30年!”

--哈佛“积极心理学”主讲人Tal Ben-Shahar博士

“积极心理学”在2006年成为了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选修它的学生人数达到了哈佛开课历史上人数最多的记录,超过了多年来人数最多、第一名的课程,也就是,经济学家曼昆开的《经济学引论》课,被世界各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采访报道,俗称之为“哈佛幸福课”,正式名称为“哈佛积极心理学1504”。参加学习的学员中有23%的学员向哈佛课程管理委员会反映说,“这个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们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他们更好地生活呢?

我们中国长期以来,在学校里针对学生的“德育”、“思想道德修养、人生”方面的教育,一贯采取的是政治思想指导和道德说教手段,效果到底有多大,这是大家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否则现在在社会生活中就不应该有这么多的道德迷惑和个人人生迷茫、困惑。另外,现在如果希望以儒家为代表的国学精神来作为中国大众的人生问题解决手段,也还须做到通俗易懂、逻辑上连贯一致、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能切合现代生活实际情况,这就有相当一段的实践摸索路程要走。

那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他们的教育体系中,他们是如何帮助自己的青少年、青年来解决人生问题的呢?他们靠的主要就是心理学!也就是说,他们主要靠的是科学手段。现在,仅在美国,就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公共选修课程,也几乎都是学校里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甚至一些国家的中学、小学和政府部门都开始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学习。

所以,在解决人生大小问题上,我们的教育也到了该考虑要“国际接轨”的时候了,各种激励、励志和道德说教的做法也应该步入科学的轨道了,不应该总是过分地依赖教育者个人的特殊感悟和独特人生经验来操作,类似于一个传授“独门绝活”的家庭小作坊,靠经验之谈,现在的激励励志和人生教育很象是一门“手艺”,说得好听点叫“艺术”,对学习者来说,其可复制性、可实践性、可维持性都不高,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做到依理而不是依人,也就是说,让大众能从讯息的内容本身上获得受益,而不是高度依赖于讯息传递者本身的个人魅力,当然这点就讯息传递的效果、效率而言非常重要,但是,个人的经验、经历、感悟也是有限的,这样,传授者自己也会很快面临一个“再创新”的问题,他的各种说法、观点和故事也要面临一个“更新换代”。

我从2004年初开始到今天,除了部分时间做英语教学外,一直都在全身心地研究和学习“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领域方面的课程,并且亲身实践之。在2007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惊喜地发现了“哈佛‘幸福课’”,在第一遍学习完之后,我很快就给该课程的哈佛大学主讲人Tal Ben-Shahar 博士写了一封信(见本博客文章《我给哈佛大学Tal Ben-Shahar博士的一封信》)希望他允许我在中国使用该课程的全部内容,在中国传播、推广积极心理学,他很快就邮件回复说允许使用,之后,我们就关于向中国的大众传播积极心理学方面,一直保持着联系,获得了他的支持和积极肯定。

目前,通过专门的全课程学习班和公开讲座,在这个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有我的一些学生、朋友们已经受益匪浅,都在人生的一些重要基本面上产生了质的改变、并从根基上提升了自己的总体生活质量,能在当今这个抑郁大流行的世界中做到这点,实属难得!

因此,鉴于其实实在在的有效性,我决定在国内大力推广积极心理学,连同融合进我个人这5年来努力学习到、并亲身实践的其他各种非常有效的知识与方法,让更多的中国朋友们知道并使用这些好东西,以帮助他们解决自己人生的一些“大问题”。

根据我学习的感受和推广的经验,系统地全程学习积极心理学课程(以现有哈佛课程为参照)的内容,才会对学习者带来深刻影响,更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而不是靠听两三次讲座或读一些文字材料就能体会到的,正如哈佛原课程主讲人泰勒博士在一开始所说,这个课程不是一个“立等可取、快速搞定”的速成课,即所谓quick-fix。

哈佛积极心理学1504课程内容涵盖的主要论题一览:

1. 为什么要学积极心理学?

2.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财富,幸福感是衡量人生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3. 我幸福吗?我如何变得更幸福些?

4. 当今成功学、人生励志激励等“自助运动”存在的问题;

5. 你问的问题不一样,你走的方向就会不一样;

6. 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7. 本课程建立的基础:五个大前提;

8. 经历到抑郁、沮丧、焦虑、长期情绪恶劣等,是因为你成长的需求受到了阻碍;

9. 培养正面以预防负面,如抑郁、沮丧、焦虑、长期情绪恶劣等;

10. 实证研究的发现:什么不能、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幸福?

11. 要学习某个方面,就从在此方面已经做到最优秀、顶尖的人那里学习;

12. 信念,自我兑现的预言;

13. 你如何解释一件事,导致你对这件事的感受和情绪;

14. 人的改变很困难,如何改变呢?

15. 每个人都有一个既定的“幸福基线水平”;如何提升呢?

16. 要真正改变,就必须从ABC三管齐下:情感A、行为B、思想C;

17. 我们就是我们的思想--人们常犯的十大认知扭曲;

18. 身心联接:健全的身体、健全的头脑—锻炼、睡眠、触摸;

19. 冥想的奇效与最新科学证据;

20. 应对压力的技术;

21. 乐观助你更容易成功;

22. 乐观是能培养的;

23. 你关注什么,什么就成为你的现实;

24. 要真正幸福,就必须找寻到人生意义;

25. 人生一定是“无苦就无获”吗?

26.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7. 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强项能力;

28. 为什么我们往往会关注负面,而对正面却视之为理所当然?

29. 发现并记住生活中正面的、美好的细节,感激它们、感恩他人!

30. 信仰与幸福- 人的灵性需求与精神发展;

31. 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及其好处;

32. 习惯就是旧有的神经回路,要形成新习惯,就必须从建立例行惯例开始;

33. 克服拖延;拖延会导致负面情绪;

34. 勇气,不是没有了恐惧,勇气,是你仍有恐惧,但你带着恐惧依然往前走;

35. 简化你的生活,数量肯定会影响质量;生命太短了,我们不能这样匆匆忙忙过日子!

36. 克服完美倾向,完美主义的本质就是恐惧失败;

37. 要么,你学会如何应对失败,要么,你的学习就很失败;

38. 你总以为“下一站”会更好,“等我到达那里,我就会幸福了!”-老鼠赛跑的骗局;

39.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正确吗?

40. 学会接纳自我,允许自己做一个人;

41. 欲掌控你的天性,你就必须依从你的天性;

42. 通往成功的真实道路是什么样的;

43. 怎样提升自尊;

44. 人生幸福的第一号发生器:和谐的情感关系;

45. 关于情感关系的一些“神话”看法;

46. 回顾总结:现在,动手创造一个好生活?行动起来—欲帮他人,应先帮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