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赶客告示”能解决医疗失衡吗

(2012-05-27 22:47:14)
标签:

杂谈

“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到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5月19日晚上8时许,写着上述内容的纸片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挂号窗口处,这语气是如此生硬,纸片马上被病人拍下放上了微博,“儿童医院,你就这态度吗?”质疑声滚滚而来。深圳市儿童医院长年超负荷运营,患者家属难挂号火气本来就大,纸片更使得事件升温。(5月23日《广州日报》)

看病难,搞得医患关系很紧张。这种难,不仅体现在看病太贵,常常让人为不菲的看病钱犯难。很多时候,医院也是“门难进,脸难看”,那些复杂的看病流程以及冗长的挂号时间实在太耗时耗力,让人们在遭遇病痛折磨的同时,还要忍受排队与等待的“时间折磨”。“时间就是生命”,也只有行进在医治路途中的人,最能理解这句话的重量。在金钱与时间的两端,人们遭受着双重压力。

忍受这折磨的,还有医生,一眼望不到头的茫茫病患,就像一点点注入心头的压力器,“看见看不完的病人,医生心理不是那种烦躁,而是一种着急”。人声鼎沸的医院,充斥的是心急如焚的病患与医生,尤其是在一些常年超负荷运营的大型公立医院,医患矛盾就像随时露头的火药引子,稍有争执的火星,一点就着。

很显然,挂出“赶客告示”的深圳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正是因为在高负荷工作压力下,才与挂号病患(家属)产生了争执,最终让紧绷的高压心态瞬间爆发。纸片事件升温,与医护人员的高压心理不无关系,但却也是医疗资源、医患矛盾紧张的侧证。

说白了,正是因为优厚的医疗资源大多只掌握在个别大医院手中,尤其是像儿童医院这样针对儿童群体的专科医院,更是集中了大量专业的医疗人员与优势的医疗资源,这导致大量心急如焚的家长纷纷慕名前去,致使医院每天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病患看病与等待的时间因此被无限拉长。纸片事件中,“等6到8个小时”看似一句发泄之言,但事后却被证实是句“大实话”。这样漫长的等待与折腾,难怪让医护人员绷不住心里那根高压线,也难怪让等待的家长很“受伤”。


“赶客”事件过后,当事医院的一句话颇耐人寻味:“有媒体说,深圳儿童医院的现状已经影响了深圳人的幸福指数。”儿童的健康与家庭的幸福指数的确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这些年,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大量新生儿降生,人们对儿童医院这类专科医院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而相关医疗资源匹配却又始终处于缺口状态。

这种情境下,倘若不从解决医疗资源失衡做起,只是单纯疏导医护人员的高压心理,改善服务,甚至惩罚似地开除、调离岗位,恐怕都无法缓释这种焦虑情绪。对医院而言,调适心理、改善服务,增强服务意识,对缓解医患矛盾当然很重要;但对整个城市甚至更广阔区域的人们来说,也只有真正改变医疗资源失衡的现状,比如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优势医疗资源不过多集中在少数医院里;比如在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上加大力度,吸引更多优秀医疗人才及优质医疗资源,流向郊区县,避免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失衡状态。
对儿童医院这样的专科医院来说,更不妨以城市人口为基准增大容纳量,通过建立分院,分流病患的形式,让更多生病的孩子能更快速高效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让家长焦虑的心尽快落地。否则,一则“赶客告示”,只会为紧张的医患矛盾“火上浇油”,而绝不是解救医疗资源失衡的良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