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期限了,他还在想“拖一拖”
“领导分下来的那套图,你做完了吗?”澄潭江镇的小鹏在长沙某建筑设计院做设计师,正月十五,回家过节的他拨通了同事的电话。
听到同事也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回复,他松了一口气:“领导说那套图很急,一上班就要交,我负责电路设计。特地带了电脑回家作图,从一回来就开始摆弄电脑,甚至在电脑前坐到了凌晨2点,但是直到现在,一条电路都没有铺出去。”
小鹏说,每次坐到电脑前,他总会忍不住地“开小差”,一会儿上上QQ,一会儿刷刷微博,一会看看球赛,还不时地起身去个厕所,倒杯水。“总之,就是不想做事”。
为了能按时“交作业”,原本他还想出了最后一招:提前去单位,在办公室的氛围里把事情做完,“不过,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反正同事都没有做完,还可以拖一拖。”
小鹏参加工作已有4年,他告诉记者,“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其实这些工作一旦做熟练了就很简单,做起来很快,但是我就是不想做。”
这样的情形,在某单位做文员的小芸也经常遇到,“往往明天就要的材料,我却懒懒地盯着电脑发呆,怎么也不愿意开始做工作。每当领导打电话来催,我就会敷衍说‘快了快了’,但其实一个字都还没写。”
网络“诱惑”、个性因素都可能造成“拖延”
和小芸、小鹏一样,嫌自己办事拖沓的人不在少数。在互联网上,存在着不少和“拖延症”相关的社群。其中,在豆瓣网上,有一个“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组员近5万人,他们称自己为“拖鞋”或“拖友”。近日,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还对2250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在“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内,网友“插牙菜”说,他不知该如何科学地解决面临的问题。那么,造成工作拖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任务重复缺乏工作动力自然也会导致拖延。“日复一日的工作,工作任务经常重复、没有挑战性,却不能由自己来把控,必须去做。而你做起来觉得没有新鲜感或满足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情况,这属于动力问题。”李桂珍表示,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够。
网络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小鹏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多,部分人的拖延症便由此而生。
另外,拖延还与个性有关,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随性、优柔寡断或完美主义者,也容易出现拖延。
克服负面情绪,戒掉“拖延症”
“越是拖延的人,其内心就越紧张,心理压力越大,思维和工作效率都会因此变得很低,工作成果也不好。”李桂珍说,若是让拖延长期恶性循环的话,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生活不顺利,会影响工作评价、职业发展。”所以克服“拖延症”很有必要。
确立目标获取动力“学会把工作任务融入到人生设计轨道,如希望自己今年哪方面有所突破,那就遵循这一目标去做,做出系列作品或成绩,从而得到提升。”李桂珍表示,把无法把控的工作,主动变成可以把控,从个人思想方面来做调整,转变自己对工作的要求,从中获取工作动力。
“制定工作要求或目标不能太贪、太多、太杂,建议制定自己喜欢且能胜任的目标,然后利用自己的各种能力、资源来达成。”李桂珍称,行动力非常重要,还要自我监督、让别人监督。
自我增值丰富生活长期工作会使人进入职业枯竭期,职场人应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增值,进行培训、学习,以能力提升来解决不自信导致的工作拖延。而针对过去有挫折的人,建议这类人正视并克服过去的缺点,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胜任工作。
另外,工作之余要懂得生活,平时多些体育锻炼,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参加旅游、看音乐剧等娱乐消遣,学会把生活与工作安排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戒掉”拖延行为。
持之以恒克服拖延要克服拖延症,应该坚持执行四条计划:首先,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次,把拖沓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第三,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第四,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