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主持人打断官腔看公民话语表达

(2010-06-24 14:20:09)
标签:

杂谈

江西汛情告急。21日江西全省26条河流超警,抚河、信江等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江西抚河干流右岸唱凯堤发生决口。当日晚,央视《24小时》报道抚河汛情,央视主持人邱启明连线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询问汛情和下游群众转移情况。这位官员在强调唱凯堤历史上曾多次决口后,便介绍省领导的救灾指示,主持人打断说:“平副主任你告诉我,决口有多大?下游群众有没有转移?”但其又接着介绍国家防总、水利部等上级指示,主持人再次打断并追问:“我是非常想了解下游的群众有没有转移。”
这段连线的时间不长,但民众围观的热情却很高。视频在网络热播后,“央视主播打断官样介绍直问群众是否转移”的消息成为了当日热闻。“主持人打断官腔”也能成为新闻,这难免让人想到另一些与官话有关的新闻———上级官员怒斥下级官员讲空话套话———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
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上级官员,两者尽管身份不同,但面对喋喋不休进行中的官话、套话,其做法却都大体相同,那就是毫不留情地打断,甚至不留情面地将之赶下台。这样的做法自然大快人心,否则“打断官腔”的新闻不会总是占据舆论热榜。
民众之所以对这样的官腔感觉厌倦,多是因为这样的官场话语不仅离现实生活太远,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转化成责任规避、官场表态的“绕指柔”。而从上级官员、主持人打断官腔的行为不难发现,这种玄而又玄的官场空话、套话,对一些身在官场的人来说,甚至也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在这方面,笑蜀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今天必须改造我们的说话》。他呼吁,政府转型治理,当从话语转型开始,少用传统的狠话、丑话、脏话,多用现代的公民话语和法律话语。从改造说话,进而改造我们整个的思维。这种从“说话”开始的吏治整饬也似有回应,比如江苏睢宁县就曾拿干部“官话”开刀,让“正确的废话”出局。而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一句“讲真话越来越难”,则更是引发“官场真话”的讨论热潮,白岩松就对此解读:讲真话的对立面更大比例的不是假话,而是空话和套话。此次江西官员面对灾情大谈上级指示,其实就是这种典型的空话和套话。
可问题却也在于,尽管打断官腔的新闻时有发生,反思我们说话的行动也偶有进行,但说话改造却似乎一直成效不彰。这让人不得不反思,当下官话生存的现实土壤。比如,很多时候,官员想要融入官场话语,正是通过一些暧昧不清的官话来实现的。在这种时候,大而空的官话不仅能有效地融入官场的大众话语,这些“正确的废话”,对上级领导的奉承话,空洞无物、敷衍了事的官话、套话,还可以实现官场表态甚至责任推卸的软着陆。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很多生产责任事故及救灾现场,都能听到无数这样的官话、套话。这是救灾官员大谈上级指示的根本原因。而要驱逐这样的官话,除了上级领导偶尔呵斥、说话改革会议偶有重视之外,如何实现官民平等对话,普通公民如何在官话面前进行公民话语表达,或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这点上,身为普通公民的主持人主动打断官腔、直问事由,或可作为公民直面官话、破解官话的镜鉴和表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