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情结下的“榜样经济秀场”
(2009-06-25 21:16:52)
标签:
教育 |
很显然,意图通过取消状元排名切断炒作之风的相关部门,还是没能摆脱整个社会对状元疯狂渴求的强大磁场,最能敏锐捕捉公众需求的媒体,对状元孜孜不倦地围追堵截便是例证。在这样一个追求功利、权力盘根错节夹杂着无尽利益的年代,见识过太多权力裹挟下的上升、一夜暴富故事的人们,显然比以往更渴望通过一种相对公正的便捷通道达至无限风光的险峰。现实却告诉他们,如果你无权无钱且无势,向上的成功路径有且只有一条——高考。尽管大学的扩招之势已在国内存袭多年,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美誉也逐渐在人们心中黯然褪色,但在绝大多数民众还停留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语境中时,这样一条唯一而逼仄的向上通道,显然比其他路途的成功学更具有摆脱命运桎梏、快速擢升的吸引性。
而这样的全民成功饥渴也自然造就了这个需要榜样的时代,它可以让人暂时摆脱权力笼罩下的生存焦虑,找到一方可以清净向上、一心向学的净土,想象着自己也能成为榜样似的人物,并最终达至成功的顶峰。善于迎合这个时代思维的功利场域,便自然摆出了榜样经济的秀场——一个学校需要状元,因为它带来的名誉可以增加招生数量,进而影响到学校的进账;每个媒体也需要状元,状元甫出新闻大战即始,抢先抓住状元意味着发行量的上升,并引致广告商的青睐;商家需要状元,有了状元的代言,哪怕是对状元的资助,都能带来巨大的社会营销效应。而这一切均源于状元最大的“消费群体”:众多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他们需要状元为自己指出那条更为便捷的成功之道。
然而,成为高考状元就意味着成功吗?一份近日出炉的“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却向人们揭示着这样冷峻的现实:通过对恢复高考以来1100多名“高考状元”的调查,“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这似乎是向多年来对状元佳话迷信不已的人们一次警醒似的撞击,但它却不足以颠覆人们对状元路径的美好想象。很大程度上,人们更愿固执地将高考的成功当做人生的成功,这似乎可归结为民众的普遍短视,但却更映照出普通民众向上通道的逼仄。当其他领域的向上通道均布满盘根错节的权力之网时,也只有这样一条唯一的逼仄路径,才能让人们依稀望到远方成功的美好,并由此滋生出代表着成功的浓厚状元情结。
于是,尽管各地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炒作状元,对状元的围追堵截却还是一年也没有少过,榜样经济的秀场更是生出愈发猛烈之势。无他,只因在其他路途经历着权力不公掣肘的人们,注定只有在这样一条相对公正的路径上,一遍遍重温着榜样带给自己的鞭策力量,然后在积年的榜样经济秀场中,艰难地走向他们心中成功的路途。