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拍荷花的热度不输这三伏暑天,毕竟不用途跋涉,无需所费甚多,去趟公园里或者近郊就能出片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一旦众人皆拍,怎么拍出新意,拍出特色,又成了伤脑筋的事,好在这两年凑热闹拍过几次,PO到网上反应还不错,问的人多了,就写篇小小心得,抛砖引玉也罢,聊博一笑也好。
之所以一上来就说后期,因为这似乎成了众做周知的事,荷花不后期,仿佛就等于没拍似得,各种重曝油画国画效果,网上教程已经很多,具体就不一一详述了。毕竟绘画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技法的要求上,艺术性似乎都高于摄影,当然只是似乎,其中还有很多争议。所以也难怪现在不少照片的后期视觉效果总是朝着画意去靠拢。如下面的举例,一则是通过调色,做成水墨效果,另一则就是通过素材和印章的组合,朝着画意更进一步。
http://ww3/large/53fa4bb1gw1eue802fbmzj20p00p0mzr.jpg
荷花本来是静态的,但是如果能与动态景物结合在一起,照片就能增色不少。与水有关最常见的的动态就游鱼与行舟,可是“鱼戏莲叶间”与“荷花香里棹舟回”的诗意,往往需要耐心等待与多次连拍,再择其构图优者。此外,现在有些公园还会在荷塘中间歇喷洒水雾,营造景观,每次喷雾之后,水雾的蒸腾、流淌与消散而产生的效果,都与当时的风向温度光线密切相关,所以要把握住瞬息变化的短暂片刻,才能抓拍到浓淡适宜、若隐若现的雾里看花画面。
http://ww1/large/53fa4bb1gw1eue80rhzhxj20sg0ivq77.jpg
http://ww4/large/53fa4bb1gw1eue80t0vk7j20sg0iz0w4.jpg
其实除了后期制作之外,还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寻找建筑。因为荷花景区中一般都会有些亭台楼阁与小桥水榭的点缀,如果能巧妙利用周边古建的衬托,这样不要高端器材与高深技术,也不必特殊光影与晴好天气,一样能拍出有意境的好片。实际上以下示例就是一个雾霾天拍的。可是说简单也难,因为怎样去衬托构图,就看你的审美水平了。或许多读些古典文学,多看些名家绘画比看我写的教程更有帮助。
http://ww4/large/53fa4bb1gw1eue81waywnj215y0sl78m.jpg
独特的视角不会自动送到你面前,而是需要你去发现,就好像上周去西溪,大片的荷塘固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但就这么直接拍未免显得单调与人云亦云。于是习惯了去寻找建筑,却在荷塘中的水榭边无意发现四周的荷花映在水榭玻璃窗上,与室内的景物产生重叠,这样无需二次重曝,也不必后期合成,一样能拍到如幻如真的独特视角。可是找到之后怎样去构图,怎样通过微妙的角度避开自己与相机出镜,都是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拍到满意的照片。
http://ww2/large/53fa4bb1gw1eue82dvnrlj20sg0izjvb.jpg
如果拍荷花只是满足于找几朵花形好的,大光圈虚化背景,或者微距抓几个特写,回家再调下色。这样的照片网上一抓一大把。可是真正爱好一件事,就会希望做得更好,做出与众不同。何况,重要的话说几遍也不嫌少,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