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不是洪水猛兽,收费何太急

(2013-04-02 14:50:11)
李妍
       微信收费似乎已呈箭在弦上之势,运营商即将向微信收费的信号正日趋密集。3月3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运营商向微信收费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工信部正在协调此事,但不会大幅收费。“(通信运营商)说我维护这么大的一个网络,还要投资,还要运营,除了流量以外还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收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绝不能占有垄断的这个地位,卡死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企业”,苗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4月1日《新京报》)
      “运营商向微信收费的要求有一定合理性”,算是工信部对近来纷纷扰扰的“微信收费”传言进行的一次非正式的官方回应。不过,面对坐拥3亿用户的微信,这样的说法,必然“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在,不仅是微信的开发者腾讯感到无奈,普通用户更从“收费”这样的字眼中,读出了“双重收费”的意味。人们难免担忧,一旦微信收费,我们除了每月要掏出不菲的网络流量费用,是不是还要承担一笔手机应用收费。这就像一个人开车上高速,本来已经交全了过路费,却还要因为运输货物再另行缴纳一笔费用。这种双重绑架,难免让人感到不公与遗憾。
     在国内,但凡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恐怕都感受过使用微信进行信息交流的方便与快捷。只需要耗费很少的上网流量,不需要再去单独支付通信费用,人与人之间就能实现零距离互通。这是微信运用能快速普及的原因,或也是微信对运营商产生竞争“威胁”的根源。事实上,微信或多或少也影响到了众多运营商的收入,正因为此,运营商们才陆续放出“微信占带宽”、“信令频繁影响掉线”等说法,目标直指“向微信收费”,目的只为弥补自己的损失。出于某种平衡,工信部放出“向微信收费要求有一定合理性”的说法,间接支持了运营商们的论断。
      有支持,也有担忧。比如,工信部部长事后还称:“(通信运营商)绝不能占有垄断的这个地位,卡死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企业。”事实上,这正是公众的忧虑所在。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内,真正优秀的企业能够迎接竞争带来的挑战,用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去赢得消费者;反之,那些垄断企业,绝大多数只能依靠垄断地位去独占、捆绑消费者,当面对市场竞争,他们想得更多的,不是去改善服务或产品性能、质量,而是依靠自身地位去打压对手。现在,运营商集体要求“向微信收费”,就难免给人这种观感。
       中国民众正承受着在全世界都价格不菲的电话通信费、网络流量费,但高昂的价格,却没有换来对等的高质量服务。相反,消费者不仅需要忍受并不那么高速的网速,手机还时常被莫名“吃”掉许多网络流量。这已经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种情况下,选择相对廉价的微信,无非是公众用脚投票的结果。面对竞争,运营商如果不能知耻后勇,不去顺应市场规则积极改变自我,开发符合消费者胃口的新产品,反而躺在垄断的温床上,试图以地位打压企业,分市场财富一杯羹,无非是在自绝后路。道理很简单,即便微信真的占据了所谓的信令资源,难道它就没有给运营商带去流量?流量本身已经给运营商带去收益,一旦向微信收费,消费者如果选择卸载微信,到那时候,运营商恐怕得不偿失。
      数字时代,来自微信的威胁,其实是整个信息时代对运营商们的冲击。即便没有微信,还有米聊,还有QQ,这些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都在冲击着传统的运营模式。这个时候,运营商们只有及时转身,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与竞争对手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与共赢,才可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在国外,运营商与应用商的合作,也不是没有成功案例。它们其实也在证明,微信不是洪水猛兽,收费何必太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