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关注“海归流浪女”的过去还是未来

(2013-07-18 14:58:38)
李妍
      “高学历”、飙英文、年少时家庭富裕、面容姣好、“海龟”背景……近日,一名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河岸边游荡数日的“精神异常”流浪女,吸引猎奇目光无数。媒体掘地三尺挖出她“谜一样的身世”,一个流浪女过去的生活突然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当地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这几天媒体的电话无数,让他们苦不堪言。(7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可以理解人们最初关注流浪女的好心:一个终日流浪街头“精神异常”的年轻女子,如果对她不闻不问、任其自然,不仅无法保障她的人身安全,也可能对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社会需要对底层弱者投注关爱目光,可是关注不等于拿着探照灯,把一个人的过去照得一览无余,甚至曝光于天下。现在,流浪女的离奇身世,就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让关注逾越了底线。她的个人感情情况、生活经历甚至姓名、家庭状况等个人隐私,都被暴露在网络聚光灯下。“看能不能通过媒体帮她找到家”,这是当初报料人的初衷,但之后人们对当事人生活细节的“穷追猛打”,显然已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对一个普通流浪女的救助,就这样成为满足公众“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猎奇之旅。或许,也正是因为公众的猎奇心,才让这位“面容姣好、会说英文”的流浪女获得了舆论特别的关注。联想到城市里一些流浪者常年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却少有人问津的状况,不禁让人猜想:假如流浪女不是海归白富美会怎样?
      不管流浪者是身世离奇的白富美,还是生来悲苦的底层人,都应该得到社会平等的关怀与救助,这应该是一种共识。这种平等,不仅体现在社会公共救助的一视同仁,也应该体现在对救助者个人权利包括隐私权一致的尊重。
     面对舆论探照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就呼吁:社会应当多关注这名女子下一步的治疗情况和今后的生活问题,而不应该对流浪女子为何沦落至此等问题“穷追猛打”。接收流浪女的精神防治医院医生也称:“治疗完成后,她还是要重新步入社会的。”对一位流落街头、患有精神疾患的女子来说,人生遭遇过山车一般的变故,本就极端不幸,而过度挖掘她的过去,只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关注一个陷入困顿的人,最需要的是给出眼下的帮助,积极治疗,帮助她走出过往阴霾,走向未来人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这比一遍遍重温那些离奇悲情的故事要人道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