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辞职副镇长的“幸福”能否复制

(2014-09-04 12:04:12)
标签:

股票

李妍  《燕赵都市报》8月28日 专稿

2013年7月,四川省古蔺县石宝镇副镇长赵光华在当地论坛《我为什么要辞去副镇长职务和公务员身份》,一度引发网友热议。日前,随着一家媒体的回访,他也再度成为网络红人。如今,选择创业的赵光华开起了律师事务所,月入两万有房有车。按照他的说法,收入和幸福感一年来都有了提升。
    试图打破女性桎梏的年代,鲁迅曾问:娜拉出走后会怎样?如今,随着一些有胆识的公务员陆续打破“铁饭碗”走向市场,公众同样也很好奇:公务员走后会怎样?现在,副镇长赵光华砸掉“铁饭碗”得到“金饭碗”的经历,恐怕就很符合普通公众对于“打破体制拥抱职业自由”的期待。
    这其实说明,在市场竞争中有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年轻人,的确没有必要随波逐流进入体制。对一些充满朝气,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说,体制内“温水煮青蛙”的工作环境,以及过分狭窄、压抑的上升通道,有时候的确未必适合他们。这些年轻人完全可以冲破体制的束缚、家庭的压力、社会氛围的阻挠,去市场里寻求职业的自由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价值。
    尤其是,在政务新风劲吹、反腐大棒高举的当下,公务员的普通职业属性正在回归。随着附着在这一职业上的一些利益、寻租空间被压缩,试图依托这一职业获取灰色利益的一些公务员再也无机可乘。这时候,那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公务员完全可以更正常地看待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内心,冲破束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然,副镇长辞职能获得物质与个人成就的双重“幸福”,未必就代表所有有勇气冲破体制的公务员,都能复制这种“幸福”。比如,副镇长赵光华转型成功有其特殊性,他在政府和法院系统都干过,选择从事律师行业,可以借用已经积累的职业经验和相关人脉资源。事实上,的确并非所有辞职的公务员,都能迅速通过市场职位获得物质上的成就感。据媒体报道,有辞职公务员就曾表示,工资比以前高不了多少。不过,这些人对选择离开体制,大多表示“不后悔”,因为在市场里“能看到预期,看到它在发展”。
    这些不同经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公务员职业固然需要祛魅,但对公务员的自由流动,公众也该持有平常心。在自由市场中谋职业,有高收益也必然可能伴有高风险,任何人的职业选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比如这位副镇长在最终选择律师职业之前,不也短暂地在一家企业干过一段时间吗?对于职业选择,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通过灵活机变的市场机制,真正找准更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继而最大化发挥个体价值。人们评判辞职公务员的职业成就,也更多应该抱以市场化的眼光,更平常地看待,更客观地评价,不因公务员勇于打破体制而抱有过高期待,也不因公务员的体制内身份而过分看轻他们在市场上的作为。
    一个正常的职业体系,人员自由进出,人才自由流动,才能“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激发一个职业体系的活力,就是要把职业评判与市场评判机制相结合,更平常地看待职业体系内外的流动,更平常地看待每个个体在职业奋斗中的成败。什么时候,“公务员辞职”和“公务员辞职后会怎样”都不再成为新闻,什么时候,我们这个社会对公务员的职业认知才算是真正恢复了正常状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